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大師圖典 (111) - 薩拉薩蒂

Henry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全名巴勃罗·德·萨拉萨蒂(Pablo de Sarasate),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小提琴🎻演奏艺术领域的一位巨匠。</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 (Sarasate) ,1844年3月生于潘普洛纳的一个贫苦家庭。</p><p class="ql-block">5岁时师从父亲学琴,8岁首次公演,被视为神童。</p> <p class="ql-block">1854年,到马德里师从赛斯学艺,并有机会为西班牙🇪🇸皇室演奏,超越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获赐一把名贵的“斯特拉迪瓦里”琴,并获资助到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p> <p class="ql-block">185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法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迪·阿拉尔。仅9个月就把音乐学院的小提琴🎻课程全部学完并获得了一等奖。</p><p class="ql-block">1857年,视听课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1859年,获得和声一等奖,这是在巴黎音乐学院有史以来还从未有过的事。</p> <p class="ql-block">17岁开始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萨拉萨蒂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直至年逾60岁高龄时仍技艺不衰。</p> <p class="ql-block">作为小提琴🎻演奏家,萨拉萨蒂的技艺堪称精湛绝伦,对小提琴🎻的掌控出神入化。其演奏风格独特,技巧娴熟,音色华丽,能够完美地诠释出作品的情感内涵。萨拉萨蒂擅长演奏各种风格的曲目,无论是古典的、浪漫的,还是西班牙🇪🇸的民族音乐,都能在他的小提琴🎻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小提琴曲🎻: 《哈巴涅拉》</p>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p><p class="ql-block">希拉里·哈恩</p> <p class="ql-block">1880年的薩拉薩蒂。</p>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的演奏生涯充满了辉煌与荣誉。曾多次在欧洲各地举办音乐会,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誉和掌声,其演奏不仅深受听众喜爱,也赢得了同行们的尊敬和钦佩。</p><p class="ql-block">许多著名的作曲家都为萨拉萨蒂创作了小提琴🎻作品,题献给萨拉萨蒂。</p><p class="ql-block">如: 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p><p class="ql-block">布鲁赫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幻想曲》</p><p class="ql-block">圣·桑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引子与回旋随想曲》</p><p class="ql-block">拉洛的《F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西班牙交响曲》</p><p class="ql-block">维尼亚夫斯基的《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p><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至今仍是小提琴🎻演奏家们争相演绎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俄国小提琴🎻教育大师奥尔说:“通过出色地表演,使广大听众了解布鲁赫、拉洛和圣·桑的这几首杰出的协奏曲的价值,是萨拉萨蒂一生演出活动立下的最大功劳。”</p> <p class="ql-block">除了卓越的演奏技艺外,萨拉萨蒂还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和指挥家。</p><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创作的小提琴🎻作品有50余首,都很精致优雅。最著名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4集、根据比才歌剧改编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引子与塔兰泰拉舞曲》等。</p><p class="ql-block">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融入了西班牙🇪🇸民族音乐的元素,使得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的演奏技巧纯熟,音色迷人。既有法国🇫🇷学派典雅、优美的风格,又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民族民间色彩,音色优雅、飘逸和水晶般的纯净、明亮,听起来宛如优美高妙的花腔女高音。</p><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那大幅度的颤指,使强烈的感情更加激动人心。同时代人称他为“本世纪末的帕格尼尼”和“花腔表演艺术之王”,萨拉萨蒂是在炫技表演艺术上使人入迷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提琴🎻表演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是小提琴家🎻中的阿波罗——音色美、不费吹灰之力的技巧,高压客观的风格,是近代小提琴🎻演奏的一座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个人成就,更在于他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推动和发展。萨拉萨蒂的演奏风格和创作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p>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音乐才华和演奏技艺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颂。</p><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的作品和演奏风格不仅代表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最高水平,也为后世的小提琴🎻演奏家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p> <p class="ql-block">“音色悦耳,委婉如歌;技巧完美,刻画尽致,代表着完全新型的小提琴演奏家。”</p><p class="ql-block"> “琴要拉得干干净净,演奏应该无拘无束,流畅而辉煌,这是萨拉萨蒂教会我们的。现代的小提琴家之所以懂得要求在技术上完美无缺,演奏中始终要拉得十分准确而不允许那怕犯一点点错误,这都是从萨拉萨蒂登上艺坛后才随之兴起的风气。……</p><p class="ql-block">他是新式小提琴家的代表,他拉起琴来在演奏技术上灵活自如,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紧张,你一面听他演奏,只有一面叫绝的份儿。他的颤指的幅度比以往任何一个小提琴家都大得多。他正确地将运弓当作发出理想琴声最首要的手段……,他的弓子接触琴弦总是准确地落在琴马和指板之间那个正中央的点上。”</p><p class="ql-block"> ——匈牙利🇭🇺著名小提琴家🎻弗莱什</p> <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拉琴轻快自然,两只手的运动和配合总是那么地自如,他的表演自始至终就像做游戏那样轻松,可是听起来却是那么的理想。……他是个多么走运的家伙呀,不像我们整年整月地当小提琴🎻的奴隶,有一天不练琴就不行,可是他呢,根本用不着练琴,每天在那里舒舒服服过日子。”……</p><p class="ql-block">“他拥有一种动作十分迅速准确而又能保持长久的颤音(Trill),这种能耐是他技艺高超的绝妙证明。掌握特别动听的琴声的萨拉萨蒂只使用飞跃顿弓(Staccato Volant),这种顿弓不很快,但无限优美。……使他整个演奏闪耀出一种特殊的光彩,加上他的琴声虽气魄不够,但动听之极,所以他的演奏总是令人觉得典雅和精美。” ——俄国小提琴教育大师奥尔</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教育大师奥尔</p> <p class="ql-block">1937年,英国🇬🇧伦敦 亚莎·海菲兹演奏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b style="font-size:20px;">  (音频)</b></p><p class="ql-block">指挥: 约翰·巴比罗利</p><p class="ql-block">英国🇬🇧伦敦交响乐团</p> <p class="ql-block">《流浪者之歌》(德语:Zigeunerweisen), 作品20,萨拉萨蒂于1878年完成的一首管弦乐队伴奏的小提琴🎻曲,同年在德国🇩🇪莱比锡首演。</p> <p class="ql-block">▲巴勃罗·德·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p><p class="ql-block">小提琴🎻:莎拉·张 (Sarah Chang) 美🇺🇸籍韩🇰🇷裔小提琴家🎻</p><p class="ql-block">指挥:普拉西多·多明戈 (西班牙🇪🇸)</p><p class="ql-block">演奏:柏林爱乐乐团</p> <p class="ql-block">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p><p class="ql-block">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 萨拉萨蒂 引子与塔兰泰拉 作品43</p><p class="ql-block">小提琴🎻: 篠原悠那 (日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