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2月22日

轩雅居主人

<p class="ql-block">  1403年2月22日 (农历二月初二),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出生。查理七世查理七世(胜利者)又称:忠于职守的查理 (1403年2月22日—1461年7月22日)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422年—1461年在位)。他最后打赢百年战争,为法国在接下来几个世纪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查理七世是疯子查理六世之子。1420年签订的特鲁瓦条约剥夺了他的王位继承权,转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当其父王查理六世死后,英王亨利六世(亨利五世之子)被英国人宣布为法国国王。查理七世在阿马尼亚克派的支持下,实际控制着卢瓦尔河以南地区,法国北部完全沦于英国统治之下。1429年圣女贞德在奥尔良一役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查理七世又看到了希望。在贞德的支持下,查理七世于1429年7月17日在历代法国国王加冕之地兰斯大教堂加冕。然而,在贞德被英格兰的盟友勃艮第人俘获后,曾经大大受恩于贞德的查理七世却丝毫没有出力援救她,致使贞德于1431年被烧死。1435年,查理七世与勃艮第派领袖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好人)和解,获得了收复巴黎的机会。1436年,查理七世进入巴黎。1438年查理七世在布鲁日颁布国事诏书,使法国教会一定程度上服从王室。1439年颁布建立常备军的奥尔良法令。1440年,查理七世平息了大贵族的叛乱。查理七世在1453年结束了百年战争,收复了除加来之外英国在法国境内的全部领地。</p><p class="ql-block"> 1495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廿八),查理八世进入那不勒斯并加冕自己为当地国王。查理八世(1470年6月30日—1498年4月7日)是法国瓦卢瓦王朝嫡系的最后一位国王(1483—1498在位),军事家,是“蜘蛛国王”路易十一的独子,生于安布瓦城堡。查理八世表现出空前的野心。他企图控制意大利,结果使法国卷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但他的军事冒险在取得初期胜利后就失败了。1494年,查理八世以王位继承人资格进入意大利,1495年2月22日即攻占那不勒斯并加冕为那不勒斯王国国王。他的行动遭到教皇西克斯特四世、威尼斯、米兰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阿拉贡的斐迪南的联合反对。在泰罗战役中,法军战败,查理八世被迫于同年底退出意大利。他后来又制订了征服意大利的计划,但因英年早逝未得成行。</p><p class="ql-block"> 1732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廿七),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诞辰。乔治·华盛顿像1789年4月,华盛顿被选为美国第一总统。他在宣誓就职时,一方面,对于美国人民对自己的信任,使他很感动,他满怀激情,决心要有一番作为:另一方面,他感到心里很不安,因为在他之前,从没有谁当过总统,这总统究竟该怎么当?无先例可循。因此,当他第一次走向总统宝座的时候,他感觉自己“象是走向刑场的囚犯”,内心是很沉重的。华盛顿担任总统后,很快地显示出他对国事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他规定每个星期二亲自接见一般访客。他要求政府的所有任职人员,哪怕是最低职务的公务员,必须经得起最严峻的检验。他任命不同政治倾向的著名人物担任领导职务,以求各个地区、各种观点的平衡,维系国家的和平统一。他通过国会积极地制订各种法律,加强法制。二、三年功夫,美国实现大治。这时,有些人怂恿他称王,遭到他严厉谴责;甚至人们称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和自由保护者殿下”他都表示反对。他的民主精神在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盛顿生于1732年2月22日,出身于种植园主家庭。16岁开始独立谋生,21岁,他以大庄园主的身份,担任了弗吉尼亚民兵少校副官长,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的总司令,负责组建大陆军,开展抗英斗争,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在美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声望。美国联邦党国国会议员亨利·李评价华盛顿说:“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1788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六),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诞辰。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生。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对人间的苦难甚为敏感,因而他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倾向。致力于哲学家柏拉图和康德著作的研究、蔑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他的一生并不得志,在去世前几年获得声誉以前,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叔本华,1819年发表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了叔本华思想发展的顶点。尽管他因受到同代人的冷遇而感到失望,但他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他认为,“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经过了19年的“无声的愤慨”之后,他在1836年发表了短篇论文《论自然界中的意志》。叔本华这篇文章灵巧地运用了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中的疑问和发现来维护他关于意志的学说。在前言中他公开地对“骗子”黑格尔及其帮派予以沉重的抨击。然而直到1853年之后,叔本华的哲学才为世界所重视。1860年9月21日病逝。</p><p class="ql-block"> 1799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八),嘉庆帝赐和珅在狱中自尽。1799年2月7日(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乾隆死。给事中王念孙首劾和珅,嘉庆帝立刻宣布革大学士和神职,下狱治罪。19日历数和珅20大罪状,查抄了他的家产:"楠木房屋,僭侈制,依照宁寿宫制度,因离点缀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蓟州坟茔,设享殿,置隧道,居民称和陵"。还有田地80万亩、当铺75座、银号42座、赤金580万两、生沙金200万两、金元宝1000个、银元宝1000个、元宝银940万两,其它如珍珠、白玉、珊瑚、玛瑙、钟表、宝石、绸缎、磁器、古鼎、人参、貂皮等不计其数。查抄的家产值2.2亿多两,当时国库每年的收入为4000多万两,相当于5年多国库收入,可见其赃物之多,财产之窗。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谚语。1799年2月22日(正月十八日)赐和珅在狱中自尽。</p><p class="ql-block"> 1819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廿八),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美国。佛罗里达,面积58,664平方英里(151,939平方公里) 首府塔拉哈西。