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之旅(一)魅力泉州

流云飞雪

<p class="ql-block">2025年春节来临之际我们一路南下,开启了福建之旅,落脚厦门后,次日跟团之行的首站就是“泉州”。</p> <p class="ql-block">独特韵味的闽南建筑屋顶映入眼帘。这种设计在视觉上增添了建筑的层次感。它采用人字斜面成凹曲线的形式,两端为高高翘起的燕尾脊。</p> <p class="ql-block">时间还早,路上还比较清冷。等一行人聚齐,大家步行前往“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这里有着壮丽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它以紫云屏为界,门外是人间烟火,门内是佛国香火。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古刹,传说中是由匡扶禅师向泉州巨富黄守恭乞地建寺。黄守恭提出一个奇特的条件:只要桑树开出莲花,就把地给禅师建寺。第二天,桑树竟然真的开出了白莲花,于是“莲花寺”便成为了开元寺的前身。百亩桑田变寺庙,开元寺也有了“桑莲法界”的雅称。</p> <p class="ql-block">进了寺门,回望门外的人间烟火。也看到了弘一法师题写的“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对联,这是朱熹对泉州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莲花寺”遂改名为开元寺。到了元代,开元寺内集合了佛教众多宗派,形成了“千人共住”的盛况。由于战乱,开元寺曾被损毁。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布局严谨,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寺院中古树遍布、古木参天。</p> <p class="ql-block">殿内外香烟缭绕、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内的人面狮身石刻浮雕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的两座南宋宝箧印经塔(阿育王塔),塔的下部是石砌的梯形体基座,塔的上部两层四面浮雕,第一层每面浮雕有四尊坐莲佛像,第二层则有四面浅龛,内刻佛本生故事。石塔的顶部矗立着4个蕉叶形的塔檐,刻有32幅习武图案。</p> <p class="ql-block">东塔塔身正面刻有“右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舍钱造宝塔两座,同祈平安,绍兴乙丑七月题。王思问舍钱三十贯,乙酉重修”。历经近千年,现在的双塔均有部分残缺。</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的镇寺之宝——千年古桑。在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它被一劈为三,有一枝几乎全都焦掉了,另一枝落在地上,被人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在石上镌一对联“此树生莲垂拱之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古桑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越长越旺,三根连体,如同三瓣莲花盛开,其上则是绿盖如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紫云黄氏始祖黄守恭在老宅的附近开垦士地、种桑养蚕,几年之后,把丝绸生意做大的他干脆把自己的经验公开出来,传授给乡邻。黄守恭的开放包容的精神得到了所有同行的尊敬。在他的带动下,泉州丝绸业逐渐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而后开创了闻名于世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从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桑历经1300多年的风雨洗礼,不仅目睹了紫云黄氏一千多年的荣辱兴衰,还见证了紫云黄氏今日的繁荣昌盛。黄氏族人的精神也深入到每个老西街人的心中。一条老街,见证这座古城的沧桑与厚实。</span></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中轴线由紫云屏、天王殿、拜庭、大雄宝殿(又名百柱)、甘露戒坛、藏经阁组成。</p> <p class="ql-block">副轴线包括东廊、檀越祠、小开元寺(准提禅林)、西廊、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两轴线及镇国、仁寿二石塔组成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出砖入石”是闽南建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是我国闽南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网红墙,拍照打卡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闻名于世的泉州东西塔高耸入云,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中世纪欧亚大陆唯一的对偶仿木结构空心石塔。经过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它们依然屹立不倒。塔身的浮雕的佛像,雕工精细,神态生动。</p> <p class="ql-block">东塔(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它象征着东方极乐世界。东塔的每一层都有象征佛教修行的浮雕,这些浮雕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宋代石构建筑与石雕艺术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西塔(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象征着西方极乐世界和弘扬众生佛性平等。</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的放心石:中间一笔往下放,叫放心。把心放下一点,快乐就多一点,烦恼就少一点。凡心放下,天地乃通。</p> <p class="ql-block">东塔和西塔的须弥座分别为8个角,每个转角都有1尊”负重侏儒“,高30厘米,以深浮雕技法雕刻而成,两塔共有16尊,每尊“侏儒”都作拼命卖力状,生怕有负重托。</p> <p class="ql-block">最生动的莫过于东塔、西塔须弥座都有的那尊吹哨的“侏儒”,他俩似乎就是“带头大哥”,就像拔河吹哨者那样,各自用哨声来指挥调动其他同伙同时出力。</p> <p class="ql-block">西塔石壁的烟熏之色见证了开元寺香火的兴旺,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西塔曾用白萝卜擦洗花岗岩表面进行清洗。</p> <p class="ql-block">西塔人物浮雕普化和尚</p> <p class="ql-block">西塔第四层上有一个浮雕猴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猴行者”。