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印象(8)琅勃拉邦最美的寺庙香通寺

MA.DAJUN

<p class="ql-block">香通寺,是朗勃拉邦最为古老、最为精美的寺庙之一。因其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被誉为琅勃拉邦的建筑魂宝。宏伟而秀美的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极具历史意义的重要象征,是典型的老挝传统建筑的代表性杰作。它与大皇宫一样位于风光无限的湄公河畔(下图,香通寺正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香通寺主殿</p> <p class="ql-block">进入香通寺,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主殿,形制低矮,屋顶层层叠叠,弧度优美,三层重檐低垂,这个建筑造型,筒直美的翻天,很多游客拍照、打卡,直奔它而去。</p> <p class="ql-block">走近香通寺,仿佛踏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艺术殿堂。香通寺,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名录的寺庙,是琅勃拉邦仅存的建于十六世纪的寺庙,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由正殿、藏经阁、讲经殿、葬仪堂、数拾座宝塔和佛像组成。</p> <p class="ql-block">进入寺院,一股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时间停滞了。寺院内还有很多精美的小佛堂和众多佛塔。整座庙宇,让人感觉既震惊又肃然起敬。置身香通寺,让人惊叹于:寺院也能建造的如此绚丽多彩,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这座最美的寺院,是曾经的皇家寺院,也被称为琅勃拉邦皇家寺院。寺院并不大,小而精致。始建于1560年澜沧王国赛塔提腊王时代,1975年之前一直作为老挝的皇家寺庙和国王加冕地。至今仍是老挝传统艺术及精神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座寺院,1887年曾遭到过黑旗军的破坏。历史上,老挝经常被高棉(柬埔寨)、暹罗(泰国)、占婆(越南)等东南亚小霸轮番当作属国使唤。当然也少不了向天朝大爷上贡,日子过得憋屈。清末,天朝没落,越南、柬埔寨、泰国被法国殖民者先后入侵,在老挝还没有陷入法国殖民者之手的前夕,老挝首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和人”入侵事件,几乎亡国。所谓“和人”,就是中国人(当时泰国、老挝把进入他们国家北方的中国人叫做和人)。这些入侵的和人,是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为了躲避清军围剿而进入老挝北部地区的中国造反者,最著名的造反者队伍,就是黑旗军。</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的修复工作,首先得到寺内高僧的修缮和维护。1928年,在西萨旺.冯国王的干预下,征召全国能工巧匠,使香通寺恢复了往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主殿,那大斜度的三层叠檐几乎掠到地面,层层叠叠的屋檐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鹏。还有那黑底金饰、精致美观的主殿墙和梁柱,都展示出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出琅勃拉邦的建筑灵魂。</p> <p class="ql-block">主殿正门的外墙和梁柱,黑底金饰,精致无比,显得高贵典雅,彰显着皇家风范。殿门虽小,但进入之后却别有洞天。果然是琅勃拉邦最美最漂亮的寺庙(下图主殿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进入殿内,装饰华美的八根粗大的木柱上是用黄金镌刻的图案,墙上描绘着传奇君主的英雄事迹,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历史和艺术的价值。随着视线的转移,人们把目光投向前面金光闪闪的佛像和法轮覆盖的屋顶,给人的感觉就是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店内佛光普照,异香扑鼻,庄严肃穆。许多人用鲜花供奉佛陀(小乘佛教不供香,只供鲜花和果品),基本都是亚洲面孔。西方游客大多信仰基督教,主要是进殿参观,仔细端详。</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着很多佛像,还有各式各样的佛教法器。这个主殿还供奉着一尊肉身金佛,是得道高僧坐化后塑成的佛像,旁边立有高僧生前的照片,肉身佛像栩栩如生,与照片模样非常相似。</p> <p class="ql-block">走出主殿,绕主殿一周,最为耀眼的是主殿西侧外墙上用宝石、玛瑙、琉璃镶嵌的“生命之树”壁画。壁画的创作背景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传说在正殿的位置上曾有一棵高达160英尺的麦同树,因此建造者就在正殿的外墙上用宝石、玛瑙、琉璃镶嵌了一棵“麦同树”的样子,让其得以永生。</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树,色彩绚丽,内容丰富。壁画上镶嵌了玛瑙、琉璃等各种宝石,描绘了人、仙女、孔雀、猫头鹰、老虎、鹿、牛、乌龟、等飞禽走兽。这棵生命之树,还记载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往生故事,将佛经故事巧妙地诠释在一棵树的枝叶之间,自然是无比玄妙,据说只有具有很高佛教造诣的人,才能参出其中的含义。通过寓言和比喻,表达了行善得善果的佛教意义。这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是人们的信仰所在,是琅勃拉邦的建筑灵魂。</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树,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和辉煌的形式延续,是老挝人民的精神图腾。它诉说着生命的奥秘和力量,每一笔一画都充满着生命力,仿佛能引领你走进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它的寓意,让人受益匪浅,它的艺术让人叹为观止。听导游说,下午四点左右,太阳会照在生命之树的那面墙上,生命之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一时刻最美。</p> <p class="ql-block">在生命之树前,碰到一个老挝导游,他着重介绍了生命之树底下的两幅画,他说这是当僧侣的第一堂课。</p><p class="ql-block">树干左边的故事:猎人下了个套,套住了一只鹿,乌龟发现了,帮助鹿咬断了套在鹿脚上的绳子。猎人来了发现鹿跑掉了,很生气,看到乌龟顺便抓起乌龟放进’挂在树杈上的皮袋里,随后寻找鹿去了。躲在暗处的鹿,赶紧出来用鹿角钩下皮带放走乌龟。故事告诉我们,人们之间要互相帮助。