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下第一系列[二十六] ★浙东运河绍兴段3★

閑雲清烟

<p class="ql-block">在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怀抱中,迎恩门历史文化街区仿佛是时光隧道的一扇门。这里曾是山阴故水道的入口,古时朝廷官员乃至皇帝到绍兴城都必经此门,因此得名“迎恩门”。</p> <p class="ql-block">迎恩,即为迎接圣上的恩典。迎恩门,初建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是皇帝来绍兴视察游玩,地方官用以迎接圣驾的地方。作为绍兴古城西北角的城门,更是历史上从杭州进入绍兴的主要水陆要道。</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城楼。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迎恩门外建箭楼,自己在箭楼上卧薪尝胆。登临迎恩门,能让人感到浓浓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迎恩门是绍兴环城河八大景观之一。这座城楼是根据隋朝越国公杨素设计的城门重建的,兼具水陆两用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初建于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历史上是从杭州进入绍兴的水陆要道。在清代,它曾被改称为西郭门。</p> <p class="ql-block">迎恩门城楼高达21米,正面悬挂有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所书的“浙东屏藩”匾额。它由水陆城门、敌楼、生聚阁、送贤堂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水陆城门是专为舟楫通航和防寇备战而建的,而陆路部分则设有吊桥,方便通车和行人通行。</p> <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宋高宗赵构南渡驻跸越州时,也是从迎恩门进入绍兴城的。此外,这座城门与南宋王朝有着深厚的联系,有六个南宋皇帝的陵寝位于绍兴。</p> <p class="ql-block">绍兴迎恩门是一座历史悠久、功能丰富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楼。它见证了绍兴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在时间的洪流中,迎恩门并未消散,反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如今,迎恩门历史文化街区东起迎恩门古迹,西至古刹钟山寺,以近1.5公里的古运河为主线,串起了人间烟火气,重现了往昔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从“迎恩门”城楼上眺望历史文化街区,一条浙东古运河向前延伸,两岸风情脉脉。</p> <p class="ql-block">古运河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浙东古运河西兴运河东起始段的一部分。西兴运河是西晋时期会稽内史贺循组织民力疏凿的,它东起山阴郡城,西至钱塘江边萧山西兴。全长92里,其中山阴段50里,今萧山段42里。后与曹娥江、姚江等连通,直达宁波,史称浙东运河。目前浙东运河作为中国古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功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走进迎恩门历史文化街区,水乡风情沿运河缓缓展开。运河水从西向迎恩门穿过,运河之上,12座古桥如虹卧波。这里以购物居住、商业观光为两轴,传承了台门院落的空间美感,一河一街的城市记忆。</p> <p class="ql-block">绍兴不愧为江南水乡、桥乡。一进入水街,便见一座独拱石桥。这座桥离“迎恩门”最近,称为“迎恩桥”。 迎恩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西郭,大运河进城入口处,它是古代绍兴水路进城的西边门户,跨浙东大运河。据说古代皇帝驾临绍兴,绍兴地方百官就必须在此迎候,故取名迎恩桥。民国五年(1916)孙中山先生来绍兴时,绍兴各界人士也在此欢迎。</p> <p class="ql-block">《绍兴县志余辑》记有:"桥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方向南北,质料用石,一方洞,桥面广度一丈,上有石栏。"迎恩桥系南北跨向单孔七折边形石拱桥,全长19米,桥面净宽2.7米,桥南置11级石台阶,长5.55米,桥北置18级石台阶,长8.9米。桥高5米,拱高3.77米,桥跨径9.3米,是绍兴现存跨径最大的七折边形拱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迎恩桥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重建于清代。桥南北走向,横跨浙东运河,全长19米,桥面宽2.7米,桥高3.8米。桥体为单孔七折边石拱结构,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面及踏跺两侧置石栏,石栏内外侧雕刻有浮雕图案,如回字纹、香草纹、钱纹等。桥面石栏坐椅式,外刻楷书“迎恩桥”,栏板间有望柱,望柱柱端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重要船埠和市场,此桥也称菜市桥。该桥为七折边石拱桥,石级桥面,两边石级分别为13与14级。