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善化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古城南寺街6号,始建于唐代,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群。主要建筑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寺院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三圣殿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代建筑,山门(天王殿)和三圣殿为金代建筑,寺中还保存着泥塑、壁画、碑记等珍贵文物,被誉为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 【五龙壁】善化寺对面影壁墙是五龙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壁长19.9米、宽1.48米、高7米。正面通体用五彩琉璃镶砌,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仿木构建筑屋顶,中部为琉璃砖拼砌的五条巨龙和山石与云海,下部为须弥座。五龙壁原为城南兴国寺山门前照壁,1980因壁体倾斜严重,拆迁至善化寺西跨院保护,2009年移建于此。</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也是山门,殿内四尊明代原塑四大天王像,足有七米高,却并不压抑,甚至有些俏皮,与其他寺庙看到的四大天王有很大差异。</p> <p class="ql-block"> 【三圣殿】位于山门与大殿之间,是善化寺中殿,建于金天会六年,即公元1128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采用单檐四阿顶的建筑形式,展现了金代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华严三圣佛像】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三圣殿距今己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是游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珍贵资料】三圣殿还保存有金代、明代和清代的碑碣,这些碑碣记录了寺庙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为研究善化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文殊阁】是辽代建筑,原为和普贤阁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楼阁。民国年间毁于火灾,仅存台基和柱础石。2008年按"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原则复建。</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历史悠久,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历经辽、金、明等多个时期的重修,是研究辽金时期建筑风格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摩诃毗卢舍那佛】也称大日如来,象征光明普照,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诸天像】这些造像分两组立于砖台上,营造出五佛说法,众弟子、胁侍菩萨和诸天王听法、护法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普贤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是三间见方重檐九脊的辽式楼阁。1953年修缮时发现"(金)贞元二年_行造"题记,证明系金代重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