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喜鹊筑巢忙

晓山

<p class="ql-block">  谷雨前后,许多鸟不再过群居生活,雌雄各自开始寻找自己的伴侣,该找洞穴的找洞穴,该营造巢穴的营造巢穴,这无疑是大自然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阳光明媚,小区南门正前方十几米处,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今年春节过后不久,一对喜鹊选中了这棵树,在树梢上筑起了它们的爱巢。</p> <p class="ql-block">  这对喜鹊每天早早出发,四处寻找合适的树枝。它们在天空中来回穿梭,眼光敏锐地挑选着粗细适中、质地坚韧的树枝。找到后,便用那尖尖的喙紧紧叼住,扑棱着翅膀,费力地往回飞。有时候,树枝太长或者太重,它们飞得歪歪扭扭,却始终不放弃,努力保持平衡,坚持把树枝带回树上的建筑“工地”。</p> <p class="ql-block">  在动物建筑中,鹊巢,绝对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奢华之作。首先是选址,喜鹊们常会择树而栖,而且把“房址”选在树的高处。这样的位置,承重力相对弱些,但可以有效防止入侵者,避开潜在的危险。</p> <p class="ql-block">  在选好建巢地点之后,喜鹊们先用大树枝搭个框架,然后往里面穿插小树枝。这种建造方法,可以让内部空间最大化。</p> <p class="ql-block">  然后按照三层结构的要求,由外向内分层次建造。首先会捡拾一些比较粗大的干树枝,作为整个巢穴的底座和“骨架”,这样更加有利于整体巢穴的固定。在由这些大树枝构筑的框架基础上,喜鹊会继续叼过来许多细一些的干树枝,用以填充框架的外围,从而形成巢穴的“毛坯”。这些都完成以后,喜鹊会寻找一些柔软的材料,比如鸟类的羽毛、动物的毛发以及棉絮等,填充到巢穴里面,达到既舒适又保温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接着,利用泥土的粘合能力进行加固。喜鹊在完成巢穴的框架施工之后,与内部装饰同步进行的还有类似“外墙”的建造,那就是衔来湿泥和小的干树枝,将它们混合起来糊在巢穴的最外层,这样等泥土干透了以后,鹊巢内部就基本上不怎么透风了,可以起到比较理想的防风防雨防雪的保温效果。</p> <p class="ql-block">  鹊巢的封顶和开口设计也比较讲究。和其它大部分筑巢的鸟类不同,喜鹊在建造鹊巢时追求“精益求精”,鹊巢上部还会“加盖”。这个盖不是最后再加上的,而是在建造的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最后所形成的鹊巢形状是一个椭球形,上部没有开口,供喜鹊出入的开口留在了侧面;而且开口的面积较小,一般仅可以同时进出一只喜鹊。这个开口的朝向也比较有讲究,那就是不会朝着西北或者东北方向,尽最大可能减少来自北方寒冷空气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鹊巢渐渐有了雏形。从最初稀疏的几根树枝,慢慢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框架。这时,喜鹊夫妇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更加忙碌。它们开始用泥土和草叶,为巢的内部进行精细的装修。它们把泥土一点点地衔来,用唾液将其与草叶混合,涂抹在巢的内壁,使其变得光滑、平整。然后,又会叼来柔软的羽毛和细草,铺在巢底,为未来的宝宝打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p> <p class="ql-block">  一天,我站在紧靠那棵树旁边的一栋楼的楼顶上,去观察那个鹊巢。这鹊巢的直径大约两尺多,巢的上部还搭有弧面形顶盖,罩着巢的三分之二的面积;巢顶端的入口向着东方;巢里的草打理的很干净。这样的鹊巢既可以防风,还能遮住一些雨露,防止枯树枝砸撞。</p> <p class="ql-block">  喜鹊确实是个很优秀的建造师,它们选的是放眼四周最宜居的树杈,粗壮牢固,居高临下。那巢穴搭建的树枝交错,咬合紧密,坚实牢固,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  看着喜鹊夫妇不知疲倦地忙碌,我不禁感叹它们的勤劳和智慧。它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筑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它们用最简单的方式,诠释着家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