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0日,化隆县群科新区公共体育场热闹非凡,第十三届迎新春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在此激情开弓。169支代表队、1844名选手齐聚一堂,同场竞技,刷新了青海村级射箭赛事的规模纪录。赛场上,身着民族盛装的各族选手,拉弓、瞄准、放箭,动作一气呵成;赛场外,各族观众呐喊助威,传统舞蹈与欢呼声交织,将射箭运动的魅力与民族团结的氛围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只是青海射箭运动热潮的一个生动缩影。自1月16日海东市乐都区下营藏族乡率先启动“乡村超级射箭联赛”以来,全省各地的射箭赛事如繁星般闪耀。化隆县的“民族团结杯”射箭赛、尖扎县的农牧民射箭赛、海西州格尔木市的乡村联赛、海北州的元宵节射箭友谊赛等,形成了“省 - 市 - 县 - 乡 - 村”五级赛事体系,今年以来省内的各地的射箭场次已达数百场次,构建起全民参与的射箭运动生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目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青海这片广袤的高原大地上,射箭运动正以燎原之势蓬勃发展,成为全民健身、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以及文旅融合的强大助推器。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射箭联合会的精心组织下,以全省乡村超级射箭联赛为响亮品牌的各类射箭赛事,正书写着一篇篇精彩的发展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射箭在青海,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春节期间,“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将射箭纳入文化生态保护区实践。在乐都区下营乡、化隆县支哈堂村等传统村落,射箭与祭火、歌舞等民俗深度融合,让游客既能体验射箭的乐趣,又能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化隆县凭借射箭赛事连续两年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增收超千万元;乐都区借助“乡村超级联赛”提升区域影响力,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民族特色村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时,射箭运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赛事举办地通过完善体育设施、培训射箭指导员、发展射箭主题民宿等举措,形成“以赛促产”的良性循环。海滨藏城刚察县推动射箭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化隆县石大仓乡借赛事展示乡村新面貌,尖扎县农牧民通过参赛提升技能增收致富,射箭成为青海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全民健身方面,青海射箭同样成绩斐然。数月前,省射箭联合会率队参加全国全民健身大赛(西北赛区)射箭比赛,荣获5金3银2铜,名列西北赛区金牌榜首。不仅如此,联合会频繁组织各类射箭比赛,创设多样比赛载体,满足不同爱好者需求。深入学校开设射箭课,吸引众多年轻爱好者加入,全省30岁以下射箭爱好者达8.18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射箭赛事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各类赛事中,各民族射箭健儿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团结。通过修编比赛规程等方式,实现汉、藏、回、蒙古族等不同民族射箭习俗的文化融合,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青海省瞄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全国示范区”目标,积极推动射箭运动发展。全省累计建成23处标准化射箭场馆,培育50余家民间射箭协会、俱乐部,年均举办各级赛事超1000场。近两年创新推出的“乡村超级射箭联赛”省级品牌,一年来射箭比赛达3000场次,参与关注人众多,网络点击量突破5000万次,吸引全国多地前来考察学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青海射箭历史久远,如今“老树著新花”,青海以射箭为媒,将全民健身的“健康线”、民族团结的“情感线”与乡村振兴的“发展线”紧密交织,绘就了一幅多彩的发展新画卷。当下,青海继续深挖射箭运动的多元价值,为全国民族体育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海智慧”与“青海经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