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新年韵】泉州人炊糕炊圆过大年

蒋月儿

<p class="ql-block">昵称 蒋月儿</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505589819</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在闽南泉州地区,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是一段流淌着浓厚乡土情怀与家族温情的时光。每当岁末年初,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用一道道传统美食和一场场虔诚的祭祀活动,编织出一幅幅温馨而又庄重的年味画卷。</p><p class="ql-block">腊月时节,家中的厨房总是热闹非凡。老公的妈妈,我的婆婆一大早就开始筹备起年节的美食。炊粿,这一道工序繁琐却满载祝福的食物,是闽南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将精选的糯米细细研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柔软而有弹性的面团。</p><p class="ql-block">接着,根据不同的口味,或是包裹着甜而不腻的绿豆沙,或是填入咸香可口的馅料,再小心翼翼地放入蒸笼中。随着灶火的跳跃,蒸汽缓缓升起,整个厨房乃至整个家都被一股淡淡的米香包围,那是年的味道,是团圆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搓红圆,则是另一道寓意吉祥的传统小吃。大年初一,每个人都要吃上一碗红圆。一颗颗圆润的红圆子,象征着新的一年里家人团团圆圆、红红火火。</p><p class="ql-block">我婆婆手法娴熟,将糯米粉与水揉合成团,再搓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红色小球,煮熟后,它们在水中翻滚,宛如一颗颗跳动的心,温暖而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甜粿,作为闽南人喜爱的甜品之一,更是年节里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以糯米为主料,加入适量糖和水,经过长时间的蒸煮,最终成为一块色泽金黄、口感软糯的甜品。甜粿不仅味道甜美,更寓意着来年生活的甜蜜与幸福。</p><p class="ql-block">当所有的米粿类食物制作完毕,掀开锅盖的那一刻,整个家仿佛被一层温馨而神圣的光环笼罩,香气四溢,喜气洋洋。这些美食,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家族成员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每一口都是对过去一年的告别,对未来的美好憧憬。</p><p class="ql-block">而在年后,大家都要去关帝庙祭祈,则是闽南人另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婆婆精心准备了三牲(猪、牛、羊的祭品)、五果(五种时令水果)、香烛等供品,以此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求。</p><p class="ql-block">关帝庙。这是泉州香火最旺、规模最大的武庙,庙宇依山而建,飞檐翘角,红墙灰瓦,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雄伟。步入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殿内威风凛凛的关帝像,红脸长须,手持青龙偃月刀,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善恶。殿前的大香炉青烟袅袅升起,与周围的喧嚣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年节图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殿前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手持香烛,肩扛供品,脸上洋溢着虔诚与期待。殿内案桌上的供品堆积如山,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已难以分辨哪些是主人家特意准备的。大家高举着香柱,穿过拥挤的人群,好不容易才挤入大殿。浓浓的烟雾弥漫在大殿之中,几乎看不清对面的人脸,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p><p class="ql-block">我们泉州人的新年,就是这样热闹而又充满仪式感,它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庆祝,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慰藉与升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