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光荣的成长》二

老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小就见过《光荣的成长》这本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解放军零九三六部队即26军于1957年8月1日编印了这本文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拿到近70年前有些泛黄的《光荣的成长》这本书时,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是26军战争年代艰苦奋战的真实事件。阅读了它,会让人想起:26军部队是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旷古未有的各种艰险,战胜了多少难以忍受的困难。有多少英雄的战士,以非凡的勇敢与智慧,为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奇迹;有多少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贡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集中有曾任26军副军长齐安聚的《巧打高松坡》,我认真阅读了齐军长的回忆文章,深受教育。他们光荣成长的历程,永远导向着我们的信念与意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齐安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去年,我在青岛和齐安聚儿子齐建华接触过几次,我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当年26军父辈在鲁中驱日军,横跨五省市歼国军,出国打美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华对他父亲在长山要塞时,风里来雨里去,建设长山保卫长山的印记特别深刻。50年代初彭德怀视察山东海防,认定要加强长山岛海防建设,接到中央军委组建海军长山要塞区的命令,齐安聚于1954年10月3日率26军军机关10人及78师全师进驻长山岛,与海军长山列岛水警区、省军区海防团合编,成立了海军长山要塞区,并任长山要塞区首任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华跟随父亲来到岛上,亲眼见到父亲为规划建设长山要塞,呕心沥血,不辞劳苦,率领部队担起了守护首都东大门的重任,筑起了坚固的海上钢铁长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齐安聚夫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齐安聚,1919年1月25日出生,山东昌邑(现为市)双东乡东永安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八支队。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宣传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8支队连副指导员、指导员,第1旅政治部干事,第4旅10团营教导员,鲁中军区2师11团政治处副主任兼总支书记,山东军区副团长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8纵22师66团团长,26军76师副师长,78师师长,志愿军26军78师师长,26军副军长,海军长山要塞司令员。1956年8月入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1960年11月任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副兵团级),后任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海军榆林基地司令员。1963年4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44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齐建华姐姐齐颂撰文《爸爸与长山岛》,引起社会各界巨大共鸣,文中最后写道:“爸爸在长山要塞区任司令员6年间,常年下部队了解基层情况,跑遍防区所有海岛,为海防建设和军事训练倾注了大量心血。妈妈说,爸爸常年在外奔波,不辞辛苦,跑遍了长山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爸爸才思敏捷,注意倾听各方面意见,采纳科学的国防工程设计、施工方案。他性格豪爽开朗,十分关心驻岛官兵的训练和生活,体贴关心指战员。在要塞区急需有文化专业人才的年代,驻岛部队掀起了学习文化的热潮,不断选送优秀指战员到各军事院校学习,为部队培养人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爸爸任内,要塞区有部队驻防的15个岛屿及蓬莱、黄县(现龙口)防区,军旗猎猎,军号嘹亮,训练和施工热火朝天,长山要塞的防空和岸防设施初具规模,并趋于完善,官兵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此,爸爸一再受到上级的表扬,他的领导艺术和指挥才能也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国家领导人和军委首长在视察海军长山要塞时,对爸爸率领所属部队在海防建设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人对《爸爸与长山岛》纷纷跟评,其中既有驻岛老兵,也有各界人士;既有当年的军人后代,也有对这段历史感到陌生的青少年。