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游青羊宫二首(其一)明-薛瑄:“青羊宫观郁崔嵬,远忆函关紫气来。雪岭地应通阆苑,锦城江自绕蓬莱。万竿修竹生玄圃,三秀仙芝长石苔。千古谁能识玄牝,只疑虚谷有风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p> <p class="ql-block"> 青羊宫,位于成都市的西南郊,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它始建于周,兴盛于唐、历宋、元、明、清、屡经沧桑兴废,至今仍基本保持原有建筑规模,其得名由来,据唐代乐朋龟,四川青羊宫碑铭,介述:古时:"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故有此名。现今,青羊宫环境幽雅,钟声常鸣,既是道教信士的修真之所,又是海内外游人香客的游览胜地。</p><p class="ql-block"> 早就听闻成都青羊宫是老子二次降生的地方,又有全世界唯一正确的太极图、还是全国唯一建有唐王殿的道教宫观,又听闻青羊宫中八卦亭有一对世人难解的奇字槛联,还有镇宫三宝……</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门票</p> <p class="ql-block"> 为解开这些听闻疑惑、揭开青羊宫那层神秘的面纱,2025年春节假期,我同妻子踏着潇潇春雨,来到位于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拜谒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的成都青羊宫。</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p> <p class="ql-block"> 青羊宫的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殿顶塑有两龙戏珠。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p><p class="ql-block"> 进入山门是“雷火总司”四个烫金大字匾额,此为灵官殿,大殿后的太极图被称为“360度太极图”,与常见的180度太极图不同,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太极图</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太极图是全世界唯一一幅正确的太极图,也是青羊宫镇宫三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它以其精准的构图和深邃的象征意义而著称。这张太极图以圆形为基础,内部由一条反S形曲线分割为黑白两鱼。阴阳鱼眼互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和谐的统一。在构图上,这张太极图遵循了黄金分割的比例原则,使得整个图形看起来既美观又和谐。同时,黑白两鱼的首尾相连、追逐旋转的形态也生动地展示了阴阳相互转化和运动的规律。这张太极不仅体现了道家哲学的精髓,还成为了中国传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 太极图二侧有对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对联表达了道家哲学中的“道生万物”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p> <p class="ql-block"> 移步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青羊宫的主大殿。这座殿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清朝康熙八年。殿门口有两只铜铸的青羊,是青羊宫的镇馆三宝之首。</p><p class="ql-block"> 其中一只独角青羊是雍正元年,大学士张鹏翩捐赠的,底座上刻有铭文:“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独角铜羊镌刻着“雍正元年九月十五日”的字样。而双角青羊则是成都信女张柯氏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后献给青羊宫的。</p> <p class="ql-block">独角铜羊</p> <p class="ql-block"> 独角铜羊的造型非常奇特,融合了十二种生肖的特征: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肚和猪臀。因为这只铜羊是独角的,象征着触邪神羊的意义。铜羊腹下镌刻着“藏梅阁珍玩”五个字,字体虽然不古老,但铜质黟然。有人猜测这可能是蜀宫的旧物。传说中,抚摸铜羊的某个部位可以治疗相应的疾病,因此许多人前来抚摸,使得铜羊被摸得光亮如金。</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p> <p class="ql-block"> 藏经楼在“二仙庵”的最后面,始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清代乾隆年间,</span>占地约400平方米。楼下为方丈室、客堂,门口匾额是“迎仙庐”楼上存有《道藏辑要》木刻经版,以及其它道家经典藏书。二楼黑匾额“老庄书院”,三楼檐下是竖金匾“藏经楼”。