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2日</p> <p class="ql-block">2月21日8点43分,我们一行四人便从忻州市代县的晶玉商务酒店出发,开启了一场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探秘之旅。这一天,我们将踏上追寻历史遗迹的道路,目的地是玉门关,一个承载着千年丝路传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车子缓缓驶出代县,城市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没走多远,车窗外突然飘起了雪花,起初只是星星点点,转瞬之间,便是纷纷扬扬洒落。雪花在天地间肆意飞舞,给整个十八弯蒙上了一层梦幻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我们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车辆,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谨慎前行。</p> <p class="ql-block">九点四十分,我们终于抵达了雁门关。此时,雪依旧在下,整个雁门关仿佛被披上了一件洁白的披风,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雁门关,这座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的雄关,承载着数不清的历史记忆。它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和平,聆听过金戈铁马的厮杀声,也目睹过民族融合的友好往来。</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的古代关隘,被长城专家誉为“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座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作为中原北塞门户,雁门关一直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民族融合等方面,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穆天子西巡、胡服骑射、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昭君出塞、孝文帝南迁、炀帝北巡、靖康之变、慈禧南逃等等这些影响过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周穆王、赵襄子、赵武灵王、刘邦、汉武帝、隋炀帝、李渊、李世民、宋徽宗、宋钦宗、朱厚照、慈禧、光绪;卫青、李广、李靖、薛仁贵、李白、郭子仪、李克用、杨家将、徐达;王昭君等等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为雁门关留下了最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最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p><p class="ql-block"> 雁门景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如:战国赵长城、明长城(雁门关明长城是山西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围城、关城、瓮城、隘城、古关道、城堡、兵寨、烽火台、校场、兵盘、关署等等,这些不同等级、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壮观的中国古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在长城各关隘中其特色无与伦比,其品位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踏入雁门关,那巍峨耸立的城楼在纷飞大雪中显得更加气势恢宏。巨大的条石层层垒砌,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坚固如初,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在建筑工艺上的高超技艺。这些条石,每一块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它们是先人们用汗水和智慧铸就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四周山峦起伏,白雪皑皑,仿佛能看到当年戍边将士们顶风冒雪,坚守关隘的身影。他们凭借着简陋的工具和顽强的意志,修筑起这座坚固的防线,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着家园的安宁。先人的智慧和勇气,在这雄伟的雁门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在雁门关游览了两个小时后,尽管心中仍有不舍,但我们还是马不停蹄地向下一个目的地——应县木塔进发。一路上,雪渐渐停了,天空也逐渐放晴。当我们到达应县木塔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蓝天白云下,应县木塔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没有任何的金属加固,却历经千年风雨、地震、战乱而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了古代工匠们无与伦比的智慧和技艺。</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内,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辽代,由辽兴宗的皇后萧挞里倡建,旨在彰显皇家威严和礼佛观光。木塔在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见证了辽金时期的佛教盛行以及明清两代的修缮维护。木塔不仅是佛教信仰的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充满了艺术美感。整座木塔高达67.31米,完全采用木头卯榫结构,不使用一颗铁钉或任何粘合剂。木塔的每一层都由内外两圈木柱支撑,形成内外槽的布局,内外槽之间通过斜撑、梁、枋和短柱等构件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稳固的双层套桶式结构。这种精湛的建筑工艺和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木塔在经历无数次地震和战争后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仰望应县木塔,那八角形的塔身拔地擎天,气势非凡。木塔全靠榫卯连接,不用一颗铁钉,却构建得如此稳固精妙,每一个斗拱、每一根梁枋,都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些木构件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严密而又和谐的整体。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先人们仅凭借着对力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木工技艺,创造出了这样一座奇迹般的建筑,实在令人钦佩。他们用智慧赋予了木材以生命,让这座木塔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穿越时空,现代古代对比。</p> <p class="ql-block">从应县木塔景区出来,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悬空寺。悬空寺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卷,镶嵌在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远远望去,它仿佛悬在空中,摇摇欲坠,走近之后才发现,那些看似纤细的木柱和精巧的榫卯结构,竟然稳稳地支撑起了这座宏伟的建筑。沿着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上,心中既紧张又兴奋,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山西</p><p class="ql-block">恒山悬空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上,悬空寺静静伫立于此,一眼望去,仿佛能人巧匠在崖壁之上雕刻的一幅巨大而精美的浮雕壁画。</p><p class="ql-block">悬空寺,这座始建于北魏后期的古老寺庙,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孕育的奇迹。它坐落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之上,距离地面约50米(历史最高处曾达90米),远远望去,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镶嵌在悬崖峭壁之间。整座寺庙由木质框架构成,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这种独特的建筑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让悬空寺成为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奇迹。</p><p class="ql-block">悬空寺不仅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座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瑰宝。寺内供奉着三教的神像和佛像,展现了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与融合。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不同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同时,悬空寺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抒发情怀的胜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走进悬空寺,更是被古人的奇思妙想所折服。这座寺庙巧妙地利用了悬崖的自然地势,将建筑与山体完美融合。寺庙的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殿宇楼阁相互呼应,仿佛是在悬崖上精心搭建的空中楼阁。在施工条件极为艰苦的古代,先人们是如何在这陡峭的悬崖上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工程,实在是难以想象。他们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超凡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出了这一建筑史上的瑰宝,让后人得以领略到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大殿上面写着雷音殿</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悬空寺的游览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大同。这座古老的城市,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街头巷尾弥漫着美食的香气,疲惫的我们走进一家餐馆,品尝着当地的特色美食,回顾着这一天的旅程。从雪落雁门关的惊险与壮美,到应县木塔的神奇与震撼,再到悬空寺的奇巧与险峻,每一处景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的旅程,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在与自然和历史的对话中,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心灵的震撼。先人们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为我们留下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