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元阳农耕稻梯田

巴马.山清水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昵称:巴马.山清水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1524256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巴马.山清水秀,hdl5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景点:元阳梯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2月18日来红河州西部元阳县境内,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是我们此次旅行必来的地方。以前跟旅游团来过一次,没有好好体验民族民俗文化。今天,我们把四个景观区域观览三个“坝达梯田、多依树梯田、箐口梯田,只剩下老虎嘴梯田因时间关系看不到最美日出,而且地势险峻,型似老虎嘴巴的地方下沉了许多,没有原先那么好看了,就放弃了。梯田是哈尼族千百年来为生存而创造的人间奇观,红河哈尼梯田是摄影师们趋之若鹜的地方。我们行走的路线是先走多依树景区,它以秀美的梯田日出闻名于世,包括了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箐口”是第二到达的景点,我们在这里近距离观赏梯田及体验哈尼民旅风俗,我们来的正是冬末初春最美的时候,梯田、云海、村庄、水系、文创艺术中心都看到了。“坝达”,是我们看落日的景点,我们从17点1刻一直等到18点2刻,云雾时散时聚,没有拍到满天红霞,梯田七色的最美景色,但哈尼梯田、云海及村寨的风光尽收眼底,夕阳反射到梯田水面上,泛起的淡淡金色还是拍了下来。其中我们在阿者科申遗村寨中看到了滑竹成林,梯田秀美。爱春蓝色梯田景点在天气和梯田水光的特殊反射下,逐层呈观蓝色梯田,别有风格。最后,我们参观了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箐口民俗村的蘑菇房是哈尼族最为古老的建筑民居,始建于1855年的阿者科,保存着最为完好的蘑菇房建筑群和哈尼族传统文化。我们从寨子里穿过时,竟然发现还有土法染布工艺,一位哈尼族人在晾晒刚染过的长长的布匹。蘑菇房依山势错落点缀,像是一朵朵蘑菇长满整片梯田里,我觉得非常有意境,充满童话故事的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多依树是元阳梯田中,比较容易起云海的地方,很多摄影师的元阳梯田的大片,多是拍自于此。除了梯田的拍摄,寨子都在附近,想看到梯田必须从哈尼族最为古老的建筑民居蘑菇房寨子穿过,景点有一条百年古道,路牌标示着难走的路,左边是木栈道,路牌标示好走的路。我们走的是百年石头古道,坑坑洼洼不好走,走到底下是才是梯田。我们穿过寨子后,有两条路,一条下到梯田沟底,一条往右拐,从上往下俯瞰梯田,这里是最佳拍摄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是下午2点多到达这里的,多依树的梯田顺光还没有呈现最蓝的时候。最佳拍摄蓝色时间是下午5点多钟和早晨6点到7点多的时候。梯田是哈尼族千百年来为生存而创造的人间奇观,如今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的宠儿,也是旅客们趋之若鹜的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午2点3刻,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我们从路边的一条小路走下去,这里的云海把梯田村寨衬托的仙气飘飘。我在天气和梯田水光的特殊反射下的梯田,拍了下来,层层蓝色梯田,景色很壮观,和其它区域的梯田风光形成了不同风格的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多依树的景观台往里走大概4一5公里左右就到爱春,可以下到梯田里去拍摄,所以来这里观赏的人特别多,我们团队的两个美女绿萝和夏荷,还有一对夫妻走在田梗上被我拍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者科坐落在哀牢山的半山腰,森林、梯田、水系、村案、四重唱的纯朴气息,让这里充满了浓郁的原始乡土烟火气,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我发现这里的梯田纹路细腻而曲折,天空的颜色映在层层叠叠的梯田里,呈现出一块块深浅不一的蓝色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光云影共徘徊,梯田水天一色,让我们着了迷。这里的梯田,三面临山,一面坠山谷,状如一个梯田大海湾。蜿蜒的田埂勾勒出婀娜而清晰的轮廓和精美线条,我看的眼都直了,只见那条条埂埂如海潮一样,跳动着生命的脉博,韵律生动,层层波澜荡漾,美了!美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随着观赏的梯田景观多了,我发现元阳坝达哈尼族人开恳的梯田随山势地形而变化。坝达梯田在元阳梯田中绝对是大气般的存在。坡缓的大则开垦大田,坡陡的地小则开恳小田,沟边坎下石头缝隙也开田,小的仅有簸箕大,一个山坡面的还未插秧的稻田,镜面和层次效果绝对丰富。坝达梯田不仅面积大,而且立体感也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箐口村的梯田因田中有红藻,呈现枣红色,也被称为红梯田。上千级的梯田,层次分明,线条纤丽秀巧。云雾升腾时,红、白、绿、蓝,简直就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梯田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神奇的哀牢山元阳梯田,朴实聪慧的哈尼族人,把山里开耕出秀美迷离,变化万千的梯田。让田野变成迷人的风景,梯田里的水配合着光线,像玉石、像镜子,很是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坝达等待着看日落梯田美景,在观景台上一站一个多小时,山风寒凉浸骨,可赏景的人还是静静候着。白茫茫的云海随着夕阳西下,太阳一忽钻出云层,一忽隐藏在云后,云海之下的梯田也被染出不同色彩。坝达梯田面积万亩,气势磅礴,梯田从海拨1100米延伸至2000米,立体感极强,被称为“大地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元阳梯田景区住了一宿,19日上午9点出发,一路走一路打卡。在光束的变换下,层层梯田里的色彩也随之变化,那么浓淡相宜。元阳梯田,哈尼族人智慧的结晶,梯田规模宏大,梯田与光影交织,从日出到日落,景色瞬息万变。我觉得每一眼都很美,也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梯田里的水配合着光线,有深深浅浅的波澜和层次。上千级的梯田,云雾升腾时,俨然是一幅田园水墨画;云雾散时如同龙脊上一条条精美的花纹。我此刻有点词穷,只有眼晴在尽情的享受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元阳梯田景区探秘旅行中,了解到梯田的开垦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首先对山坡上生长的各种植物进行砍伐,然后把砍倒的植物晒干烧成肥料,再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种上几年早稻,包谷式荞麦,然后才根据山坡的宽度和长度,开挖成台地。在哈尼梯田博物馆里,我还了解到,哈尼族的农耕稻作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就在大渡河、雅砻江一带开始了农耕定居生活。隋唐之前南迁进入云南,刀耕火种,迁徙游耕,最终找到了哀牢山,适宜自己生存发展的理想之地,开始了定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觉得元阳梯田不仅是自然之美的体现,更是哈尼族人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象征。他们利用独特地理环境,世代劳作,造就了这一世界奇观。我们来的正是翻新了田埂,把田水灌满耙一遍,再割一些可以防虫的蒿类绿肥沤其中浸泡差不多好了的时候,所以梯田里七彩缤纷。18日下午和19日上午,我们在元阳的行程充满了欢乐,流连忘返。</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