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时,除了流行小孩中的大众化游戏外,还有一些自得其乐“土法上马”的娱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掏“白墨”就是其中之一。那时生产队队部是一栋有着五间屋的砖木结构平房,平房的砖结构部分是用纯石灰浆砌成。也记不清是哪个小伙伴发现的这个“秘密“,并且还知道它可以当作粉笔使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此发现,对小孩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很大的“福利“——是一个不花一分钱的娱乐。当小伙伴们都知道这个“秘密“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有效地把砖缝之间的石灰弄出来。于是,大家开动脑筋,把能想到的办法都一一进行实验:有拿树枝、小木棍捅的,有用薄铁片挖的,还有用又粗又长的铁钉子戳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验“的结果是,用铁钉子的方法最好。铁钉子好用又省力气,大家分头在家里翻箱倒柜找铁钉子。我搬来父亲的“百宝箱“,从那一箱杂乱无章的家庭日常小维修备用的材料、杂物中翻找到了我想要的铁钉子,心里一阵激动与欢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满怀希望来到生产队部的房子后墙,后墙紧挨着我家的菜地,菜地的寨篱(竹栅栏)上挂着蛇蜕的皮,此刻已顾不得害怕,选好一个建房时灰浆未填满的砖缝,把铁钉伸进去,一只手把握住铁钉,另一只手拿着一块石头砸向铁钉帽。不一会儿,一块洁白的石灰浆凝块就被我弄出来了。其他小孩看到我的“收获”,羡慕的同时,也不甘示弱,卖力地在砖缝之间搜寻、下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待大家都搞到了“白墨”,便来到队部房前三合土筑成的晒场上,开始显露自己的身手。大家把“白墨“当工具,开始了晒场上的比拼。有的凭着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浓墨重彩”绘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有的信马由缰,在晒场上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愿;有的画出跳房游戏的界线,开始跳房。所有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童年已越来越遥远,但儿时的时光却清晰如昨。儿时,那土法上马的娱乐,虽简陋却满载纯真与欢乐。那些用白墨绘制的图画与文字,虽已随风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但那份创意与激情,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童年的天空。如今回首,那段时光虽已远去,但它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力量,依旧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带着这份珍贵的记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