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五谷丰登(谷秀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62754827</p> <p class="ql-block"> 新春伊始,《忆童年交流》美友圈迎来了三周岁生日。祝《忆童年》生日快乐!预祝《忆童年》美友圈2025年首屆卓越美友评选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我是2022年8月份才开始写美篇的。主要是为了排遣孤独寂寞,防止老年痴呆。当时也不知写什么,怎么写?就把我2015年交給南昌父亲生前部队我替父亲写的回忆彔底稿拿出来整理压缩,写出《缅怀父亲》一文,手一点就发出了。有个热心的美友在评论区给我指出,要我写出投稿栏目。正好这位美友投的是“我有个作家梦”,我就照葫芦画瓢、有样学样也写上“我有个作家梦”,因此一年时间我都是投这个栏目。第二篇写的是七夕诗二首,我是根据小时在淮安老家听奶奶讲的牛郎织女民间故事先写前言,后写二首小诗发出的(这篇拙作不知怎么找不到了)。又有美友给我指出要加配图。并告诉我,美篇加上图才美嘛!我立即在百度上找出相应的牛郎身挑两个孩子上天追织女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配上,噫!还真漂亮多了。</p><p class="ql-block"> 老年人都好怀旧,我在《忆童年》栏目写的第一篇拙作是【童年之门.庆祝教师节】我的启蒙老师——林慧。接着我写《鬼子进村》、《聆听志愿军战斗英雄演讲》、《故乡的芦苇》等都是我儿时在淮安老家和在大别山水利一师发生的故事。2023年9月份不知怎么被《忆童年》主持人龙卷风雨老师看到了,她建议我把这些改投《忆童年》栏目。听龙老师的话,认为《忆童年》栏目才符合我怀旧心理,让我有了“家”的感觉,于是我就一股脑儿把《花街两条狗》、《故乡的芦苇》、《八月十五杀鸭子》等几篇都由《我有个作家梦》改投《忆童年》,结果都由“精选”变“美篇精选”。(其实我那时根本不懂精,双精是什么意思,更不懂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后慢慢才明白的)到10月份,龙卷风雨老师又引导我加入《童心未泯心灵家园》,记得我点出加入一刹那,突然呼啦啦出现许多“欢迎谷秀英加入童心未泯心灵家园”欢迎词.。我先是一愣,感到莫名其妙,继尔一想,这是美友们在热烈欢迎我啊!我好感动。</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九四四年阴历八月二十六日生人,是标准的40后。可以说在《童心未泯心灵家园》我年龄最长。如果按十年为一个代沟的话,那么我与70、80、90后相差好几个代沟。然而我们彼此却非常谈得来,似乎不存在什么代沟。有的50、60后称我大姐,80后写作风格活泼可爱的丰灵称我为姑姑。我有何德何能值得美友们这样的尊称。</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这个美友圈是个互帮互学友好的大家庭。龙卷风雨老师是这个大家庭掌舵人。是我的引路人。李班主、涛声依旧是为我纠错的良师益友。在我为写简化字而纠结时是文浩老师写诗鼓励我。昊哥、未名为我提供配图。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美友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的老师。一年多来,我从老师们的美文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知识,涨了見识。</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大家庭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能夠畅所欲言,想什么就写什么,讲的都是心里话,无须刻意雕琢。例1:《我入队啦》写出在淮安老家奶奶不给我上学、不给我红领巾钱的陈旧往事。这些话我在1955年到父母身边都没有给他们讲过,然而我在美篇里向美友们倾诉了,和盘托出了,憋了七十多年的委屈终于释放了,心里好舒畅!(現在我不怪奶奶,那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所致)例2:年前,我写了一篇日常《我一个人过年》。那是1957年我一个人在金寨响洪甸过年的故事,那年我13岁。父母过年都没有回家,连封信都没给我写。大年三十晚上我端着饭碗到卫生科食堂打点饭菜一个人冷冷清清过除夕,我气父母。这些话我在三个弟弟跟前都没提起过。但在《忆童年》中讲了。涛声依旧老师見到后,立即给我发来信息安慰我,说那个时代的父母不容易,并幽默风趣地送给我一颗精神糖,让我甜甜心。未名美友也做我的思想工作,说那个时候的父母一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根本顾不上孩子。其实我早就释然了。那时年龄小,生他们气,长大后我理解他们,并一直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工作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再写写两个美友。一是柔儿,是个典型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妻良母。她和婆婆情同母女。去年八月份天气热得像太上老君八卦炉。她从辽宁远赴内蒙古包头服侍八十六岁病危瘫痪在床的婆婆,这样的媳妇哪里去找。一个是未名,从她连载的《童年泪》中。读出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在父亲病危、办丧事及后续的家庭生活安排中都看出她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服输的性格。她勇挑重担,为母亲排忧解难,是家庭中的顶梁柱。谁说女儿不如男,未名就是个典范。在美文中,她们俩都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人间大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愛《忆童年》栏目。在《忆童年》我能讲心里话,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一年多以来,我在《忆童年》栏目屡屡写文章和日常,几乎都是加精。每次活动我都涌跃参加,对美友写的文章我都能根据文采及内容给予中肯的评论。承蒙《忆童年》栏目老师及美友的支持、厚爱、关照,每次都能获奖。我知道这是团队及美友对我的关心鼓励。我要继续努力,在美篇中辛勤耕耘,跟上大家的步伐,写出较为满意的作品。最后我自荐两篇拙作:1:故乡的芦苇 2:采莲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