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编者按】自钱王开始,钱家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很多状元,无数进士。更令人惊奇的,是近代钱家的人才“井喷”。除了已编成绕口令的“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父子档人物,如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还有杭州钱家钱学榘的儿子:2008年10月8日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钱氏家族人才“井喷”,背后谜底是什么?就是《钱氏家训》。</i></p><p class="ql-block"><i>我们将推出《钱氏名人录》,介绍钱氏家族的代表人物。</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钱乙:儿科圣手的济世传奇</b></p><p class="ql-block">在华夏医学的悠悠长河中,钱乙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以其卓越的医术和对医学的赤诚之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财富,尤其是在中医儿科学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钱乙于1032年出生在东平郓州(今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祖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命运似乎在钱乙幼年时就给他设置了重重磨难,他幼时便痛失母亲,而狠心的父亲又弃他远游,小小的他成为了孤苦无依的孩子。幸运的是,姑母心疼他的遭遇,将其收养为子。从此,少年钱乙跟随姑父踏上了行医之路,也开启了他对医道的钻研之旅。</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钱乙对医学的热爱愈发深沉,他并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决心走出家门,四处求学。他不辞辛劳,足迹遍布各地,拜访了许多名医,虚心向他们请教医术。每到一处,钱乙都会仔细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疾病流行情况,并认真记录下来。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也日益精湛。</p><p class="ql-block">钱乙的声名逐渐传播开来,因其擅长治疗儿科疾病而远近闻名。在那个时代,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面临诸多困难,由于幼儿无法准确表达病情,医生往往难以把握病症。但钱乙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医学功底,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儿科诊断方法。他主张“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特点,认为小儿发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在诊断时注重望诊,尤其重视观察小儿的面色、眼神、形态等,以此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p><p class="ql-block">凭借着高超的医术,钱乙治愈了无数疑难杂症,挽救了许多儿童的生命。他的名声传到了京城,被召入宫中担任太医丞。在宫廷中,钱乙接触到了更多复杂的病症和丰富的医疗资源,这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医术水平。然而,钱乙并未因身处宫廷而忘记民间百姓的疾苦,他始终心系那些饱受疾病折磨的普通民众,只要有机会,就会为他们诊治疾病。</p><p class="ql-block">钱乙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和实践,他深知医学知识传承的重要性。为了将自己的医学经验和理论传授给后人,他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了多部医学著作,其中《小儿药证直诀》最为著名。这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多种儿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并收录了许多实用的方剂。《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儿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对后世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钱乙还著有《伤寒指微》《婴孩论》等医学书籍,这些著作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p><p class="ql-block">钱乙晚年,身体逐渐衰弱,但他对医学的热情丝毫未减。即使在病痛缠身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整理医学资料,指导弟子们学习医术。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p><p class="ql-block">钱乙的离世,是中医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留下的医学著作和宝贵经验,却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后世中医发展的道路。他被后人尊称为“儿科之圣”,其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不断探索和进取,为守护人类的健康而不懈努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