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1876

华岳青晨

<h3>邂逅1876的时光密码<br> <br>在北海让人陶醉的,便是老城区的时光。本意避寒,这儿却比岭北更寒。“印象1876” 老建筑群落,就成了最独特的避寒文化驿站。<br> <br>回溯至1876年9月13日,清光绪二年,在列强的威逼下,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下《中英烟台条约》。这一纸条约,不仅让20万两白银外流,更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辟为通商口岸。自此,北海的土地上,英、法、德、奥匈等国的领事馆、洋行拔地而起,清政府也在洋人把控下设立邮政局与海关。这些建筑,成了那段屈辱历史的沉默见证者。<br>  <br>一百五十载岁月悠悠,中国早已脱胎换骨,北海也焕然一新。但当你踏入北海海关大楼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英 法 德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法国天主教堂,时光仿佛倒转。阳光洒在古老的砖石上,虽温暖和煦,却也难掩心底涌起的淡淡忧伤。这些建筑,用斑驳的墙面、沧桑的轮廓,诉说着往昔的风雨飘摇。<br>  <br>在北海听涛观海之余,不妨在老城区开启一场City walk。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感受北海的前世今生 。</h3> <h3>印象1876<br> <br>在时光的暗角,1876沉默着<br>老墙斑驳,像古旧书页摊开<br>北海的风,翻阅着往昔的伤怀<br> <br>领事馆与洋行的旧址仍在<br>见证过屈辱,也守望着时代的更改<br>砖石冰冷,藏着岁月的无奈<br> <br>阳光穿透百年的尘埃<br>洒在雕花的窗台<br>那缕落寞,在墙角徘徊<br> <br>每一块石板,都记得脚步的匆忙<br>每一扇旧窗,都曾映过风云激荡<br>历史的眼眸,凝视着这片沧桑<br>  <br>于这旧址间徘徊<br>心在往昔与今朝往来<br>印象1876,是记忆的琥珀,永不更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