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美丽中国

茶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家的阳台与窗台之上,十余盆三角梅、吊兰、小榕树等盆景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片绿意盎然之景映入眼帘。那浓郁的绿色、鲜红的花朵、摇曳的枝条、苍劲的树干,常常令我心生平和与愉悦之感。然而,当我走出家门,步入生活的大院之外,仅十米之遥便是杂乱的垃圾桶。由于管理不善,垃圾收运不及时,垃圾散落一地,臭气熏天。再远一些,百米开外便是城中村,高楼林立,巷道狭窄,仿若置身于钢筋水泥的峡谷之中。此时,我的好心情便会烟消云散。小环境虽好,但若大环境不佳,生活质量亦难以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党的十八大召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令我心潮澎湃。第一次听到、读到十八大报告中的“美丽中国”四个字时,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与激动。我脑海中浮现出家门口的景象,回忆起出差途中见到的风景名胜,以及在大城市中经历的阴霾天气,还有西方发达国家那绿意盎然、景色宜人的景象。我脑海中瞬间蹦出一串词组:横空出世、大气磅礴、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适逢其时。我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对“美丽中国”的惊叹、震撼与热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望中国,不可否认,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多年来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从整体来看,中国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远低于全球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超过三分之一,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严重不足,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距甚远。因此,我心中的美丽中国,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还要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让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使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自然联想到所处的海南。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植被优良,林木茂盛,终年翠绿,鲜花盛开,水质良好,空气清新,蓝天白云,椰风海韵,美不胜收。然而,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生活污染日益增加,农业面源污染、养殖污染问题突出,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加剧,毁林开垦和非法采矿屡禁不止,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海南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将极为困难。东郊椰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曾经醉人的椰风海韵、美丽的滨海风光,因过去忽视保护而遭受重创。洁白的海滩被水上酒家污染,珊瑚礁被挖走用于烧石灰,一度导致游客冷落。尽管后来加强了保护,但恢复过程异常艰难。每次去东郊椰林,看到刻有“椰林湾”字样的石碑孤独地矗立在海水中,原本位于陆地上的碑塔如今已被海水淹没,几十米宽的海岸线消失不见,我不禁感到一阵寒意,痛惜不已。这让我更加敬畏自然,更加渴望保护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何保护家园,建设美丽中国?首先,需要观念上的更新。当前,生态不文明的行为仍然普遍存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亟待进一步树立。自然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对财富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只有更新观念,改变消费行为,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全方位参与,绿色价值观引导下的绿色政策、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逐步到位,一个美丽的中国才能如期而至。其次,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美丽中国”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坚持生态文明的指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于海南而言,当务之急是落实《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和我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新《条例》明确提出,海南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针,体现了“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各项建设首位”的指导思想和悉心呵护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的基本目标,要求强化从严保护,突出污染防治,守护生态核心区。我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明确了七大主要任务,是我省“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文件。做好《条例》和《规划》的落实,就能纲举目张。此外,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每一位公民都应增强环保意识和危机意识,切实履行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要爱护江河湖海,不将生活垃圾倒入江河湖海,生产、生活中的废水未经无害化处理不得直接排放;水产养殖户应进行生态养殖,减少水域污染;家庭日常生活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含磷洗衣粉、洗涤剂,以减少污染。二要爱护林木花草,积极参加“全民植树”活动,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不为经济利益毁坏天然林、海防林、水源林;保护城乡绿化设施,不践踏草坪和绿化带。三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繁衍地,不捕捉、不收购、不运输、不贩卖、不食用野生动物。四要美化城乡环境,杜绝城镇和乡村的“脏、乱、差”现象,共同维护市容市貌和村容村貌;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吐槟榔渣、甘蔗渣和口香糖,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杜绝城市“牛皮癣”。五要倡导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用电、燃油、燃气,将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做起,建立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不降低生活质量的绿色生活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花独放不算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窗台上的盆景只是个人生活的点缀,只有当祖国大江南北都披上绿装,万里锦绣,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与美好。“美丽中国”正向我们招手,让我们深情地拥抱它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