桥跨径近10米,是绍兴市跨度最大的七折边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2013年5月,迎恩桥与光相桥、广宁桥、泗龙桥、太平桥、谢公桥、题扇桥、拜王桥、接渡桥、融光桥、泾口大桥、西跨湖桥以及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字桥合并,称:绍兴古桥群,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现桥为明天启六年(1626)重修,始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桥长19米,桥面宽2.7米,桥拱高3.77米,桥南石阶11级,桥北石阶18级。雍正十一年(1734)的桥碑记上刻有“见龙在恩”四字,碑已不存。此桥为市文物保护点。此桥收录于《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p> <p class="ql-block">沿途,错落有致的园林小品逐一映入眼帘,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在绿树繁花的掩映下更显雅致,潺潺的流水穿梭其间,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古典韵味,让人不禁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之中。</p> <p class="ql-block">迎恩门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商业街区,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以近1.5公里的古运河为主线,围绕历史文化、旅游休闲为核心,结合购物居住和商业观光两大轴线,传承了台门院落的空间美感,保留了一河一街的城市记忆。</p> <p class="ql-block">街区内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块,如‌迎恩天地、综合体最家空间、‌米市街、‌西郭里、‌悦龙池、钟山寺等,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活元素植入其中,形成了体验、观赏、美食、购物、休憩等多种商业业态。</p> <p class="ql-block">迎恩门历史文化街区东起迎恩门城楼,西至钟山寺古庙,一幢幢黄白相间的商铺在浙东古运河两边拔地而起,使得水街变成了一个独具江南水乡风情的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尽管几经兴衰,但迎恩门沿街商铺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空间格局,传统风貌犹存,水乡特色浓厚。</p> <p class="ql-block">街区以近1.5公里的古运河为主线,以历史文化、旅游休闲为核心,以购物居住和商业观光为两轴,构建以“时尚购物、古城文化、旅游体验”为核心,集文化创意、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有商业中心、文创基地、旅游体验、水岸食景、河弄客栈、禅修品茗六大功能的特色旅游综合体,缔造绍兴旅游新坐标。</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汇聚了文化创意、旅游购物和休闲娱乐的多元业态,更设有商业中心、文创基地、旅游体验区、水岸食景、河弄客栈以及禅修品茗等六大特色功能区域。这一独具匠心的旅游综合体,已然成为绍兴地区新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街区内还设有“绍兴非遗客厅”,这一独特空间汇聚了全市3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集展示、展演、展销、体验、培训、研学及文旅咨询服务等多项功能于一身,更成为了一个全方位展现绍兴优秀非遗资源及其保护实践的重要窗口。同时,这里也致力于推动非遗保护成果的广泛社会共享,让更多人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绍兴非遗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西郭里,位于运河南侧。采用前街后河的建筑布局形式,打造步行商业街。古运河畔,依水而筑,傍桥而生,再现南宋运河周边繁华生活景象。</p> <p class="ql-block">街区的第二座独拱石桥一一米市桥。米市桥位于历史文化街区中段,跨越古运河,是连接古城内外的重要通道之一。早在南宋时期,这一带就已经是商贾云集、百货辐萃之地。米市桥附近曾是米市、鱼市等专业市场的所在地,是当时绍兴城北的要津口岸。</p> <p class="ql-block">米市桥是一座典型的古石拱桥,桥体结构坚固,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桥两侧有石栏,桥上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米市桥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绍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桥附近曾是文人墨客频繁往来之处,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丰富了绍兴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戏台位于米市街中段,坐北朝南,为单檐歇山顶结构,屋脊用鸱吻装饰,象征辟除火灾。屋顶采用黑灰色小青瓦做屋面,体现老绍兴白墙黑瓦的特色。