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哈珮(1916、10----2005、2)</p> <p class="ql-block">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哈珮先生于我而言,便是这样的存在。值此哈珮先生逝世二十周年之际,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将我带回到那些与先生相处的珍贵岁月。</p><p class="ql-block">初次听闻哈珮先生,是在八十年代那个充满艺术活力的天津书画圈。那时,吴玉如、穆子荆、哈珮、龚望、梁崎等一众大家活跃在天津的各个文化场所,对于热爱书画的我们来说,能亲眼目睹他们的风采,是何等难得的机遇。第一次见到哈珮先生,他那极具“知识分子”的气质便深深吸引了我,举手投足间,尽显文人的儒雅与风度。</p> <p class="ql-block">我创作的《五松亭图》哈珮先生题款:闲立五松亭上望 穿云飞瀑自天来。</p> <p class="ql-block">哈珮先生为题《五松亭图》又附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我与先生的交集,始于一次冒昧的请求。我将自己创作的泰山作品放在和平俱乐部裱画处孟宪才先生那,鼓起勇气邀请先生为其题款。没想到,几天后再去时,先生不仅为作品题了款,还另用四尺三裁宣纸附诗一首。“绝顶临风一啸呼,倦飞群鸟识归途:居高历尽兴亡事,谁似秦封五大夫。”那一刻,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先生的这一举动,不只是简单的题诗落款,更是对一个后学晚辈的莫大鼓励与支持,从此在我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弘扬艺术的种子,影响着我此后为人处世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四青年画展》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哈珮先生为画展题词</p> <p class="ql-block">1987年,我与张运河、张葆东、魏久来举办《四青年画展》,哈老欣然为我们写贺词。那一笔一划间,饱含着先生对青年一代艺术创作者的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七年春节笔会花名册</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八年笔会花名册</p> <p class="ql-block">由我主编的《天津美术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有哈珮先生作品入编</p> <p class="ql-block">在我主编的《天津美术作品集》和《天津民族书画作品集》中,都刊登了先生的作品。为了收集先生的作品,我曾亲自前往锦州道上的小二楼拜访先生。彼时先生身体抱恙,但他仍热情地接待了我,与我畅谈许久。那一次的交谈,让我对先生的艺术人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敬佩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执着与坚守。</p> <p class="ql-block">由我主编的《中国.天津 民族书画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有哈珮先生作品入编</p> <p class="ql-block">哈珮先生的艺术成就,堪称一座巍峨的高山。他诗宗晚唐,格调清新,以性灵与神韵著称,其诗作“饮瓢箪食此心安,早识清贫骨相寒。何必繁华劳梦想,慢开醒眼过邯郸。”正是他一生淡泊名利、潜心从艺的真实写照。在书法上,他师从吴玉如,真、草、隶、篆诸体皆精,每日临池不辍,师古而不泥古,形成了苍劲古朴、端庄淡雅的独特书风。绘画方面,他的文人小品以松、梅为主,焦墨山水构图精妙,虽淡于色彩,却充满了苍劲古朴的韵味与雅趣,深受收藏家喜爱。而他的篆刻,虽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刀都力透纸背,结字如骨,形神俊朗,尽显深厚功力。</p><p class="ql-block">先生不仅在艺术上成就斐然,其品德更是令人敬仰。他不善逢迎,不愿攀高,深居简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即使在晚年行动不便,长期卧于病榻之上,也未曾放下对艺术的热爱,依然寄情于山水画作之中。他对待后学晚辈,总是不吝鼓励与支持,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艺术传承的真谛。</p><p class="ql-block">如今,哈珮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艺术作品、他的高尚品德,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他是天津诗书画界的泰斗,更是我们这些晚辈在艺术道路上前行的引路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缅怀哈珮先生,愿先生的艺术精神与德馨,如同璀璨星辰,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爱好者不断追求卓越,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王大成文)</p> <p class="ql-block">哈珮先生书画作品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