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枝玉叶上平洲》

花眼巴图MGL

<p class="ql-block">  上平洲,辽阳市的一个满族村。这里山清水秀,春夏季,农禾茂盛,鲜花如毯,绵延无边,高低错落,阡陌交集,而冬季的雾与凇,仙气飘飘,琼枝玉叶,交相辉映,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雾凇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雾凇的形成,雾凇需要<span style="font-size:18px;">充足的水汽‌,够低的气温‌,稳定的大气环境‌,而上平洲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时常可以</span>满足这三个必要条件,因此高星级的雾凇景象频出,游人接踵而至,“不是吉林去不起,而是上平洲的雾凇更有性价比”,上平洲村成了守家在地看雾凇的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等一场春雨,与希望相遇,等一次雾凇,与冬花邂逅。树枝上挂满了雾凇,有的如同一簇簇盛开的白色花朵,层层叠叠,轻盈地舒展着,在微风中似乎还微微颤动,让人忍不住想要凑近去闻一闻是否有淡淡的花香;有的又似一条条晶莹的丝带,从枝头垂下,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眼前的诗和远方的浪漫故事。</p> <p class="ql-block">  寒冬清晨,世界仿佛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艺术家施了魔法,一切都变得如梦似幻。当第一缕曙光艰难地穿透凛冽的寒气,洒向那蜿蜒的河流,河边的怪柳树林瞬间成了一个让人惊叹的仙境。只见每一根怪柳的枝条,都像是被细心打扮过一样,裹上了一层冰清玉洁的外衣。</p> <p class="ql-block">  整个怪柳树林,如同琼枝玉叶的华丽的殿堂。树木,是蓝天中婀娜多姿的白,枝条,是丝丝缕缕、洁白无瑕的盛装。它们在河边静静伫立,与河水相映成趣,薄雾里时隐时现,在晨曦时分光色晖晖。河水在严寒中并未完全冰封,还在缓缓流淌,升腾起的水汽,与雾凇交织在一起,宛如轻纱缭绕,如梦如幻,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之中。</p> <p class="ql-block">翠影箫箫映碧川,虚怀劲节向云天。风摇凤尾清音远,雨洗龙鳞秀色鲜。</p><p class="ql-block">心自静,意犹坚,高情逸韵立林渊。霜欺雪压浑无惧,一片贞心岁月传。</p> <p class="ql-block">  几只被游人惊醒的野鸭从树林间飞过,清脆的鸣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为冰天雪地的美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人们在雾凇树林穿梭,寻找自己眼里的美,时不时的停歇驻足欣赏,岂不知,他们在画面里,也是美的元素,使得那原本静谧的画面瞬间充满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在东北地区寒冬清晨,河边怪柳树林中形成的这般绝美雾凇,无疑是自然界最慷慨的馈赠。我连续几天去过三次,当地人认定一次是4.5星级的,一次是五星级的。雾凇用无与伦比的美,征服了每一个有幸目睹它的人,让人们深深沉醉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忘却了尘世的纷扰,只留下满心的惊叹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  一树花开,一片芳草,一抹晨阳,一幕雾蒙,远山叠翠,幽岫含云,怪柳凇衣,碧水清波,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至,身边的每一处都是风景!雾凇,如水的德行,如冰的晶莹,如霜的白清,满目寒凉世界,藏着无尽的诗意与远方,今日份的惊喜是满树的雾凇给予的,美得不似凡尘之物,算是冬季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美的物候吧</span>。</p> <p class="ql-block">  满眼铺天盖地的雪,满树琼枝玉叶的凇,让人恍若置身于九天之上的仙境。山回路转之间,风景场景不断的变换,让人目不暇接,一夜寒风起,千林尽染霜;晨曦微露时,满目皆玉树琼花矣!看那雾气凝结成的凇树,晶莹剔透又生机勃勃,万物皆可成冰成凇,在枯萎凋零的冬季时,营造了生机盎然之态,雾凇之美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p> <p class="ql-block">  那天,走一路拍一路,太子岛的日出晨晖,蒋家湾的河畔风光,梅花岭的云雾戏凇,及上平洲的怪柳雾凇,像掠美的连续剧,精彩纷呈,进而在脑海中组合形成了美丽的乡村画卷。</p> <p class="ql-block">  雾凇,像一个冬天里温馨的使者,用温柔的形式解读寒冷,唤醒冰封的温暖,细语轻声在说:冬花开了,春花还远吗?</p><p class="ql-block"> 十里风吹,百种凌冽,却也怀万般柔情,雾朦胧看雾凇朦胧。冬花天成地栽,似花香飘满街,无海棠艳,也具依旧情怀。笑盈远客千数排。与梨花同色雪埋,如絮飞杨柳春来,无蝶恋红只醉白,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杜鹃雨里笑颜,上平洲锦上添花,凇开。</span></p> <p class="ql-block">  从摄影的角度来看,美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如果一个地区有那么多值得人们远道而来寻找美、记录美的景致的话,我想,除了天造地设的资源以外,一定和当地人精于创造,擅长宣传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的因果关系。</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地区景色不同,存在地理地貌差异,这是自然属性。但是善于“造景”,做好扬长避短,却是难能可贵的。相比之下,我们如果不能做好“山”的大文章,或者不能独立完成这样的作业的话,即使试试“邯郸学步”,也许是可行的。</p> <p class="ql-block">美篇配乐,是蒙古族歌手阿拉腾布日格德演唱的《els manhanii eh nutag(沙漠之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