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随园求学记</span></p><p class="ql-block">——南京师范大学夜大学忆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陆幸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南京师范大学过去是师范学院,在一个讲究传统来头的社会,它的传统是悠久,来头也不算小,晚清时期是洋务运动中孕育的三江师范学堂、民国时期是教会创立的金陵女子大学。因此,校园带有民国端庄、高雅、美丽的女性风韵在与号称“六朝古都,十代繁华”南京其他大学相比带有更多那个时代的特色,一个在古典和现代的交叉路口矗立起来现代学府重檐大屋顶的古典华丽下是青灰色的厚重砖墙垒砌的欧式巴洛克式的建筑,中西合璧彰民国时代的特色。宽阔的绿色大草坪和古木森森松柏、依依垂柳以及高大的银杏树分布的大道、山岗和紫藤花卉分隔的书院、池塘、假山蕴藏着无限的魅力和人文气息。</p><p class="ql-block"> 对于南师大这座具有深厚人文历史和美丽自然环境的描述,莫过于我们的夜大老师何永康教授在为我的随笔文集《秋风沉醉的夜晚》序文中的高度概括:</p><p class="ql-block"> “自称‘随园弟子’的南师大文学院学生,历来仰慕袁枚的‘随心′、‘随意′、′随便′和‘随和′。′随园当年本姓曹,雪芹在此唱童谣。自从三江桃李发,百年耕作领风骚。′这首不讲平仄的顺口溜,是我为南师大仙林图书馆落成而溜出来的,意思是说:咱南师大校址在旧随园,随园本是曹家花园,曹雪芹在此捉过蟋蟀,唱过儿歌(我的想当然);后来曹家被抄,花园赏给了抄家大员隋赫德,老隋称之曰′隋园’;随之老隋旋即被抄,花园就拍卖给了大诗人袁枚,袁枚把“隋”字加了个‘辶′,′随园′从此诞生,'随心′、‘随便′也代代相传,成了′随园弟子′个的一种文化素质。″</p><p class="ql-block"> 说到随园求学的记录,我确实是可以说道说道的。</p><p class="ql-block"> 1980年7月我和卉卉结婚,他也是南师大政教系毕业一直工作到退休。</p><p class="ql-block"> 从我们结婚起,我就常常往来于岳母所住的南师大教工宿舍——北阴阳营大院,那个大院住着很多南师大的教职员工。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校长谈凤梁老师就住在我岳母的楼下,岳母住三楼,他住一楼,岳母的住房只有80多平,他住西侧估计更小一些。而他的书房就在狭窄的楼梯洞内,我每去岳母家总要路过那个楼梯间。小小的空间堆满了书报刊各种资料,仅仅容身的逼仄之处,放着小书桌和板凳谈老师春夏秋冬均在这里读书写作,夏天常常是赤膊摇着蒲扇挥汗如雨地笔耕。真正体现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做学问者,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的成为一代杰出导师的典范。我在南师夜大中文专业学习时,他端坐在讲台上,气定神闲手拿一支粉笔,根本无需讲稿,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授明清文学,尤其是《红楼梦》简直出神入化,令人入心入脑入神,这就是数十年如一日刻苦读书的修炼而成的学者。</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青春是充满着不幸的,该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我们中断学业,裹挟进大革命的浪潮,随后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单从学历而言我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不完整的教育给我们在文化知识上带来先天不足,唯有靠后天的努力来进行弥补,改变自己后半生的命运。大部分的夜大学员几乎都有这段令人难忘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多少年以后从农村、部队回归社会后,我们所走过的心路历程,更像是嗷嗷待哺的巨婴期待母乳的补充滋养。在夜中学我首先听取的也是师院中文系胡显银、郁炳隆两位先生的语文课,一直到1980年考中南师夜大学中文专修科才系统接受了中外文学各方面熏陶,促使自己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那些曾经教导过我们的师长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而这三年时间也是我们在事业上打下基础,工作中积累成绩,家庭上上收获成果的人生关键时刻。</p><p class="ql-block"> 感谢母校对我们这批编外学子给予的无私关怀,配备了最强的师资力量,最好的老师。记得先秦文学的郁贤皓老师出神入化地讲解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使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华先贤们的聪明才智及对后世的影响;陆协新老师的欧洲文学从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散文小说到法国、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幸聆听钟陵先生的唐诗宋词课,在他表情生动的叙述中,使我明白了李白流放归来,酒醉捉月而亡的悲哀;杜甫贫困潦倒,食肉过量落水而死的悲哀;更有陆游、辛弃疾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心在关山外,心老病塌旁的落寂……钟陵老师那玉树临风般的身姿,辅之于强劲的手势,以行云流水般的讲述,使我们这些嗷嗷待哺的学子顿生某种如沐春风般的感觉。很受夜大学生欢迎的王新民先生给我们讲授的苏俄文学影响极为深刻,尤其是讲到苏联“解冻”文学时大胆直白十分震撼人心,当邦达列夫笔下的二战老兵作家跨过柏林墙到达彼岸见到当年的情人爱玛时那种战争对于人性的撕裂确实是令人震惊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老师(名字忘了)給我们讲解形式逻辑学课程时,等同于为我们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独立思考能力注入理性的动力,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印象深刻是因为那次的考试是1981年6月24日晚上,前一夜妻子待产,我在等待女儿降生的夜晚几乎整夜待在省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复习逻辑课的课程,背诵那些十分枯燥的条目。凌晨零点一个响亮声音传来:“62床生了。”我下意识地问道:“男的女的?”护士笑答:“女的。″ 女儿就降生在这紧张备考的岁月里。紧接着是一声接一声响亮的哭声传来。从此家中增添了新的成员,我们肩头增加了抚育下一代的责任。也可以说我们在夜大学充电补习的过程也是我们逼近而立之年,娶妻育子事业拼搏有成的年头,也是人生多梦的季节。