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人生/曾耀聪

曾耀聪

<p class="ql-block">  近日,有幸读到郭永明先生的禅悟之作,那些简约而不简单的诗句,如同一把钥匙,悄然打开了通往内心深处宁静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打坐由心静,念祈无苦恼。”开篇两句,便直击心灵的要害。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往往被外界的纷扰所牵引,心绪难安。而打坐,这一看似简单的修行方式,实则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它教会我们如何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让思绪如浮云般来去自如,最终达到心无旁骛的境界。念祈无苦恼,更是对心灵的一种净化与升华,让我们学会放下执念,以一颗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p><p class="ql-block"> “庙堂袅绕奢,庭草篱围茂。”这两句诗,将禅意与自然之美巧妙地融为一体。庙堂之高,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权力的象征;而袅绕的香烟,则仿佛是信徒们虔诚心愿的寄托。然而,在这份奢华的背后,诗人却用“庭草篱围茂”来提醒我们,真正的宁静与美好,往往隐藏在最质朴、最自然的事物之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庭院小草,篱笆围墙,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诠释着生命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缘在四时交,莫分端月好。”缘,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依存。四季更迭,岁月流转,每一个瞬间都是因缘际会的结果。诗人告诫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某一时刻的美好或不幸,因为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正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珍惜。</p><p class="ql-block"> “鹊鸣山更幽,钟响晨光道。”这两句诗,以声衬静,将禅境的深邃与悠远展现得淋漓尽致。喜鹊的鸣叫,本应是山林间的喧嚣之声,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反衬山林幽静的背景音乐。而晨钟的响起,更是将人们从梦境中唤醒,引领着他们踏上一条通往光明与智慧的道路。这钟声,不仅是对新一天的开始,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与启迪。</p><p class="ql-block"> 郭永明的禅悟之作,不仅是对禅理的深刻阐述,更是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禅悟,并非远离尘嚣、遁入空门,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以一种平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无论是工作中的挫折,还是生活中的琐事,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便能在纷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净土。</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物质所累,被欲望所困。我们追求名利、地位、财富,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与渴望。郭永明的禅悟之作,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浮躁与不安。它提醒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平和。</p><p class="ql-block"> 此外,禅悟还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冲突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因为利益纷争而反目成仇。而禅的智慧,却让我们学会了宽容与理解。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与不易,只有当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时,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交流与共鸣。</p><p class="ql-block"> 当然,禅悟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体悟。无论是打坐冥想、诵经礼佛,还是简单地观察自然、品味生活,都是通往禅悟之路的有效方法。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颗谦逊、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便能在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p><p class="ql-block"> 总之,郭永明的禅悟之作,不仅是对禅理的深刻阐述,更是对人生智慧的独到见解。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禅悟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的智慧之光。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感受、去领悟,便能在纷扰的尘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愿我们都能在这条禅悟之路上,收获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成为更加完整、更加美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