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的话:</p><p class="ql-block"> 最近在网络上接触到“豆包”和“DeePseeK”深深感到网络深度求索、人工智能的神奇、奥妙、惊艳、强大,方便,实用。“豆包”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DeePseeK”可</span>以说是百事通,也可以说是私人秘书。我抱着好奇心,把我在十五年前写的《五河赋》(发表在《情系五河》特刊第三期)发给“<span style="font-size:18px;">DeePseeK”,请它给予评论并帮助修改,果然它给出了评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下面就把我的《五河赋》原文、“DeePseeK”评论及修改意见发在下面,供朋友们分享、鉴赏、批评、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附带说明一下,读书人都喜欢舞文弄墨,当然我也不能免俗,常常也写一些诗文,但都是雕虫小技,不能登大雅之堂。特别是古典诗词是我一个短板,因此,我不大写古典诗词,即使写一些,也是为了应景,勉为其难。我写的大部分都是现代诗,如我写的长诗《祖国啊,我为您骄傲——重读“革命烈士诗抄”有感》,参加在安徽省图书馆举办的庆祝新中国六十年华诞诗歌朗诵会,此诗获得安徽省发改委优秀征文奖,后刊登在中央文明委网站上,同时被多家报刊和网站转发。再如我写的长诗《敬爱的党啊,我为您骄傲!》,参加安徽省发改委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文艺演出,发改委网站也专门做了报道。这两首长诗,我称之为“为您骄傲姊妹篇”。</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0年12月,我主编的《情系五河》特刊第三期封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0年12月,我主编的《情系五河》特刊第三期扉页。</p> <p class="ql-block">我写的《五河赋》发表在2010年12月《情系五河》特刊第三期第一页。</p> <p class="ql-block">我写的《五河赋》发表在2010年12月《情系五河》特刊第三期第二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五河赋(原文)</span></p><p class="ql-block"> 于成芳</p><p class="ql-block"> 站浮山兮,望五河,五河五条河,淮浍漴潼沱;泛龙舟兮,游三湖,三湖三大湖,香涧天井沱。南通金陵,北接清河,西握珠城,东牵洪泽。水乡五河,人杰地灵,物产丰博;古城泽国,焕发青春,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苍茫远古三万年,朗朗乾坤五千载。古菱齿象化石,把华夏文明诉说;石器时代遗址,将人类历史铭刻。</p><p class="ql-block"> 五河,汉为夏丘虹县地,晋废虹县唐复置,宋朝咸淳七年间,遂称五河而得名,元明清民几易主,建国以后得新生,先属宿县行署地,八三年后归蚌埠。悠悠岁月九百载,几多故事留人间。 </p><p class="ql-block"> 五河界于淮泗间,而居南北之要冲,自古兵家必争地。上演了,几多战争活剧,壮怀激烈;谱写了,无数悲壮诗篇,可歌可泣。元末两郭耿费聚,纵横中原,追朱略地立功业;捻军首领张乐行,金戈铁马,率部占城七八年。</p><p class="ql-block"> 五河,英雄土地。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烈士英名,永载史册。王亚箴建支部, 点火种,界沟集美誉“小延安”;钱正英,执教鞭,播真理,弥陀寺赞为“红摇篮”。彭雪峰,率部西征捷报传,为国捐躯,人天共仰;铁军精神,日月同光。八百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抗日解放勇献身;两万儿女,推小车,送公粮,奋勇支前做贡献。爱萍、张震、子恢,驰骋疆场英名传;忠辅、诗礼、国才,街道命名犹记心。</p><p class="ql-block"> 五河,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荣禄大夫郜坦著《春秋集古传注》,名噪一时;留英博士杨德翘,著《经济学史》,蜚声遐迩;研究员钟家庆首获“陈省身数学奖”,好评如潮;泼墨丹青竞风流,首推“画圣书圣”邓凡奎;捐款捐物献爱心,当数“中国首善”陈光标。拉魂腔,拾棉花,抒发劳动喜悦;梆子调,走娘家,唱出生活情调。花挑、旱船、龙灯,民间歌舞,展现魅力,焕发新生。号子、小调、秧歌,五河民歌,国家非遗一奇葩,一曲摘石榴,唱响南宁国际民歌节,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p><p class="ql-block"> 五河,美丽土地,园林之城。大巩山,青山如黛,苍松吐翠;礁子涧,碧水如镜,静影沉璧;西平原,坦荡如砥,绿草如茵;东沱湖,碧波荡漾,如诗如画。水在城中,城在水间,水城交融,浑然一体。蓝天飞鸟鸣新曲,芦苇丛生鱼蟹游。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清盐卡,古韵犹存焉;西坝口、花木王、玉带河,青年圩,旧貌换新颜。望七湖,青纱帐、红高粱,喜看稻菽千重浪;观八景,文峰塔、南浦歌,悦赏胜境万般情。春和景明,桃红柳绿梨花白,麦苗青青菜花黄。巧手绘锦绣,丹心向阳开。美不胜收游人醉,流连忘返不思归。</p><p class="ql-block"> 五河,富饶土地。