</p><p class="ql-block"> 带着南京师范学院各科老师赋予的文史知识,我们在事业上也是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 1983年7月,在我三十岁时我从随园夜大学毕业。1990年6月组建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担任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主任,从事出版物市场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在查处每一起大案要案的过程中,也是通过那些离奇复杂的案件中获取文学创作的素材,可以看到每一起大案中内外勾结的体制内腐败,因而也诞生出一批非虚构文学作品,同时书写出一些结合实际逻辑严密的论文,其中有长篇小说《银色诱惑》、《银豹花园》、《银狐之劫》、《扫黄打非风云录》和自传体小说《兵团梦引》、《军旅画魂》,纪实文学集《画册谜案》、《书海波澜》等等,附带还诞生出几本随笔集和三本诗集。这些文学作品均为在南师大学习的文学理论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同时报刊杂志不断发表我的一些工作随笔和政论文章。公开出版的三本诗集中《剑胆琴心》、《松风梅影》两本诗集的序言均由文学院教授钟陵老师以他那种特有骈文形式作序,小序古雅而情深,清新而俊逸,笔意苍健遒劲,蕴藉深沉醇厚,不愧大家手笔,仅摘录片段已见风采:</p><p class="ql-block"> ″夫诗之为体,韵律为其形貌,情志乃其根底。两者兼具方得诗之真髓。旧体如斯,新诗亦尔,幸生君为人耿介,情志高卓,故诗之气势自然而盛,神采遂也熠熠生辉。当欲染翰命楮,运思有如云起;及其涌毫赴纸,遣意恰似潮来。意气轩翥,矫健以霜雕之盘空;情调发越,浩荡以神龙之舞海。或作烟云卷舒,或作岩流冲决,或作涟漪荡漾,或作掀雷掣电。而声韵、神采亦随之顿挫生姿,浓纤间出,可谓相得益彰。卷中小诗,则思深而味永,情挚而韵远。不意天风海雨之外,还见丽树莺花;高山大谷之中,时有回溪曲涧。洵哉墨海之洪波,展矣诗岭之奇峰。″</p><p class="ql-block"> 1994年根据组织安排,我去全国“全国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挂职。负责对于全国挂牌的大要案协调督办查处工作。一年期满,署领导约谈希望留在全国扫黄办担负更重要的职责。我感谢领导同志对我的关爱,但是还是婉言谢绝留京工作的建议,返回江苏原岗位履职。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我已经报名参加了母校专为我们这批中文夜大生开办的法学研究生课程班。这时南京师院已经改成南京师范大学了。南师大领导依然派出最强法学教授们组成的教师班子,给我们这些已经迈入工作岗位,有的甚至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学授课。 记得夏锦文教授为我们开的课程是法学概论,之后民法、商法、刑法等课程均由南师大法学院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所担任。由于是在职研究生,学习形式依然是每周三晚和双休日。</p><p class="ql-block"> 临结业前的最后一门课程是由院长龚廷泰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法学”。我国著名法学家公丕祥校长为我们讲授了最后一堂课《中国法学的现代化》,其风采类似前任校长谈风梁老师,气定神闲,手拿一支粉笔,不用讲稿,站在讲台上来回走动侃侃而谈三个小时,为相对枯燥的法学理论注入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内容,为我们三年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临结业前,必须结合学习上缴一篇结业论文,我选择的是龚廷泰教授的出的课题《中国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整合研究》。论文上交,得到龚廷泰院长的高度好评,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说:“陆幸生的论文超过我们在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水平”。</p><p class="ql-block">我在全篇综述部分写道:</p><p class="ql-block"> ″笔者认为契约不仅是一种安排社会关系的法律形式,同时也是调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法律形式。社会关系的契约化意味着公民对政府及其变更可以处于平等的地位讨论安排社会事务、国家事务,自由选择交往形式、管理形式;而社会交往和管理与被管理者则相互承认并尊重对方独立的法律人格、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同时由于人民的认同,政府的权威也相应得到确认。‘择优汰劣′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市民社会本身,也适用于政治国家。相互的优势互补和相互制约牵制并存,而有效抑制腐败,铲除丑恶现象,保障社会的文明开放,政府的廉洁高效。因为无论是市民社会还是政治国家都根据公平的约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利益,良性互动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p><p class="ql-block"> 站在此岸社会,立足现实,作为有着人文理想情怀的学人或者随园学子,除了身体力行激浊扬清惩恶扬善以外,还要搭建起通往彼岸世界的桥梁,虽然前程迢遥,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对于终极真理追求的精神应该是不屈不挠永无止境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0日于金陵东郊银河湾</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 :</span></p><p class="ql-block">陆幸生,1953年出生,江苏海门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 出版有长篇小说《银色诱惑》、《银豹花园》 (获第五届金陵文学奖)、《银狐之劫》、《扫黄打非风云录》、《村官》 、《兵团战士》、《兵团梦引》、《军旅画魂》 ;记实文学《画册谜案》 、文集《书海波澜》 、随笔集《拒绝诱惑》 、《秋风沉醉的夜晚》 、《笔底明珠终璀璨》 ,长篇历史大散文:《晚明轶事》 、《雾隐神龙》 ,四卷本《古罗马墓志铭》。诗集《剑胆琴心》 、《松风梅影》 、《岁月远去》 等。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版权局委托执笔撰写的中英文版《南通家纺版权保护对版权产业发展的贡献》为专家组组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