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02.18. 晴 4~12℃</p><p class="ql-block">海派文化中心位于四川北路公园绿地内,如今的“今潮8弄”。</p> <p class="ql-block">交通之便利是虹口被称为中国电影"摇篮"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1908年上海开通有轨电车,1路电车途经北四川路。投影中开出来的这趟电车正是当时途经过虹口的1路电车。</p> <p class="ql-block">演员奚美娟题词</p>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12日,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视察虹口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鲁迅纪念馆和曲阳社区文化中心等后,饱含深情地说:"我是踏着鲁迅的足迹来到虹口的。虹口是文化大区,是海派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近代历史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是进步文化的策源地,可以说历史积淀深厚。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是历史赐予我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p><p class="ql-block">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虹口,也是中国电影的"摇篮"。1897年5月22日,电影远渡重从欧美来到了中国上海。坐落于虹口的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见证了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随后,电影从虹口走向了全上海,全中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以电影这一大众艺术为媒介,东西方文明、传统和现代碰撞、交融,最终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日常。</p> <p class="ql-block">虹口,因虹口港而得名。1843年上海开埠后,位于黄浦江畔、苏州河北的虹口,先后划入租界和公共租界,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水上门户。便利的交通、密集的人口、低廉的地价,加上相对完善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设施,为虹口成为中国电影最早发展的区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p> <p class="ql-block">北四川路 上海影业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北四川路位于苏州河北岸。19世纪末,租界当局越界筑路,北四川路向北延伸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遂成为贯穿虹口南北的交通要道。1907年,外白渡桥重新修建并铺设电车轨道。次年,1路有轨电车经外白渡桥、北四川路,终点就设在虹口公园。便利的交通,加上相对低廉的地价、不断迁入的居民,使北四川路逐渐成为上海又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文化娱乐消费的氛围也日益浓厚。在北四川路,不仅有安东尼奥.雷玛斯等外国商人新建的影院,也有曾焕堂等中国商人投资建立的上海大戏院、奥迪安大戏院等影院。至1930年代,北四川路周边成为上海电影院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被称为"影院街",占据了上海电影放映市场的半壁江山。</p> <p class="ql-block">影业寻踪</p><p class="ql-block">1905年,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此后,中国电影制作中心逐渐南移至上海。虹口北四川路一带,以低廉的地价、便利的交通、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早期上海电影制片业核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20世纪上半叶,北四川路周边共有46家影业公司。以天一影片公司、上海影戏公司为代表的各大影厂,积极创新,勇于探索,拍摄制作了大量优秀影片,部分作品还传播到东南亚、欧美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此外,米高梅、哥伦比亚等好莱坞电影公司也在北四川路附近设立办事处,办理影片在华发行业务,虹口由此成为海外电影进入中国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一时间,古装、武侠、言情、伦理、侦破、恐怖等不同类型的国产、进口电影,潮水般涌向市场,不仅丰富了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开阔了国人的文化视野,也促进了海派文化的多元发展。</p> <p class="ql-block">田汉、聂耳和夏衍</p><p class="ql-block">1935年,电通影片公司拍摄影片《风云儿女》,集合了田汉、聂耳、夏三位曾在虹口生活、战斗过的左翼电影工作者。影片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选为中华)共和国的国歌,成为中国电影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影人风采</p> <p class="ql-block">《一江春水向东流》剧照</p> <p class="ql-block">电影《风云儿女》</p> <p class="ql-block">美国电影《战地英雄》</p> <p class="ql-block">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剧照</p> <p class="ql-block">影视中的虹口</p> <p class="ql-block"> 结 语</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p><p class="ql-block">"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海派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上海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xt6t1fs" target="_blank">今潮8弄</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ydwn0g" target="_blank">巴金图书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wms76o" target="_blank">邂逅·不只是书</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vaexts" target="_blank">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5frdza" target="_blank">法老的国度——古埃及之二</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