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界网络主播打假乱象:真相背后的丑陋

福长

<p class="ql-block">古玩界网络主播打假乱象:真相背后的丑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古玩收藏领域,“打假”本应是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藏家权益、传承文化瑰宝的正义之举。然而,如今古玩界的网络主播打假却乱象丛生,背后隐藏着诸多丑陋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些主播打假时毫无专业依据,仅凭主观臆断。在古玩鉴定中,传统眼学鉴定需从器物的造型、纹饰、胎质、釉色、工艺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科技鉴定也需借助专业设备和科学方法。可部分主播既无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也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实践,仅凭看一眼直播画面或几张照片,就妄下断论。比如在“雍正粉彩外销瓷盘”事件中,网红鉴宝大师崔凯仅通过简单观察,就鉴定为老胎后加彩的仿品,结果在多位业内著名古陶瓷专家学者参与的研讨会上,专家们投票认定该盘为原装原彩的到代真品 ,崔凯的鉴定翻车,充分暴露了其鉴定的随意性和不专业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利益驱动是这些主播打假乱象背后的重要原因。有的主播与某些古玩商家勾结,通过打假打压竞争对手,抬高自己所售古玩的价值。他们故意抹黑其他藏家或商家的藏品,将真品说成赝品,让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转而购买自己推荐的所谓“真品”。还有的主播以打假为噱头,吸引流量,增加直播间的人气和关注度。当积累了一定粉丝量后,便开始进行商业变现,如带货、广告合作、收取鉴定费等。他们的目的并非真正为了打假,而是利用打假来谋取个人私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部分主播的打假行为还存在道德缺失的问题。他们在直播间中言语攻击、诋毁他人,毫无底线。对于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藏家或专家,进行人身攻击,破坏了古玩收藏界和谐的交流氛围。在一些直播中,主播一旦遇到有人质疑自己的鉴定结果,就会恶语相向,甚至对藏家进行侮辱,严重影响了行业风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网络主播打假的丑陋现象,对古玩市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误导了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让他们难以辨别古玩的真伪和价值,增加了收藏风险;另一方面,破坏了古玩市场的正常秩序,阻碍了古玩行业的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整治古玩界网络主播打假乱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藏家与爱好者要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不盲目相信主播的鉴定;古玩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对违规主播进行惩戒;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欺诈、虚假鉴定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直播平台也需加强对主播的审核和管理,对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玩界的打假回归正轨,还古玩市场一片净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