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宋金墓群,位于山西运城的稷山县马村,原为宋金时代,马村名医世家段氏的祖茔地。2024年2月2日下午,我们参观完晋国博物馆,便匆匆忙忙从临汾市赶往运城马村,在闭馆前10分钟进入展区。</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宋金墓群,同类墓室共计十五座,其中发掘了八座,各个墓室,虽砖质相同,但在结构上装饰上却各有千秋,有窑洞式,楼阁式,宫殿式,分单檐,重檐和多重檐等,大多为四合院民宅样式,真可谓精巧美观,玲珑剔透。当我们穿过长长的墓道,仿佛穿越了八百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进入墓室的那一刻,只见砖墙上的浮雕在光影中浮现,那些凝固在砖石上的生命,仿佛在这一刻苏醒。 墓室中,不论是门窗隔扇,滴水猫头,飞禽走兽,花草人物,还是墓内回廊下安详端坐的墓主人夫妇以及书童侍女和陈设廊下的“二十四孝”人物组雕,无一不逼真生动,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墓室四壁布满了精美的砖雕,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层叠,每一块砖都经过精心雕琢。门扉半掩,仿佛主人刚刚离去。</p> <p class="ql-block"> 尤其见到的是墓主人对面有舞台乐楼,既有乐队又有演员、乐器大鼓、腰鼓、拍板、横笛等多种吹打乐组成,演员行当齐全,看上去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表演技巧,真是维妙维肖,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 墓室正中的砖雕妇人倚门而立,她的面容安详,衣袂飘飘。门扉上的雕花细腻如生,仿佛能听见风吹过时发出的轻响。这扇门是生与死的界限,却又是永恒的通道。妇人凝望的方向,是人间,也是彼岸。她的姿态如此从容,仿佛死亡不过是另一场远行。</p> <p class="ql-block"> 抬头望去,藻井上的莲花纹饰层层绽放,在幽暗的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 转角处的杂剧砖雕更是栩栩如生,五位艺人或吹或弹,或歌或舞。他们的表情生动传神,衣袂翩跹间似乎能听见悠扬的乐声。</p> <p class="ql-block"> 这哪里是墓葬,分明是一座永恒的艺术殿堂。宋金时期的匠人们用刻刀将人间烟火定格在砖石之上,让死亡不再阴森可怖,而是充满温情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 走出墓室,夜幕低垂,回头望去,那些砖雕仿佛仍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八百年前的匠人们用刻刀对抗时间的侵蚀,将生命的美好永远定格。</p> <p class="ql-block"> 宋金砖雕墓群就像一座地下博物馆,它向世人展示着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先人对生命的礼赞。在死亡面前,他们选择了用美来超越,用艺术来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