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利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有一种逻辑特别正确,那就是没什么就更想要什么,缺什么就越是喊什么,这似乎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反应,可也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表露。</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这套逻辑给套用在如今大火的《哪托2》的电影内容中去,你会有什么样惊人的发现呢?这可能更能够体现出普罗大众的一种集体心声吧!</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喜欢用“共情”这个词来表达一种认同度,只要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就说明这件事情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在情绪上达到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我并不想在这里对作品中的共情内容做过多的详解,也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思考角度,你自己去分析和理解,自然就会有很多惊人的感悟,在结合我们当下的社会状态,生活环境,必然会看到我们如今都是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下在存活着。</p><p class="ql-block"> 有因必然就会有果,这是罗辑思维的定式,现在有这么多人关注这部作品,就已经是说明了一切,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从来都关注的不是什么特效,技能,内容,而是能不能贴合自身,与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关连起来,达到一种感同身受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这才是我们喜不喜欢一部作品的主要因素,这世上没有神,所以人就可以借助神来表达人所不敢在现实生活中表达的一切,要是你说那些都是妖,那我们就更是敢借妖之口肆无忌样的胡言乱语了,也就可以说自己真正想说的了,反正有个妖在为自己背黑锅。</p><p class="ql-block"> 这也足以看出现在人们已经无耻到了怎样的地步,只能是靠装神弄鬼来表达自己的真实心声子。说了什么,也只是让你去揣摩,真有一种把你给卖了,你还帮着人家数钱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每天感悟一点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