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叙事散文的创作

种豆老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网络(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叙事散文是文学领域中独具魅力的存在,它以真实生活为蓝本,用优美且富有情感的语言讲述故事,既能呈现生活的细节,又能传达深刻的人生感悟,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若想创作一篇引人入胜的叙事散文,不妨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精心雕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一、确定独特主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挖掘个人体验:生活是一座蕴藏着无尽宝藏的矿山,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从自己的过往中挖掘那些不寻常的瞬间,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将自己对北平秋天的独特感受融入文字,描绘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展现出他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眷恋与复杂的情感。这种个人化的体验,饱含着强烈的情感与深刻的人生感悟,是叙事散文的绝佳素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提炼深刻主题:从个人经历中提炼出具有普世价值的主题,是叙事散文的灵魂升华。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回忆父亲在火车站为自己送别的场景,从父子间平凡又细微的相处中,提炼出“亲情的深沉与伟大”这一永恒主题。让读者在作者的故事里看到自己与亲人相处的影子,引发对亲情共性的思考,使文章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塑造鲜明人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是塑造人物的神来之笔。通过对人物外貌的细致刻画,如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的描写,“她生得黄胖而矮”,寥寥数语,便将阿长朴实憨厚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人物的语言是其性格的直接反映,阿长那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活脱脱展现出她的善良与对孩子的关爱;动作描写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朱自清对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尽显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神态描写“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深刻传递出人物内心的喜悦;心理描写“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则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展现人物变化:在事件发展过程中,人物的性格和观念会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例如老舍在《想北平》中,一开始表达自己不善于描绘城市,到后来用质朴的语言将北平的点点滴滴、自己对北平的深厚情感尽情抒发,这种情感表达上的变化,展现出作者对北平的爱从含蓄到浓烈的过程,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从而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三、构建精彩情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设计情节起伏:采用经典的“起承转合”结构,为故事注入活力。以吴伯箫的《灯笼》为例,开篇“起”是对灯笼的总体印象和儿时关于灯笼的美好记忆;“承”是进一步讲述与灯笼相关的各种生活场景,如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等;“转”是由灯笼引发对家国情怀的思考,从个人回忆上升到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合”是最后表达自己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为国家奉献的决心。这种情节的跌宕起伏,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让故事充满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把控叙事节奏:根据情节的重要性和紧张程度,巧妙安排叙述的快慢。在故事高潮部分,如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刻,像张中行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讲述叶圣陶先生在文风、为人方面对自己的深刻影响时,在关键事件和观点表达上放慢节奏,详细描写,让读者能充分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而在过渡部分,如从介绍叶圣陶先生的一个特点到另一个特点时,简要带过,使文章张弛有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营造优美语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的魔法棒,比喻能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用此通感手法,将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生动展现;拟人赋予万物以生命,“那朵莲在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莲有了人的情感与故事;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在《春》中用排比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的蓬勃景象;夸张则强化情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用夸张手法极写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这些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注重语言风格:根据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如果是描绘自然美景的散文,可采用清新自然的风格,如“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朱自清在《绿》中以清新笔触,将梅雨潭的绿写得灵动诱人;若是表达深沉情感,如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里回忆与母亲的往事,用平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深深沉浸在那份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五、升华文章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融入真情实感:作者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融入到字里行间。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毫无保留地倾诉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心路历程,对母亲的愧疚与思念,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坚韧,以及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引发情感共鸣:在结尾部分,深入挖掘主题,升华情感。从个人的经历延伸到更广泛的人生哲理,让读者从故事中跳出来,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比如,在讲述完一段奋斗的经历后,结尾处升华到对梦想追求的坚持,使读者在自己的追梦路上找到力量,产生强烈的共鸣。就像冰心在《小桔灯》结尾,从小姑娘制作小桔灯照亮夜路的举动,升华到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信念,引发读者对生活中温暖与希望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创作叙事散文是一场用文字书写生活、传递情感、启迪思考的奇妙旅程,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精心打磨,定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佳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