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芬芳一路歌<br>——读胡世宗《一路向南》有感<br> □刘 玲<br> 著名作家、诗人胡世宗先生的笔似有神力,写什么都精彩,仅那几本诗集《北国兵歌》《战争与和平的咏叹调》《沉马》《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就把当时的九州方圆搞得轰轰烈烈,争相传阅。他还写散文、歌词、长篇报告文学、长篇报告纪实文学、电视剧剧本、电视纪录片脚本。一写,又佳作连篇。仅那首不过十几行字的歌曲唱词《我把太阳迎进祖国》,写边防兵在祖国最东端角落小小的哨所,第一个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场景,就让多少读者、歌者深深感受到祖国的边陲有这些军人站岗放哨,我们是多么的安全幸福,从此看着士兵的目光好像都尊崇了许多。<br> 写作之余,胡先生做什么呢?他爱好收藏,最近又把珍藏多年的字画全都捐给了图书馆、档案馆。兴致好时,胡先生又爱上了年轻人的运动,75岁的他自驾3500公里,从沈阳出发去海南,历时7天写出9万余字、38个章节的书稿,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本《一路向南》简洁明快、遣兴自娱,每个章节都结构紧凑,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这本书应该说是自驾游的指南,每一处都值得我们细细思考、品味。<br> 初遇《一路向南》是在一个明媚的下午,拆开快递,蓝绿色的封面刹那间便吸引了我的目光。翻开它,便到达了一个宁静的世界。在这本书中,胡先生谈一路的经历,世态、人情、历史、文化、民族,也谈生活中的琐事:出发前在玻璃板底下的纸条儿,看杂技、过黄河,抢答歌名、迷路、过长江大桥、遇见大雾……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他的文章虽没有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惊世名言,却充满人生的情趣与哲理,其文字绮丽多姿,飘逸而潇洒,属于那种品香茶、闻熏香时读的作品。<br> 淡淡的宁静,享受生活,品味美文,《一路向南》总是淡淡地叙述着,如同记流水账般记录着自己的生活。每一个章节都是一次心灵的荡涤,书从《给孩子留下小纸条儿》开篇,讲述了这次从沈阳自驾游去海南之行的由来。“这里面深含着我的一个心结、一个夙愿、一个目标。我们在物质上、思想上、精神上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不为无谓的烦恼而忧心。而在《在濮阳悠闲看杂技》中,他则讲述了他在濮阳悠闲看杂技的心情,书中说“远途自驾,不能一味地赶路,遇到有意思的地方要停下来,遇到好的风景也不要错过。”他喜欢自驾,并认为自己开车比坐车有趣,而且他并不把目的地当成一个终点,沿途的风景也是极美丽的。每每读到这里,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慰藉身心的别样欢乐,望着作者萧疏的白发和慈祥的笑容,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是乐观和坚持支撑了希望,还是希望支撑了乐观和坚持?<br> 读罢《一路向南》全书,我们不禁为作者精致的表达和斐然的文采而击节称叹。开篇诗意的情感渲染,让读者在时空转换中追求品味人生的真谛,一次别致而精彩的旅程就此开启了。作者先后用了两组排比式短句,在鲜明直接的对比中关注思考现实,从而自然地引出自己的观点,物质上暂时的富足,那只是自欺欺人,而精神领域中的充实才是真理。短句的明快暗示着现实高速快节奏地发展,而长句的稳健似乎也表明精神充实才是永恒。句式的选择显示出了表达的内蕴情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别致的情味,而不同的内涵又显示出文章表达切入点的独特新颖。古典雅致的情思与空洞无聊的现实对比,就更加凸显出作者的立场。语言意厚,呼唤情深,不空洞、不虚幻,自然细腻、亲切柔和,点到生活细微之处,拨到心灵柔软之弦。读这样的文章,怎能不让人心起波澜,执卷流连呢?<br> 《一路向南》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教材,它的读者一直都是有着同样心灵契合点的人,当你我在生活中高高低低的时候,一字一句地读着它,一页一页地走进它,心中就会觉得安稳踏实。<br> 胡世宗先生是艺术百花园中的常青树,愿他永远一路芬芳一路歌。 胡世宗老师 刘晶 作者简介:<br>刘玲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制作:<br>绿色蔬菜(刘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沈阳晚报》《沈阳广播电视报》《幸福老人报》、沈阳指尖App,散文和诗歌发表于《共和国知青》,作品近百篇。曾任《幸福老人报》知青版编辑。现受聘《中国知青专刊》编辑。喜欢诵读、声乐、器乐。崇尚:天道酬勤、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