大家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不少人表示,阅读了齐司令女儿的回忆文章后,不禁联想起经典作品《父母爱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巧打高松坡》,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齐安聚带领两个营在山东不动镇打了一场漂亮的埋伏战,我军以少胜多,全歼伪军两个团,堪称一场精彩完美的伏击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齐安聚《巧打高松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天前,我们潜伏在汉奸队里的人,忽然回来报告:伪军高松坡在和庄的两个团,最近要到博山方面的驾马庄去,准备配合鬼子对莱东地区进行大“扫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提起高松坡,谁都跺脚骂。这个家伙是个铁杆汉奸,他专门跟抗日的八路军作对。這次趁他们出动,我們决定打个埋伏,狠狠地敲它一下,让他知道八路軍不是好惹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动镇是敌人从和庄到驾马必经之路。离我們有一百多里地。我帶着部队连夜赶到那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我们决定以两个营埋伏在“不动〞两面的山头上:十二团二营占领东山。任务是派一个连封锁离“不动〞以北三里路的和庄,一个连切断离“不动〞以北的后路,另一个连待机行动;我十团二营五、六两个连则占领西山。六连一个排切断敌人的前沿。兩个排作后备。最后决定把五连埋伏在公路边的小不动村里。指挥所安插在西山上。就这样,我们作了一个口袋,等敌人一钻进来,五连就首先在公路上中心开花,先将敌人团部干掉,其余的敌人,趁他们混乱之际,一举歼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组织这次战斗的副总指挥。虽然我們都安排了計划,但我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敌人是两个团,而我们却只有两个营。这需要打得灵活,打得巧妙,不然就会吃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月里,麦子已经能挡住人了。青黄的穗在微风中搖晃着,不时发出“嗖--﹣嗖﹣-”的响声。在这公路兩旁的麦田里、山头上和村子里,都埋伏着我们的战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子里的老乡们,听说我们要打埋伏,都高兴极了。他們自动组织了担架队,还把窩窩头和小米饭送給我們吃。民兵也同我们在一起放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旷野里靜悄悄地沒有一点声音。乍一看,这地方和往常一样,可是敌人哪里知道,我们的战士正瞪大着眼睛等候他们的光临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了一天,沒有动靜。第二天,仍然如此。同志们都急了。有的說:他不來,我們就去请吧!”我们人少,“请是“请〞不来的,只得安下心等。我們要放长线钓大鱼。指挥所馬上下了指示:“沒有命令,谁也不准乱动!〞</p><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上午,敌人终于露头了。从望远鏡里,清楚地看到过來的二十多人,里面夾着几个穿便衣的家伙。走起路来一搖三摆。他們先上了和庄南面的一个小山坡,看看沒有什么就走到小不动那里,从一间屋子里抓出一个老乡,咕噜了一陣,接着有一个家伙用脚将那老乡一踢,又用枪托拳头向老乡身上打去。同志們把牙咬的咯咯响,差一点想出去把这几个家伙干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放过了搜索队,单等着敌人的大部队过來……。不一会,果然來了大队伍,走得稀稀拉拉,有的一面走一面啃着东西,有的哼着小曲,还有的倒背着枪,走得像醉汉一样。队伍后面还牵了三,四十头牲口,上面驮着不知从哪里抢来的东西。忽然从队伍里跑出一个当官的,这个家伙奔上了一个山头,用望远镜瞎照了一阵,又回到队伍里。这時敌人就由原來的一路纵队变成了四路纵队。显然,他們是想快点通过这里,但他們却沒有想到,这样正便于我们的打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单等敌人一过不动庄子,我就命令各连动手。五连长梁东三首先带着部队打敌人的团部,这時六连副在长王松义,副排长贾文俊带着一个突击排冲下了山。接着埋伏在公路兩旁的山头上、村子里的战士们也向敌人开了火。一下子就把敌人打乱了。敌人像被推塌了的房子,“哗一一”的一声就乱七八糟的散开了。有的扔了枪就跑,有的一面跑一面朝着天上乱放枪,有的干脆趴在地上不动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敌人走在前面的搜索队,也被我六连的一个排抱头猛打,敌人在这条毫无隐蔽的公路上,相互失去了支援,來不及抵抗也来不及逃跑,好像丧家狗一样在公路上跑过來又跑过去。我們就顺势把队伍向里压缩,敌人被我們挤成一个团团,沒有法子,都举手投了降,数了数有九百多。战后,我们把两个营的“土压五”全部换成了崭新的大盖枪。战士们扛着胜利品,押着俘虏又去迎接那更多更大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6军后代亓海民说:岁月的长河,一泻千里,时光的经纬,挂满了灿星。英雄的父辈,在二十六军曾经任职的所有的经历过战争的英雄的父辈们的英灵,都是挂在银河天际间星空上的灿星,耀眼而闪亮,与大地上的海浪与山川交映成辉。他们光荣成长的历程,永远的导向着我们的信念与意志。后辈们崇拜与敬仰他们!不论社会发生怎样的变革,不论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人民与英雄的伟大精神,永远是不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鸣谢齐建华提供有关资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2.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