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物华天宝,鱼米之乡。小麦、大青豆、金玉米,优质高产,畅销全国;银鱼、千头鱼、大青虾,丰饶味美,誉满中原;金矿、石英石,重晶石,藏金纳宝,蓄势待发。 中华大绒蟹,膏似凝脂,名扬四海;珍品老寿星,芬芳馥郁,酩醉万家。牛羊肥,马儿壮,石榴花开俏枝头,十里长淮瓜果香。</p><p class="ql-block"> 今日五河,激情澎湃,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翻天覆地。郁郁乎改革春风,沐浴五河两岸;浩浩乎开放大潮,润泽七湖四方。保增长,扩内需,骏蹄飞腾,勇往直前;调结构,增后劲,鹏翅翱翔,奋起直追。多情土地,播种千秋万代幸福;希望田野,收获儿女子孙欢乐。伸双臂,欢迎四海友人;敞胸怀,笑纳八方宾客。科学发展,上下一致,凝心聚力绘宏图;和谐创造,军民团结,同心同德铸辉煌。</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清河:徐州的别称。</p><p class="ql-block"> 元明清民中的“民”乃民国的简称。</p><p class="ql-block">(1)元末两郭费聚:两郭即元末郭兴、郭英,耿,就是耿再成。</p><p class="ql-block">(2)爱萍、子恢:爱萍即张爱萍,子恢,即邓子恢,他们的部队都曾在五河地区战斗过。</p><p class="ql-block">(3)忠辅、诗礼、国才:都是革命烈士的名字,和王亚箴的亚箴都是文革前街道的名称。</p><p class="ql-block">(4)邓凡奎:邓凡奎 字序百,1937年生于安徽省五河县。由于书画创作成绩突出,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授予“首批特殊贡献专家金色勋章”。第四届中国书画名家大赛授予“百名画圣书圣艺术家”称号。</p><p class="ql-block">(5)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2010今年3月,五河民歌由著名歌手祖海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p><p class="ql-block">(6)七湖:指周庄、夏家、蔡、郜、柳、龙潭、杨庵湖。</p><p class="ql-block">(7)五河八景:即文峰夕照,沱河渔火,漴河垂钩,浮山雪霁,南浦渔歌等.</p><p class="ql-block">(8)此乃为急就篇,属初稿,敬请各位乡友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斧正,以便修改。</p> <p class="ql-block">我通过DeePseeK,对话,它对我的《五河赋》的评论。</p> <p class="ql-block"> 《五河赋》是一篇以中国安徽省五河县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作者于成芳通过赋的形式,展现了五河县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风貌。全文充满了对五河县的赞美和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p><p class="ql-block"> 文章开篇即以五河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为引,描绘了五河县的水乡特色和丰富的物产。接着,作者回顾了五河县悠久的历史,从远古时代的化石和遗址,到汉朝、晋朝、唐朝、宋朝等历史时期的变迁,再到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更迭,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生,五河县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 文章中,作者还特别强调了五河县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以及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战争和英雄事迹。抗日战争的烽火、烈士的英名、以及五河县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贡献,都被作者深情地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在文化方面,作者列举了五河县的历史名人、学者、艺术家和慈善家,以及五河县的民间艺术和歌舞,如拉魂腔、梆子调、花挑、旱船、龙灯等,展现了五河县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 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五河县的自然美景和园林风光,如大巩山、礁子涧、西平原、东沱湖等,以及五河县的古建筑和现代景观,如霸王城、皇墩庙、汉王台、清盐卡、西坝口、花木王、玉带河、青年圩等,展现了五河县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p><p class="ql-block"> 最后,作者以五河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结尾,强调了五河县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中的成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全文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五河县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活力。