舞台顶部采用榫卯结构,用斗拱的形式形成圆形的藻井,如同绚丽的穹顶。戏台两侧配有长廊,做为舞台的上下场门出将入相所用,亦可供游客小憩。</p> <p class="ql-block">古时西郭门外牌坊林立,颇为壮观,用的是地道绍兴石材,雕刻巧夺天工,只可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到了毁坏。运河边上的石条及石狮是在整治运河的时候从底部捞起来的。此石狮为当时牌坊石柱下所立神兽,因为石牌坊是由城市里坊之门演变而来,作为大门一般需要具有辟邪镇宅作用的石狮子来守护。</p> <p class="ql-block">离开古戏台,迎面是“迎恩门历史文化街区”运河上的第三座桥。此独拱石桥名曰“荷花桥”。</p> <p class="ql-block">原西郭门(迎恩门)吊桥外有一荷花池,荷花池附近小桥取名为荷花桥。取旧石板重建此桥,新修的荷花桥中间为单半圆拱桥,两侧为平板桥。桥长16.7米,宽3.6米,左右各15级台阶。桥侧设有蚣蝮,又称避水兽,寓意四方平安之意。因其好饮,水性极佳,具有吞云吐雨的能力故将其筑于桥头或桥身作为排水口使用。</p> <p class="ql-block">绍兴迎恩门风情街的箭桥是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它横跨在浙东古运河之上,是迎恩门风情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箭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天启六年(1626年),最初建造时是一座石拱桥,重建于清代。在民国时期,孙中山来绍兴时,绍兴各界也曾在此桥迎候。</p> <p class="ql-block">箭桥建有四坡,均可拾级过桥。造型优美,结构坚固,其大跨度七折边石拱和精美的雕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桥上的雕刻精细,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箭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桥梁,更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物古迹。它与周围的古运河、古城楼和古街共同构成了绍兴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灵芝桥又名玉龙桥,百姓又称之为虹桥。《嘉泰会稽志》载:"在山阴县西七里迎恩门外。",《嘉靖志》载:"在山阴县北十里,宋理宗少时尝浴于此。"故有宋理宗歇脚石墩。</p> <p class="ql-block">此桥始建于宋代以前。系南北跨向单孔半圆形石拱桥,桥跨径5.8米,桥顶栏板两侧分别刻有"灵芝桥""玉龙桥"名。现桥重修于民国十三年。</p> <p class="ql-block">钟山桥位于风情街的西端,古刹钟山寺附近。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并于清代进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钟山桥以其优美的造型和坚固的结构而著称,其大跨度七折边石拱和精美的雕刻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钟山三神殿‌是迎恩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古运河畔,是游客体验绍兴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该殿始建于明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殿内供奉着三位神祇,分别是关公、岳飞和观音。殿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展现了绍兴传统建筑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钟山三神殿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这里经常举行祈福、祭祀等活动,吸引了大量信众和游客前来参观和参与。此外,殿内还展示了关于关公、岳飞和观音的传说和故事,增加了游客的文化体验‌。</p> <p class="ql-block">钟山三神殿的漏窗设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寓意着吉祥如意、富贵长寿等美好愿望。其漏窗的雕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会龙桥宋代称瓜咸桥,是一座与运河平行的石梁式廊桥,为绍兴市文物保护点。桥长10米,宽4米,高3米,这种梁式桥是踏步式平梁桥。会龙桥的结构上又为廊桥,可避雨遮阳,可小憩休息。此地为当时余天锡相会理宗兄弟处,后人称之为"会龙桥"。清国学大师李慈铭曾作"会龙桥歌"。</p> <p class="ql-block">过会龙桥不远有座石桥,桥上有廊亭,桥南还建有“钟山月老祠”,专门供奉“月老”的。</p> <p class="ql-block">钟山月老祠,游客可以体验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不仅是信仰的寄托,也是游客感受传统文化和祈求美好姻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月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主管婚姻的神祇,被视为爱情和姻缘的象征。月老祠内通常会有月老的塑像,手执红线,象征着牵线搭桥,帮助有情人终成眷属。</p> <p class="ql-block">若你钟爱夜游,这街区定能让你领略到老绍兴人的生活韵味。