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行政4级以上)</p><p class="ql-block">一级(8人)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宋庆龄(副主席)李济深(副主席)张澜(副主席)高岗 (副主席)周恩来(总理)</p><p class="ql-block">二级(6人)董必武(副总理)陈云(副总理)郭沫若(政协副主席,副总理)沈钧儒(最高法院院长)陈叔通(政协副主席) 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三级(60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陈毅, 贺龙, 李立三,叶剑英, 何香凝, 林彪, 彭德怀, 刘伯承, 吴玉章, 徐向前, 彭真, 薄一波, 聂荣臻, 赛福鼎, 饶漱石, 陈嘉庚, 罗荣桓, 邓子恢, 乌兰夫,徐特立, 蔡畅, 刘格平, 马寅初, 康生, 林枫, 马叙伦, 张云逸, 邓小平, 高崇民, 沈雁冰, 司徒美堂, 李锡九, 黄炎培, 蔡廷锴, 习仲勋, 彭泽民, 张治中, 傅作义, 李烛尘, 李章达, 章伯钧, 程潜, 张奚若, 陈铭枢谭平山, 张难先, 柳亚子, 张东荪, 龙云、曾山(华东军政副主席), 李维汉(副委员长), 达赖(副委员长), 张鼎丞(最高检察长), 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谭震林(中央副秘书长), 陆定一(中宣部长), 郑位三,张闻天,腾代远。</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行政4级以上)</p><p class="ql-block">灵魂故事</p><p class="ql-block"> 2025年02月16日 17:42 日本 1534人</p><p class="ql-block">来源:文史编委</p><p class="ql-block">一级(8人)</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p><p class="ql-block">朱德(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刘少奇(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宋庆龄(副主席)</p><p class="ql-block">李济深(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张澜(副主席)</p><p class="ql-block">高岗 (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p><p class="ql-block">二级(6人)</p><p class="ql-block">董必武(副总理)</p><p class="ql-block">陈云(副总理)</p><p class="ql-block">郭沫若(政协副主席,副总理)</p><p class="ql-block">沈钧儒(最高法院院长)</p><p class="ql-block">陈叔通(政协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p><p class="ql-block">三级(60人)</p><p class="ql-block">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p><p class="ql-block">陈毅, 贺龙, 李立三,叶剑英, 何香凝, 林彪, 彭德怀, 刘伯承, 吴玉章, 徐向前, 彭真, 薄一波, 聂荣臻, 赛福鼎, 饶漱石, 陈嘉庚, 罗荣桓, 邓子恢, 乌兰夫,徐特立, 蔡畅, 刘格平, 马寅初, 康生, 林枫, 马叙伦, 张云逸, 邓小平, 高崇民, </p><p class="ql-block">沈雁冰, 司徒美堂, 李锡九, 黄炎培, 蔡廷锴, 习仲勋, 彭泽民, 张治中, 傅作义, 李烛尘, 李章达, 章伯钧, 程潜, 张奚若, 陈铭枢谭平山, 张难先, 柳亚子, 张东荪, 龙云、</p><p class="ql-block">曾山(华东军政副主席), 李维汉(副委员长), 达赖(副委员长), 张鼎丞(最高检察长), 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谭震林(中央副秘书长), 陆定一(中宣部长), 郑位三,张闻天,腾代远。</p><p class="ql-block">四级(60人)</p><p class="ql-block">谢觉哉(政务委员) </p><p class="ql-block">罗瑞卿(政务委员) </p><p class="ql-block">陈劭先(政务委员) </p><p class="ql-block">王昆仑(政务委员) </p><p class="ql-block">罗隆基(政务委员) </p><p class="ql-block">章乃器(政务委员)</p><p class="ql-block">邵力子(政务委员) </p><p class="ql-block">黄绍竑 (政务委员)</p><p class="ql-block">卫立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张志让(最高法院副院长 )</p><p class="ql-block">马锡五(最高法院副院长 )</p><p class="ql-block">刘澜涛(华北行政委员会主席)</p><p class="ql-block">蓝公武(华北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杨秀峰(华北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刘秀峰(华北行政委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张苏(华北行政委主席) </p><p class="ql-block">张秀山(东北局第2副书记) </p><p class="ql-block">张明远(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马明方(西北军政副主席)</p><p class="ql-block">李井泉(西南军政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熊克武(西南军政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刘文辉(西南军政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王维舟(西南军政副主席)</p><p class="ql-block">卢汉(西南军政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宋任穷( 西南军政副主席)</p><p class="ql-block">粟裕(华东军政副主席)</p><p class="ql-block">颜惠庆(华东军政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李雪峰(中南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陈铭枢(中南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吴溉之(最高法院副院长 ) </p><p class="ql-block">李六如(最高检察署副检察长)</p><p class="ql-block">许德珩(法制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安子文(人事部部长)</p><p class="ql-block">王首道(交通部党组书记)</p><p class="ql-block">蒋光鼐(纺织工业部长)</p><p class="ql-block">杨立三(食品工业部长) </p><p class="ql-block">陈郁(燃料工业部长)</p><p class="ql-block">李四光(地质部长)</p><p class="ql-block">朱学范(邮电部长) </p><p class="ql-block">李书城(农业部长) </p><p class="ql-block">叶季壮(外贸易部长) </p><p class="ql-block">贾拓夫(轻工业部长) </p><p class="ql-block">史良(司法部长)</p><p class="ql-block">梁希(林垦部长)</p><p class="ql-block">钱瑛(监察部长)</p><p class="ql-block">刘景范(国家监察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志丹胞弟)</p><p class="ql-block">徐海东(军委委员)</p><p class="ql-block">萨镇冰(军委委员) </p><p class="ql-block">刘斐(军委委员)</p><p class="ql-block">黄克诚(军委秘书长) </p><p class="ql-block">谭政(国防部副部长) </p><p class="ql-block">肖劲光(国防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王树声(国防部副部长) </p><p class="ql-block">陈赓大将</p><p class="ql-block">陈伯达(中宣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廖承志(中宣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凯丰(中宣部副部长) </p><p class="ql-block">杨尚昆(中央副秘书长)</p><p class="ql-block">王稼祥(中联部长)</p><p class="ql-block">李克农(中央调查部部长)</p> <p class="ql-block">特别提示:此行政级别名单是根据定级标准(工资标准)和干部的履历职务分析加上查到的一些资料确定的(个别有出入)。干部定级主要是在1951年到1952年进行的,1955年全面实行工资制时又进行过评级和调整级别。由于1956年后实行了提职不升级,评级的职务主要就看中央人民政府时期的任职(1949年-1954年)和1954年第一届人大任命,职务都是1954年底前的职务。政务院(国务院)在1952年3月、1952年7月、1954年6月和1955年8月发布过4次工资标准(职别对应级别标),每次都有一些变动,用不同的标准就要看不同时期的任职。1954年有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北区、西南区六大行政区,党政军领导一体领导,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和省市数目大(除了30几个省还有14个直辖市,如南京、西安、重庆、沈阳、旅大、鞍山等都是和省同级的直辖市)。</p><p class="ql-block">1955年实行军衔制的同时,在全国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从元帅到准尉,从国家元首到办事员共划分为24个级别,月工资从594元到45元不等,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前后历时30余年。</p><p class="ql-block">级与级之间最多相差50多元,最少只相差5元。因地区类别不同(全国划分为4-11类),同级地方干部相差10-40元。……军队干部比地方干部平均高出30元左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