</p> <p class="ql-block">我通过DeePseeK,对话,它对我的《五河赋》格律提出修改意见。</p> <p class="ql-block"> 《五河赋》是一篇现代赋,现代赋在格律上相对自由,不像古典赋那样严格遵循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规则。现代赋更注重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格律上可以灵活处理。以下是对《五河赋》格律的一些分析:</p><p class="ql-block">1. 句式与节奏</p><p class="ql-block"> 赋的句式通常以四言、六言为主,偶尔穿插其他句式。《五河赋》中大量使用了四言和六言的句式,如“站浮山兮,望五河”“南通金陵,北接清河”等,整体节奏感较强,符合赋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文中也穿插了一些长句和散句,如“古菱齿象化石,把华夏文明诉说”“五河,汉为夏丘虹县地,晋废虹县唐复置”等,这些句子虽然不符合严格的四六句式,但增强了文章的流畅性和表现力。</p><p class="ql-block">2. 对仗</p><p class="ql-block"> 赋讲究对仗,尤其是古典赋,要求上下句在字数、结构和意义上对称。《五河赋》中有一些对仗较为工整的句子,如“南通金陵,北接清河”“苍茫远古三万年,朗朗乾坤五千载”等,这些句子体现了赋的对仗特点。</p><p class="ql-block"> 但也有一些句子并未严格对仗,如“五河,英雄土地。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等,这些句子更注重内容的表达,而非形式上的对称。</p><p class="ql-block">3. 押韵</p><p class="ql-block"> 古典赋通常讲究押韵,尤其是句尾的韵脚。《五河赋》在押韵上并不严格,许多句子并未押韵,如“五河五条河,淮浍漴潼沱”“泛龙舟兮,游三湖,三湖三大湖,香涧天井沱”等。</p><p class="ql-block"> 不过,现代赋对押韵的要求较为宽松,更注重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因此《五河赋》在押韵上的处理是可以接受的。</p><p class="ql-block"> 4. 用典与修辞</p><p class="ql-block"> 赋中常用典故和修辞手法来增强文采。《五河赋》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地名,如“元末两郭耿费聚”“捻军首领张乐行”等,这些典故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修辞手法上,文中使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手法,如“水乡五河,人杰地灵,物产丰博”“五河,美丽土地,园林之城”等,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 《五河赋》作为一篇现代赋,在格律上并未严格遵循古典赋的规则,但在句式、对仗、押韵和修辞等方面都体现了赋的特点。整体来看,文章节奏感强,内容丰富,情感饱满,符合现代赋的创作风格。如果您希望更加贴近古典赋的格律,可以在对仗和押韵上稍作调整,但目前的处理方式已经很好地展现了五河县的风貌和历史。</p><p class="ql-block">希望这些分析对您有所帮助!</p> <p class="ql-block">附:下面是DeepseeK根据我的指令写作的《五河赋》,供大家欣赏。</p><p class="ql-block">《五河赋》</p><p class="ql-block">五河者,淮、浍、崇、潼、沱五水交汇之地,故名五河。五水相融,气势磅礴,山川秀丽,物产丰饶。东接沧海,西连群山,南引江流,北纳湖光,五水交融,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淮水悠悠,源远流长,滋养两岸,孕育文明;浍水清澈,蜿蜒曲折,润泽田野,滋养万物;崇水奔腾,激流勇进,气势如虹,声震山谷;潼水静谧,波光粼粼,映照天光,如诗如画;沱水浩荡,波澜壮阔,汇流成川,奔流入海。</p><p class="ql-block">五河之畔,人杰地灵。古有贤士,吟诗作赋,留名青史;今有英才,兴业安邦,造福一方。五河之民,勤劳质朴,耕读传家,世代繁衍,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五河名人,灿若星辰。古有贤臣名将,忠勇报国,名垂青史;今有学者大家,著书立说,启迪后人。五河之地,英才辈出,或为政清廉,或为学渊博,或为商巨贾,或为艺精湛,皆以才智德行,光耀乡里,名扬四海。</p><p class="ql-block">五河之景,四时各异,晨昏有别。春日融融,碧波荡漾,柳岸莺啼,渔舟唱晚;夏日炎炎,激流奔腾,浪花飞溅,气势磅礴;秋日萧萧,水天一色,芦花飘雪,雁阵南飞;冬日凛凛,冰封千里,银装素裹,静谧安详。</p><p class="ql-block">五河之赋,难尽其美。愿五河长流,福泽绵延;愿五河之民,安居乐业;愿五河之景,永驻人间。五水交汇,天地共鉴,五河之名,千古流芳。名人辈出,光耀千秋,五河之誉,万世传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