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连的记忆(183) --春芽

军魂9999

<p class="ql-block">  窗外的梧桐树在寒风中簌簌作响,走廊尽头的石英钟指向十一点四十分。我望着讲台上泛黄的《雷锋日记》,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盖过了窗外呼啸的北风。这是1988年的冬天,我第一次以团支部书记的身份站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推开会议室门时,十二张年轻的面孔正将目光投向门口。黄指导员把保温杯放在会议桌上,杯口腾起的热气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眼睛:"今天咱们正式交接班。"我的手心沁出细密的汗珠,藏在裤兜里的笔记本不知不觉被攥出了褶皱。</p> <p class="ql-block">  当我的名字被念出的那一刻,后排传来压抑的抽气声。李明突然站起来,厚重的棉袄蹭到了椅背:"祝贺啊!"这个总爱在训练场上耍赖皮的兵,此刻却像新兵连报到时那样挺直了腰板。我这才发现,桌面上摆着的搪瓷缸不知何时已斟满热水,氤氲的水汽里漂浮着枸杞的甜香。</p><p class="ql-block"> 散会后,留在会议室的人不约而同地围坐在长条凳上。小陈掏出皱巴巴的纸,上面密密麻麻画着各种图形:"咱们能不能加个双杠比赛?去年炊事班老张做的糖葫芦......""象棋比赛得设盲棋局!"技术兵大刘突然举手,他右手的四个手指还残留着训练场砂石磨出的茧。我望着他们冻得发红的脸颊,忽然想起入伍时老班长说过的话:"战壕里的土能埋人,却埋不住春芽。"</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七天,我和战友们像春天的耕牛般穿梭在各个连队。三排长的宿舍里堆着废弃的木料,我们连夜赶制出十个简易棋盘;司务长的仓库翻出了五颜六色的气球,炊事班贡献了腌了三个月的雪里蕻;就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四班,在听说要办猜谜语比赛后,班长抱着整本《唐诗三百首》敲开了我的门。</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九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掠过营区东头的白杨树时,整个操场已焕然一新。红色横幅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宣传栏上贴着新兵小吴手抄的《青年团章程》,铅球场上画着用石灰粉勾勒的同心圆。我站在司令台前清点物资,忽然听见熟悉的口哨声——是黄指导员!他摘下军帽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小张啊,这场地是你亲自丈量的?"</p> <p class="ql-block">  零时的汽笛划破寂静,篝火在寒夜里跳跃成跳动的星河。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间,炮弹壳改装的烟灰缸盛满了笑语;拔河绳结成的红绸带在空中飞舞,像极了当年军校毕业典礼上的彩带。我望着欢呼的人群,忽然想起入伍那天在列车上看到的晚霞——那时的云彩也是这样红彤彤的,仿佛能点燃整个冬天。</p><p class="ql-block"> 当新年的晨光染白东方的天际时,我站在荣誉墙前整理获奖名单。手榴弹投掷冠军小林捧着搪瓷缸非要给我倒热水,三排长悄悄塞给我用训练服内衬缝制的护膝。寒风掠过结霜的窗棂,却吹不散营区里此起彼伏的谈笑声。我知道,那些在筹备活动中磨破的手掌、熬红的双眼,都在这个冬日里悄然抽出了嫩芽。</p> <p class="ql-block">  远处传来早操的号角,年轻的战士们像春日的溪流般涌向训练场。我摸了摸口袋里的《雷锋日记》,扉页上的铅笔字依然清晰可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新年的阳光洒在肩章上,恍惚间,我仿佛看见无数个春天正在年轻的躯体里悄然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