这两座塔还成了《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的麒麟壁。</p> <p class="ql-block">壁的正中央镶嵌着一只巨大的麒麟,昂首仰望,仿佛在回首顾盼,麒麟壁的下方装饰着传统的八宝,象征着福禄和灵性。有专家认为,这座麒麟壁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警示为官者清正廉明的象征,它体现了古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大象和宝瓶,象征着吉祥太平。</p> <p class="ql-block">右侧象征着长寿的仙鹤,节节高的竹子,还有葫芦、鹿、蜂蜜和猴子,谐音 “福禄封侯。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意愿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从开元寺出来,走上充满闽南风味的人间烟火气的千年老街,各色美食涨满了眼球。</p> <p class="ql-block">登上制高点俯瞰西街,也看到了遥遥相对的东西塔,那一刻,仿若穿越了岁月的时空。不由感叹:古人不识今日月,今月曾经照古人。</p> <p class="ql-block">泉州小西埕是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创意园区,位于西街附近的新街裴巷12号。在闽南语中,“埕”代表着庭院或场地的意思。这里保留了古城的传统韵味,同时融入了时下的流行元素,成为泉州古城的一个缩影。园区内不仅有艺术装置、音乐喷泉,还有许多餐饮和咖啡馆,是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有一面许愿墙,墙上挂满了许愿条,特别适合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点。一面残破的土墙,经过加固后只因写上了白岩松的名言:“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而迅速走红,以至于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再次回到人潮涌动的西街,感受不一样的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灵蛇献瑞</p> <p class="ql-block">与泉州钟楼合影。它是泉州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古城泉州的一个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前往“好成财牛排馆”,品尝特色午餐:泉州牛排和牛肉汤。</p> <p class="ql-block">味道真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第一站是关岳庙。关岳庙主祀关羽,附祀岳飞,因此得名。庙内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堆塑丰富的剪瓷龙雕,造型各异,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存在了1000多年的泉州清净寺,它由阿拉伯商人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009年),吸引了大量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和定居。</p> <p class="ql-block">清净寺,初名圣友寺,位于泉州市区涂门街,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也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净寺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整体为石构建筑,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留存主要建筑为门楼、礼拜殿、明善堂等部分。</p> <p class="ql-block">寺内保存有石刻阿拉伯文《古兰经》,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这座寺庙不仅是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承载多元文化、包容性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我站立的地方就是原礼拜大殿奉天坛,它原为巨大的圆顶建筑,但在明万历年间地震中坍塌,现仅存大殿四壁和巨大的尖顶窗户。殿内的设施和圆顶還物仍埋于大殿地下,致使大殿地面增高了1米多。但那些石柱和墙壁,依然诉说着曾经的庄严。</p> <p class="ql-block">清净寺内桂花香。</p> <p class="ql-block">这是明成祖于永乐五年 (1047) 颁发保护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的《敕谕》石刻。</p> <p class="ql-block">出了清净寺往东走,看到的这座新的礼拜堂是2008年由阿曼苏丹国王全额捐资兴建的。更是充满了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清净寺里的建筑是伊斯兰元素和闽南风格的完美融合。想见证它的文化融合、建筑奇观、历史厚度,就到这里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吧!</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古厝品茶。不同于北方的酒文化,闽南人对茶文化情有独钟,谈生意往往是在品茶间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茶馆环境清幽,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特色,古朴又充满韵味。位置虽然不多,但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茶可以有白茶、普洱、正山小种等多种选择,搭配小碟的点心、坚果、各种果脯和水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程的最后一站是蟳埔村。它是泉州的著名渔村和历史文化名村,传说这里是阿拉伯后裔的居住地。也是曾经远洋商船的出发地,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蟳埔女以头戴鲜花做的“簪花围”而著称,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赵丽颖簪花的地方,体验一把赠送项目“簪花围”。</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欣赏一下蚵壳厝。这是浔埔村的一大特色,房屋外墙用蚝壳密密麻麻地排列,诉说着渔村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告别蟳埔村,结束一日的泉州之旅,感触颇多。泉州真的是一生要来一次的地方!因为它的多元,因为它的包容,更因为它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绵长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2025.1.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