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画派丨近、现代画家管平湖作品欣赏

木棉

<p class="ql-block">  管平湖(1897年-1967年),名平,字吉庵、仲康,号平湖,自称门外汉,祖籍江苏苏州,生于北京一个艺术世家,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清代名画家管念慈之子。从小随父学习绘画、弹琴,幼年丧父后,广泛求艺,拜杨宗稷为师;师从名画家金绍城,学花卉、人物,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为成法所拘。为“湖社”画会主要成员之一,后任教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p> <p class="ql-block">  管平湖在艺术上是多才多艺,但在生活上却是多灾多难。抗战期间,黎民百姓,饥寒交迫,作为艺术家,也难以幸免。管先生一方面对艺术进行执着的追求,而另一方面还要为生活进行痛苦的挣扎。那时,他生活穷困不堪,不得不白日教学,深夜作画,依靠卖画勉强度日。有时,为了卖一把扇面,从北城步行到南城荣宝斋。他也曾做过故宫博物院的油漆工。</p> 管先生不仅善于弹琴,而且精于制琴和修琴,现在故宫珍藏的唐琴“大圣遗音”、明琴“龙门风雨”和两个明代大柜子,都是他修整好的。1939年,在家中教授白静武、齐鑫、杨玉丽、杨玉英人物工笔画。1940年,收郑珉中为徒。郑珉中经琴学蒙师李浴星介绍,拜在管平湖门下学习古琴。1941年,在中国画学研究会教授萧毓明国画。同年,作国画《富贵长春》《仕女图》。 管先生师从名画家金绍城,专攻花卉和人物画,擅长工笔,笔法秀丽新颖,不受成法拘束。作为“湖社”画会的主要成员之一,管先生后来还曾在北京的京华美术专科学校任教。管先生的画中,似乎总能听到袅袅丝竹声,琴声与画意相得益彰,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琴技还是画技,管平湖先生都堪称一代宗师。<br> 文字编辑:木 棉<br>图片整理:木 棉<br>背景音乐:一帘幽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