</p><p class="ql-block">树干右边的故事:有只老虎遇见牛母子,老虎要吃小牛,老牛说吃我吧,我的肉好吃,;小牛则抢着说你要吃就吃我吧,我的肉嫩。老虎看了看牛母子,被其亲情打动,老虎谁也没吃。“三人”互相“行礼”,各自离开。</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树,诠释了佛教中的生命轮回与智慧。对此我虽然知之甚少,但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棵生命之树的图案,这一棵灿烂盛开的大树,极尽繁华地展现着生命的奇迹和万物的和谐,阳光下的生命之树色彩斑斓,夺人耳目,摄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这座小佛堂的佛像,是一尊老挞特点浓厚的佛像,这尊佛像建造于1569年,曾几易其主,历尽波折,最终回到琅勃拉邦,重归其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座寺庙,一片心灵。</p> <p class="ql-block">围绕着主殿还有很多小佛堂,其中位于主殿后面的小佛堂门是不开的。据导游讲,小佛堂门上有一小孔洞,可以窥视佛堂内的佛像。里面佛像大小不一,放的位置也不一致,看每个人与佛的缘分深浅,缘分深的可以看见7座佛像,缘分浅的只能看见2、3座佛像。出于好奇,我也窥视了一下,只见4座佛像,看样子我与佛的缘分不深不浅。我问了旁边几位游客,看到最多的是6座,少的2座,几个人都不一样。其实没啥奥秘,是眼窝深浅和眼睛旋转度问题,两个看到最少的,一个是戴眼镜的,一个是抠了眼(深眼窝),因为有眼镜阻隔,眼睛与窥视孔不能密贴,放大了窥视孔的长度,抠乐眼也是同样道理。</p> <p class="ql-block">香昆寺主殿左侧的小佛堂有一扇窗,很多游客和博主都在这里打卡,能拍出像画一样的封面图。</p> <p class="ql-block">小佛堂内,人们排起了长队,只希望从窗户中探出上身和脑袋。留下一张所谓的经典照。如今,这扇窗成了网红打卡窗,热闹非凡,都想在这留影,简直成了女人的专属地。</p> <p class="ql-block">香昆寺入口处,有一座金光闪闪、用黄金贴面的殿堂,金壁辉煌,漂亮至极。周围花树簇拥,很多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殊不知它曾是皇室的葬礼殡仪堂。</p> <p class="ql-block">殡仪堂里保存着历代国王使用的一辆灵车和一些佛像及法器,灵车高十多米,用金色龙头装饰,灵车上面金瓶是王室的骨龙坛,殡仪堂里处处彰显着皇室的奢靡。</p> <p class="ql-block">佛陀无言,垂目静看历代国王的灵框鸾架进出的行踪。</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不管是主殿还是小佛堂,内饰和外墙都非常奢侈、精致,充满了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每一幅图案,都是一个故事,它叙述着历史和信仰。</p> <p class="ql-block">外墙火树银花,飞禽走兽,农人劳作,还具体描绘了琅勃拉邦和湄公河沿岸的历史和风情。这些用玛瑙、琉璃、和各种宝石镶嵌的壁画,在太阳的照射下,光泽柔和,优雅美丽。</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内,佛塔林立,造型精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凡心向佛,道味悠长。</p> <p class="ql-block">祈愿平安,净化尘埃,寻觅清欢。</p> <p class="ql-block">红尘喧嚣中寻觅,佛塔静默里心安。一步一景,皆成菩萨。</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建筑,具有浓郁的老挝民族特色,主殿垂地斜顶的建筑风格非常经典,一看就给人以典雅华丽、宏伟壮观之感。大殿的屋顶非常陡峭,大殿屋顶的高角度从十几米低垂到触手可摸的高度,再斜斜地延伸到墙外,这需要高超的建筑技术才能做到如此流畅和完美。由此看来,不管国家大小,民族强弱,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令人羡慕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提到香通寺,很多人想到的是那扇吸引了无数人的窗户,甚至当地人的婚纱照都一定在这取景。</p> <p class="ql-block">但我更在意那面刻有生命之树的红墙,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一面冰冷的墙上感受到跳动的生命力,画面诠释的内容,我虽然不是太懂,但却被无数生灵聚集而来的画面所震撼到,似乎是它们让这面墙有了温度。</p> <p class="ql-block">香昆寺不仅是琅勃拉邦的瑰宝,也是游客的必游之地。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老挝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验到一种心灵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游完香通寺,坐游船畅游湄公河。游船为每人准备了一瓶啤酒,两人一盘水果,船上还有卡拉OK,拍照、打卡、唱歌,很是助兴。这里游湄公河的感受就不多写了,因为主题是香通寺。想想看,澜沧江与黄河、长江都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腹地,澜沧江出了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经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湄公河也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坐在船上喝着老挝最著名的虎牌啤酒(世界评比第三,口感特好,比普通啤酒度数大),那种兴致是无比的,情感也是复杂的。</p><p class="ql-block">在琅勃拉邦呆了两天一晚,早市逛了,夜市品了,感觉琅勃拉邦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很美,这里民风淳朴,没有过分的商业化人际关系,被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地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之一,为此它成为西方游客热捧的“世外桃源”,不愧是“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城市。这个被遗忘的国家,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虽然浮光掠影,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挝国家虽穷,但人民的精神世界富有,淳朴、善良。7天之旅,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再见了,湄公河。再见了,琅勃拉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晚上8点乘坐中老铁路动车返回万象,在万象滞留一天一夜,再用心感受一下“万象之邦”的魅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