位置接近西半球地理中心和西半球的人口中心, 它的位置不只是控制着通往墨西哥湾的入口,更重要的是它位于南北美洲和地中海欧洲之间的战略、历史要地。佛罗里达扮演了欧洲权力竞争,企图控制新大陆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在1565年,在州东北部的海岸发现了圣奥古斯汀,它是最古老的欧洲殖民地,后来变成了美国最初的边界。1810年,美国侵入西班牙所属的佛罗里达西部,1818年,又出兵侵占佛罗里达东部,美国以武力相威胁,迫使西班牙作出让步。1819年2月22日,美国国务卿亚当斯同西班牙驻美公使唐·路易斯·奥尼斯签订了《亚当斯—奥尼斯条约》,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美国。1845年佛罗里达成为美国第27州。</p><p class="ql-block"> 1848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八),法国“二月革命”爆发。“二月革命”是法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第二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七月王朝是由银行家、交易所经纪人、铁路大王、大矿主、大森林主、大地主组成的金融贵族执政的政权。七月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在法国的发展使广大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更加贫困。工业革命的进展,使资本家腰缠万贯,在他们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成千上万的手工业者和小业主却由于大工业的竞争而纷纷破产。农民中绝大多数是小土地所有者,他们担负着国家税收的各种苛捐杂税。社会危机的加深,对基佐反动政府的不满,使得全国上下反对七月王朝的斗争更加激烈,要求改革选举制度,实行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饥民暴动,各城市工人也纷纷罢工,举行示威游行,并同军警发生冲突。革命形势在形成。到1847年末,实行选举改革已成为一切反对派的共同要求,资产阶级决定以宴会的形式来争取改革选举制度。金融贵族集团的代表路易·菲利浦认为宴会运动是对自己的一个威胁,于是命令基佐政府禁止原定在1848年1月19日举行的宴会。资产阶级决定将宴会改在2月22日举行,但政府再次禁止。资产阶级退却了。可是,巴黎的广大群众,特别是工人和学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怒。2月22日,法国“二月革命”终于爆发。人们冒雨走上街头,高喊口号冲向基佐住宅。2月23日,起义群众同政府军进行激战,工人也举行了自发的总罢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军队发生了动摇。路易·菲利普感到局势严重,下令把基佐免职,授命莫尔伯爵组阁,以内阁交替转移起义者视线作为缓兵之计,以保全王位。但广大人民吸取了1830年“七月革命”的教训,不再受欺骗了。</p><p class="ql-block"> 1962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八),中央下决心精兵简政。196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对中央精简小组《关于各级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精简的建议》作出指示。中央精简小组的《建议》提出,全国国家机关原有职工268万余人,拟减为174万余人,精简94万余人。中央的指示指出:目前,全国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中机构庞杂,人多政繁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这种情况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不利于克服当前困难,不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分散主义,因此,必须彻底实行“精兵简政”。要下决心“拆庙”,裁并机构,该撤销的就撤销,该合并的就合并。</p><p class="ql-block"> 1967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四),苏哈托取代苏加诺成为印尼总统。苏加诺苏加诺(1901年6月6日—1970年6月21日),出生于东爪哇苏腊巴亚(泗水)的土著贵族家庭,24岁毕业于万隆工学院。1927年7月,组织印度尼西亚民族联盟(次年改名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后来又参加创建印尼政党联盟,当选为主席。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建立了共和国,苏加诺当选为总统。1949年荷兰被迫承认印度尼西亚独立,12月苏加诺再度当选为总统。1965年9月30日,以总统警卫团三营营长翁东中校为首的一批军官发动了“9·30”运动,解散内阁,设立“革命理事会”,其总统权力逐步被军人集团剥夺。1967年3月被撤销总统职权,并遭软禁。1970年6月21日病逝。苏哈托苏哈托(1921年6月8日~2008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二任总统(1967-1998)、军事强人。1960年任陆军总后备兵团司令,1965年“9、30事件”以后苏哈托反击得手,负责恢复治安和秩序。1966年,苏哈托代行总统职权。1968年3月,苏哈托正式当选为印尼共和国总统,从此,印尼进入苏哈托时代,主政长达30多年,1998年下台。2008年1月27日,苏哈托在印尼因多器官衰竭去世,终年86岁。</p><p class="ql-block"> 1974年2月22日 (农历二月初一),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20世纪70年代。世界风云急剧变化,出现了大动荡、大改组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我国应采取什么外交策略呢?毛泽东主席在1974年2月22日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号召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毛泽东主席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这个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同年4月,邓小平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并于10日在大会上发言,阐述了毛泽东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说明我国对外政策,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指明:苏、美两霸是第一世界,它们互相争夺世界霸权。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已经由当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坚持反帝反霸的社会主义国家一道,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成为第三世界中不可动摇的力量。在上述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西德、日本等是第二世界,它们具有两面性,是第三世界在反霸斗争中可以争取或联合的力量。毛泽东主席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为国际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团结一致,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苏美两霸和它们的战争政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我国当时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