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中的文化名人之九十四——顾准

颜洁-不忘初心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顾准(1915—1974),上海人,字哲云。中国当代学者、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顾准早年毕业于上海立信会计学校。1957 年他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后来,他两次被打成“右派”,仍然坚持理想和信念不动摇。在逆境中,他写下了《希腊城邦制度》和《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著作,对革命胜利后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思考和探索。顾准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他的著作和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一种卓尔不群、独立思考的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顾准于 1915 年生于上海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姓陈,经营棉花生意,后破产。顾准有兄弟姐妹 10 人,他排行第 5,随母姓。曾于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两年学习会计,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 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0 年,15 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 世纪 30 年代,他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 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被各大学采用,同时开始在大学任兼职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顾准于 1930 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 10 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 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 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6 年 2 月,他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后担任过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书记,职员支部书记,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文委副书记。在文委工作期间,与经济学家孙冶方认识并共事。1940 年后,曾任中共苏南澄锡虞工委书记、专员,江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苏北盐阜区财经处副处长、淮海区财经处副处长。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 年 1 月回到华东后,先后担任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积极准备接管上海。1949 年 5 月,随军回到上海。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财税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接管上海财政系统的三年时间里,这座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已经从国民党手里濒于崩溃的烂摊子变成支撑共产党新中央政府的最大财源,也为日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下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2 年的“三反”运动,他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1953年后,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物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后,开始研究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计划体制根本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并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成为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理论的第一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7 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在随后的反“右派”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 年下放劳动回到经济研究所,受孙冶方委托研究会计和经济,相继翻译了熊彼特和琼·罗宾逊的经济学著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5 年,因当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外甥宋德楠与几个同学建立“现代马列主义研究会”,被视为组织“反动小团体”,顾准受到牵连,再次被划为“右派”,并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更加残酷的迫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遭受种种非人的迫害,并承受与亲人分离的痛苦,顾准仍坚持独立思考,特别关注民主问题,追问“娜拉走后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问题,写成《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4 年 12 月 3 日,顾准因肺癌在北京病逝。去世前,他留给病床前的学生吴敬琏最后一句话,“中国的神武景气终将到来”,并要他“待时守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顾准的骨灰,一半遵照他的遗嘱,抛撒在他生前曾工作过的三里河路中国科学院大楼前面的小河里;另一半根据经济所的意见,安放在八宝山公墓后的老山骨灰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0 年 2 月 9 日,顾准被“恢复名誉,彻底平反”,当日,中国科学院为他和妻子汪璧召开追悼会,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墓室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顾准对中国的前途、命运的思考是深刻和全面的。他所倡言的重视商品价值规律,他研究过的不受制约的权力造成的危害、法治和人治的利弊、人民当家做主反映在政体上的恰当形式、理性主义政治哲学蕴涵的问题等,对于深化改革,对于中国的民主法治前景,无疑还是没有用尽的、宝贵的思想资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4 年 9 月,《顾准文集》出版,1997 年 9 月,《顾准日记》出版。顾准的书籍出版后,在中国的知识界、思想界刮起了“顾准旋风”。学者李慎之说,顾准其实是拆下自己肋骨当作火把,用以照亮黑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顾准对经济学、会计学、政治学研究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银行会计》《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翻译作品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约瑟夫·熊彼特)《经济论文集》(琼·罗宾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集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