夜幕低垂,迎恩门风情水街便流露出别样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运河两岸灯火辉煌,迎恩门风情水街变成了一个集文化创意、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商业综合体,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p> <p class="ql-block">万家灯火点缀其中,江流轻涟伴着夜色吟唱,仿佛汇成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韵、人文底蕴是这座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而历史悠久的老街巷,映射着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色。上大路就是这样一条展现绍兴文化底色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上大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越城区核心位置,是绍兴古城“前街后河、街河并行”格局的集中体现,也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p> <p class="ql-block">上大路,绍兴人又称为“大路”,是颇有人文气息的一条路。从历史上来看,它不只是一条店铺林立的商业街,还是一条充满着文化气息的文化街,更是一条开设着不少钱庄、银行的金融街。</p> <p class="ql-block">据《绍兴市志》记载,此路东起解放路上的大江桥,西至北海桥与104国道线相接,全长946米,为石板路,位于浙东运河城区段南岸,是古城内重要交通干道和商业街道。</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原名为“大路”,因这条路在河的南岸,根据绍兴人一向以南为上,以北为下的习惯,故改称为“上大路”。</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上大路一直是绍兴重要的商贸聚集地之一。清末和民国初期,这里曾是绍兴锡箔行业的集中之地。</p> <p class="ql-block">民国期间,上大路上店铺林立,除锡箔店外,还有酒肆、饭店、银行、医院、药店等店铺。此外,还有绍兴旅馆、箔业学校等多家单位。</p> <p class="ql-block">上大路还曾是绍兴的金融街。民国时期,绍兴老城区共有十七家银行,其中九家在上大路上营业,如中国银行绍兴支行、绍兴丝绸银行等。</p> <p class="ql-block">如今上大路已被打造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漫步在上大路,旧时光仿佛不曾老去,我们能感受到绍兴人文气息和历史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为重现昔日繁华,越城区文旅集团积极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新路径,致力于打造绍兴首个“游逛”情景式茶主题休闲街区。</p> <p class="ql-block">以打造“茶饮一条街”为标签的上大路一期,20多座民国建筑修旧如旧,以老舍茶馆、初透抹茶、古茗奶茶等店铺沿街临河依次排开,夜幕降临,街区人声鼎沸,迎来客流高峰。</p> <p class="ql-block">围绕“茶越千年 大路上新”的主题,通过搭建“茶+餐饮”“茶+商务”“茶+SPA”等多种茶饮文商旅业态格局,再现上下大路运河周边商肆积聚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茶饮一条街”项目商铺总面积11015平方米、直线距离约510米,不仅引入了小罐茶旗舰店、福鼎白茶品品香、幸和茶食、揸啡酒咖、阳明竹咏、三生茶咖等茶饮品牌,同时招引了赵秀林铜雕、金阳艺术研究院、阳明书场、樾香堂等文化体验类项目。</p> <p class="ql-block">走在上大路,兴文桥转角下第一家商户——小罐茶馆,400多平方米的茶饮空间和新中式风格让人眼前一亮。茶馆老板老张对这条街区充满情感,店内有着古建筑中的天井和石板地,并增设了年轻人喜欢的榻榻米和围炉煮茶等特色空间。十一期间,茶馆的客单成交率显著提升。</p> <p class="ql-block">三生·茶咖提供精致的喝茶体验,特别适合围炉煮茶。这里设有临河的茶座和包厢,环境非常舒适‌。三生·茶咖的新中式氛围将新春的氛围烘得正好,适合在绍兴的冬日里享受一杯暖茶,边欣赏古韵风光边饮茶‌。</p> <p class="ql-block">绍兴咖啡馆天花板”的「EU2+」点一杯手冲咖啡,品尝咖啡豆最纯粹最原始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鱼日料理店以其新鲜的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技巧为特色,提供多种日本料理,包括寿司、刺身、烤鱼等。店铺的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是品尝日本料理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纵向书店,一家来自上海的品牌书店,作为城市图书馆的延伸,通过纵向思维,打造了一个集图书借阅、学习交流、聚会沙龙于一体的多元知识空间,是绍兴市首家文化复合空间。</p> <p class="ql-block">作为绍兴老城区文艺与浪漫邂逅的场所,纵向书店以“人文绍兴·风骨江南”为理念,打造绍兴展陈新空间,不定期举办展陈、讲学、主题活动,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愉悦切身体验。