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扇老门的记忆

温水鱼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偶然在网上看到新建成的巩县兵工厂旧址征集相关文物,我马上联系他们说:我家有两扇拆下的大门好像与此有联系。他们立即派人来我家寻访,我就把自己从父亲那里听说的故事复述了一遍:我家老宅建于二十世纪初期,是由另一族亲邰鸿福老人历时数年独自施工的。</p> <p class="ql-block">  不幸的事,新宅还未完工,这个老人就累死了,这处宅院因此就被人视为不吉之地。恰在这时,它被距其不远正在筹备的巩县兵工厂某位干部接手,完成余下工程,并长期租住。1937年兵工厂迁走,这里曾做过学校和小工厂……1941年起,河南发生大面积饥荒。1943年12月,邰鸿福的遗孀将此院以两千元的价钱当于我爷爷;1944年5月,日军进驻巩县,渡边特务机关曾在此办公。同月,我父亲出生。1948年4月,巩县解放土改时,我家才正式分到此宅。</p> <p class="ql-block">  1973年,我就出生在这院二门内石榴树旁的厢房内,据说我的胞衣就埋在了此树下。1981年,我家又在村内营建新宅,父亲特地将石榴树折枝扦插,如今已四十余年,早已亭亭如盖矣。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老宅被毁,只余两扇大门幸免于难。父亲将其抱回,妥为修复,以为留念。</p> <p class="ql-block">  此门看似平平无奇,却有五重机关,制作精巧,若未经指点,非寻常之人能轻易开启,当为巩县兵工厂某位高级技师的成果。当了一辈子木匠的父亲或是自小就对此叹为观止,留下了一句让我经常想起的话:我就是钉个门帘,都和别人干的不一样。我要对自己的手艺负责。是呀,同理,我们都来世上走一遭,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呢?我们是否应该对自己的一生负责?!</p> <p class="ql-block">  昨天,巩义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来我家拉门布展,我让他们在石榴树前停下,拍了一张照片……这两扇门终于离开我家了,我在它上面又看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青门引·东周舞春风</p><p class="ql-block">东周舞春风,孝义复建兵工。余闻消息意难平,几番踌躇,寒夜对孤灯。</p><p class="ql-block">老宅旧门虽寄情,不妨含泪赠。待得他日布展,必定焚香告家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