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而不恃 功成弗居</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p><p class="ql-block">自然之道,是削减高出的,填补低洼的。合乎自然规律的社会应当是减少富有者的财富,来补足贫穷者。这里的财富既包括物质的又包含精神的,因此真正遵循道的执政者(党)就应做到有所作为而不把持,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不贪图欲(名、利、权等身外之物)而显示自己的贤能(尊道贵德,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在这里,我们可感悟到社会的物质文明必须以精神文明作依托,精神文明是社会繁荣和稳定的根本保障,而精神文明就应当不断实现意识的“谐”(人人有“言”能“皆”表,合二为“谐”,并在上“比”下“白”,合二为“皆”的争鸣中,比较明白是与非),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形成“万家争鸣,万花齐放”的文化思想大解放,大发展,大繁荣,我们才能实现“中国制造”(低等动物的体力劳动)升华为“中国创造”(人类无限思想创造出的脑力劳动),“体育大国”(低等动物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升华为“体育文化思想强国”(人类无限思想转化为无限的精神财富)。如果人人都能彻悟大道,与天地合德,那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天之道”社会就会成为现实。遵循“以道(规律)为本”,功德圆满而不居功自傲,不依仗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不尚贤(不搞个人崇拜),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处处以公民的利益为重,真正体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范,这就自然成为公民大众进行道德实践的楷模,这样的执政者(党)才会受到公民大众的真正拥护和爱戴,才会引领公民大众走上和谐之路,光明之路,富强之路,复兴之路,现代化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