<p class="ql-block">成都龙泉石经寺约建于东汉年间(公元189—214年)。据说:初为官宦私宅,是三国蜀汉政权为赵云所建私人豪宅,蜀汉归晋后捐之为庙,取名“灵音寺”。</p><p class="ql-block">唐时建殿,初具寺庙规模。</p><p class="ql-block">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楚山禅师挂锡于此,并将寺庙更名为“石经寺”。</p><p class="ql-block">石经寺现存建筑依山叠立,顺山势逐殿递升,最古老的建筑为祖师洞,最宏伟的殿宇为大雄殿。庙内文物和珍稀树木颇多,包括石刻《金刚经》、明代风格壁画等。</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小编记得是1969年还是1970的麦收季节,与部队几名比自己年纪更轻的战友执行任务途经石经寺,便结伴去那里看过石经寺。说实话,那时的石经寺冷冷清清,门可落雀,没有一点人气生气,几乎没有见到人,更别说香火旺盛了。小编只在脑中留下寺庙破烂不堪古庙的记忆,根本没有游人来过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小编所在川南农村里有个朱家庙。解放前信佛的我奶奶每月初一、十五要去庙子头烧香,求菩萨保佑。土改时老百姓把两个殿的木头菩萨全都搬到庙子的坝坝头烧了,变成炭灰。我在这儿读小学,到第5册时才转到乡上的小学去读高小,然后进县城,读初中、高中,……</p><p class="ql-block">我印象中的石经寺跟我们川南乡村那个朱家庙差不多。</p><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冷冷清清的石经寺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兴旺了起来。现如今,破烂的庙宇和山门现已修葺一新,未见香火、游客的庙宇,今天游人很多很多。过年过节时,这里人流如织,善男信女和经商的人,都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到这里来烧头柱香,求神灵保佑早生贵子或发财致富、愿望实现,梦想成真,认为求这里的菩萨是最灵验的。</p><p class="ql-block">石经寺不仅是成都市郊著名的旅游胜地,还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p><p class="ql-block">2016年7月28日之后,石经寺已传至第49代。</p><p class="ql-block">清光绪时常有僧众50余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永光和尚</p><p class="ql-block">曾在石经寺当主持(1902年-2022年),法号智明,俗名李维信,是乐山井研县人。永光和尚自青年时期投身峨眉山金顶出家,潜心佛门六十余载,一生追随能海法师,是巴蜀佛教界德高望重的耆宿。他生前曾任第二、三、四届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任职长达26年,为成都佛教事业的健康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永光和尚不仅在佛教界享有盛誉,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带领成都佛教界走社会主义道路,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改革开放后成都佛教事业的重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在石经寺的复兴和传承中殚精竭虑,深受四众弟子的景仰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成都市石经寺现方丈释素慧,男、汉族、四川绵阳人,是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成都市政协委员。现任四川省佛协副会长、成都市佛协副会长,石经寺方丈。</p><p class="ql-block">释素慧法师是一个智慧的长者,也是一个乐观、谦逊、豁达、随和的僧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