</p><p class="ql-block"> 《道藏辑要》一一为清代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根据清代康熙年间的《道藏辑要》版重刻的,共一万三千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p><p class="ql-block"> 这部《道藏辑要》,是世界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版,已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亦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也是青羊宫镇宫三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道藏辑要》是继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之后收书最多的道教丛书。经考查:纂辑者《道藏精华录》系蒋元廷编纂于清嘉庆(1796~1820)年间。</p><p class="ql-block"> 《道藏辑要》共二百一十八册,按二十八宿字号分集辑录道书二百九十七种。《重刊道藏辑要》虽称“悉照原本式样”刊刻,但在原刊本基础上又增刊十七种。新、旧相加,共三百一十四种,集成二百四十四册。</p> <p class="ql-block">唐王殿</p> <p class="ql-block"> 再说唐王殿,又称紫金台,殿内正壁供奉唐太祖李渊、李渊的皇后窦氏(李世民生母)以及唐太祖李世民。魏征、秦琼、尉迟敬德、李靖四位开国功臣则分列两厢。</p><p class="ql-block"> 道观建唐王殿确实是件比较奇怪的事,而且,全国的道教宫观中也只有青羊宫建有唐王殿。原来,李唐王朝建立后,为表明自己的汉族正宗血统,尊老子李耳为始祖,奉道教为国教。</p><p class="ql-block"> 后来,唐朝的二位皇帝相继避难来到青羊宫。</p><p class="ql-block"> 唐玄宗年间的安史之乱,李隆基一路西逃,来到成都,就住在玄中观,后来的青羊宫里。</p><p class="ql-block"> 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起义爆发,唐僖宗避难于蜀中,并将青羊宫作为行宫。后来发现了玉砖,上面六个字:“太上平中和灾”,就是太上老君将平定黄巢之乱。于是把这个玉砖拓片发给前线,结果得胜。唐僖宗返回长安后,下诏将此观改为青羊宫,并下诏在青羊宫中建造唐王殿。</p><p class="ql-block"> 虽然唐王殿不是从唐朝一直保存的原始建筑,但这一传统却是从唐宋一直延续到清朝的重建,甚至也保留到今天,唐王殿明白无误地揭示青羊宫的由来确实是与唐朝皇家背景有很大关系。</p> <p class="ql-block"> 青羊宫建筑群中最重要建筑为后苑三台,建于土坡之上,为中轴线对称格局。左为“降生台”,右为“说法台”,中为紫金台。</p><p class="ql-block"> 青羊宫降生台,原塑一白发婴儿,他便是刚出世的老子,相传老君分身降化于此。</p><p class="ql-block"> 右边是“说法台”,台上塑有老子对关令尹喜说法之像。相传老君于此处为尹喜讲解道法。</p><p class="ql-block"> 唐代乐朋龟撰写的《西川青羊宫碑铭》记载青羊宫来历正是依据汉代的老子传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可以说是从《蜀王本纪》进一步演化的故事,提到关令尹喜三年后如约来成都青羊肆寻老子,结果在青羊肆遇见一个孩童手牵一只羊,就是太清仙伯老子命青帝童子变化而来,然后指引尹喜来找老子。这时,老子已再次降生青羊肆李大官人家,是一个生下来长白发的孩童。尹喜跟随牵羊的小孩来到李大官人家,白发孩童老子忽然显现法相,端坐莲台,为尹喜敷演道法。尹喜因此悟道成仙,并随老子西去。</p> <p class="ql-block">混元殿</p> <p class="ql-block"> 青羊宫第二重建筑混元殿供奉的太上老君(道教中老子为太上老君的化身),整个大殿宏伟而庄严,有石柱二十六根,木柱两根.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八卦亭</p> <p class="ql-block"> 青羊宫的八卦亭内,亦塑有太上老君骑牛神像,对联为“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p><p class="ql-block"> 难解的是,八卦亭面向南边的门柱上有一对奇字槛联,每个奇字由多字组成,上联由(身宝)(身丹)(丙火)(木石土)(命心)(千万)(身家水)7个奇字组成;下联由(正青)(人道寸)(人法心)(至成)(水天井)(人在内)(九真)7个奇字组成。</p><p class="ql-block"> 相传乾隆皇帝回沈阳祭祖时,他带着纪晓岚一行到沈阳太清宫参拜。在主殿前看到了这副楹联,于是就让随行的纪晓岚来念一下,纪晓岚看后回答说:“微臣不认得。”乾隆皇帝说:“你纪晓岚四库全书都编得,还会不认得?”纪晓岚回答说:“微臣是真的不认识,我去请教一下老道。“</p><p class="ql-block"> 于是纪晓岚就去请来了郭守真的大徒弟,大徒弟回乾隆皇帝说:“这是道家合并的字,是道家炼丹的密诀,已经传了两千多年了。”接着就念道:“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乾隆帝听后点头说:“深矣,深矣!”</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宫粉梅树</p> <p class="ql-block"> 离开青羊宫前,在山门出口前,又看到那二树宫粉梅,在早春二月的风雨中,俏丽绽放,地上,洋洋洒洒一片随风雨而落的粉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飘在梅花中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走上前去,却看到飘在树中标牌上的诗句:城南寻梅得绝句四首(其一) (南宋)陆游“老子今年懒赋诗,风光料理鬓成丝。青羊宫里春来早,初见梅花第一枝。”</p><p class="ql-block"> 与妻子相视一笑,不由得想起陆游的另一首《梅花绝句》:“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02月21日于淄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