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农历正月二十五,“填仓节”、“打囤”。这一北方特有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我小的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在院里“打囤”,这简单却庄重的仪式,是人们与土地、与过往农耕岁月的深情对话。</p><p class="ql-block"> 通常打囤仪式从清晨开启。人们用草木灰在院子里精心地画出一个个圆圈,仿若在大地上勾勒丰收的蓝图。这些圆圈,就是“囤”,寓意着粮囤,囤中间往往放上些许五谷杂粮,祈愿新的一年仓廪充实,粮食满仓。这看似质朴的行为,背后是千百年农耕文明的沉淀。过去,生产力低下,粮食是一家人能否安稳度日的根基,春日伊始,在土地尚未完全解冻、春耕还未大规模开启时,农民们借“填仓节”向天地、向仓神诉说心愿,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囤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对未来生活炽热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从文化传承角度而言,填仓节的意义非凡。在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农业走向机械化、智能化,很多年轻人远离土地,投身城市的霓虹。但填仓节如一条坚韧的纽带,维系着人与乡土的血脉联系。它也在提醒着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孕育无数生命,先辈们靠勤劳双手、靠对天时地利的敬畏、耕耘、收获,这些质朴的品质不该被遗忘。</p><p class="ql-block"> 如今,填仓节虽少了古时纯粹为粮食忧喜的沉重,却多了几分文化坚守的温情。我们居住在城市里,即便没有宽敞的庭院打囤,也没有那么多的草木灰画囤,但我们传承的心意不减;</p><p class="ql-block"> 就在刚刚,我打“囤”了。 我“画囤”摆的是去年堂弟送我的丰收玉米穗+实物梯子,模拟出了“粮囤”,囤里包括五谷杂粮、现金、银联卡,其寓意更加的丰富和多元。期盼在新的一年里拥有丰收的喜悦、富足的生活、健康的身体、蒸蒸日上的家庭、现代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信用关系以及财富的流动和增值,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富足,生活更加美好、幸福和圆满……</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珍视填仓节,守护这打囤风俗,让农耕文化的火种,在时代更迭中持续发光发热,年年岁岁,盼望着大地从不辜负汗水,丰收、富足将会填满每一个生活的“粮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