</p> <p class="ql-block">书店二楼设有绘本区,有符合各个年龄段的绘本书籍,从幼龄儿童到大龄儿童,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极佳的启蒙和阅读体验。</p> <p class="ql-block">在纵向书店,还可以享受到慢下来的时光。推门而入,音乐、咖啡香气、书墨香气、香氛的气味扑面而来,是舒缓的,是放松的,是闲适的。</p> <p class="ql-block">落地玻璃门,将车水马龙的世界隔绝开来,却把阳光和点点的星光带进了这个空间。</p> <p class="ql-block">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剧《茶馆》命名的老舍茶馆始建于1988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文化茶馆,至今接待过来自80多个国家160多位世界各国元首政要。</p> <p class="ql-block">这个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京味儿人文集萃地,也入驻了上大路。</p> <p class="ql-block">老舍茶馆,说是茶馆,不如说是地域文化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传统曲艺、戏剧的精彩表演,品尝到各地名茶、宫廷细点以及北京应季的风味小吃。</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地道的京味儿文化、不断创新的文化产品,呈现出以茶为载体的多元生活方式。在这里闲坐一下午,让内心回归宁静,也不失为一种风雅。</p> <p class="ql-block">在上大路古风步行街上有这样一家极具科幻风格与神秘色彩的商铺:TIME ENTERTAINMENT沉浸式空间。这是一个以剧本杀为主营,包含了饮品、汉服、妆造、戏剧等多重元素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一楼饮品区用银色与线条勾勒出许多复古元素,与原有的木质结构建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中国式的科幻视觉,既有未来文明的冲击,同时也保留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核。</p> <p class="ql-block">二楼是纯中国古风造景,仕女图、敦煌壁画、琉璃瓦等不同的中式典型元素,在室内勾勒出了一个贯穿的中式场景,仿佛一秒穿越千年,也暗合了TIME沉浸式娱乐品牌中“时空穿越”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绍,即绍兴,代表江南,是文化母体,品牌之根。荟,寓意繁盛、聚集,是文化、美食的人间烟火荟萃之地。宴,可以是家宴,也可以是宴请。</p> <p class="ql-block">绍荟宴是带着绍兴记忆与乡愁,闯荡江湖后荣归故里,兼具了大江南北的眼界与绍材粤做以及台州菜绍兴手法的融合创新,打破了本地人、外地客对绍兴菜淳朴乡农的定格。</p> <p class="ql-block">中式风的装修风格,与运河、上大路完美融合。门口挂满了红灯笼,“醉在江南”的书法字体,让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绍荟宴将地道的美食用独特配方烹调,菜品以大江南江鲜为主,做到了“不时不食,食必求真”。绍荟宴的到来,让绍兴菜有了更多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弘胜楼,是一家拥有以深厚文化底蕴打造沉淀品牌基因,以金牌虾饺皇和深井烧鹅为主打的30年粤菜品牌。</p> <p class="ql-block">想在绍兴寻一口正宗的粤菜,那一定要去一次弘胜楼。这里的厨师团队由35年星级粤菜老厨组成,以极佳美食体验,融合地道老广文化,呈奉美食与文化的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广东话中有句话叫“食过返寻味”,理解起来就是吃完还会流连忘返、心心念念,继而还会再去,用来形容弘胜楼的菜一点都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小小仓花园餐厅是绍兴⼀家古董西餐网红店,店如其名,各种潮流化的元素混搭⼀起,带来的视觉冲击,让人的⼤脑换乱而又痴迷。</p> <p class="ql-block">推开木质大门,仿佛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精美的布置,让你舍不得停下⼿中的相机快⻔。</p> <p class="ql-block">纯木装修、蕾丝窗纱、老式钢琴、水晶吊灯,搭配东南亚风情绿植,欧式的文艺与精奢的复古在此刻不断交融。每一处布置都很用心,随便一拍都是电影般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也有人把这里称为小小博物馆,尽显欧洲中世纪风采,像很多网红店⼀样,这里也是⼀座难求,浪漫与温馨同在。来一杯咖啡,配上一份三明治,一盘简单的小吃……约上三俩好友、携手伴侣,来品尝下午茶。美好的食物在唇齿间碰撞,仿佛在弹奏交响乐,一口下去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上大路历史文化街区正如一颗蒙尘的明珠,在保护与更新的浪潮中正缓缓绽放其璀璨光芒,一砖一瓦间透露出的古朴韵味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动姿态,扩展着它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流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