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群英</p><p class="ql-block">文作:金孝奎</p><p class="ql-block">图片:金孝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9306984</p> <p class="ql-block"><b>初登滕王阁</b></p><p class="ql-block">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最经典的一句,有多少人能领会其中的风光奇景呢?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九岁时敢质疑文学大儒的作品,十六岁进士及第,掀开大唐盛世诗篇帷幕,可惜在26岁时绚烂的生命之花因意外风雨所凋谢。《滕王阁》因他的《滕王阁序》而闻名天下,是我多年来十分敬仰和向往的地方。《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建,现有建筑是1985年重建的,重建时增加了许多与其相似的亭子供游人们休憩。</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竞相吟咏的场所,在南昌城的怀抱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新建后更突出了文化楼阁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国庆长假期间我和老伴在女儿夫妇陪同下来到江西省旅游首先到了这里。走进景区首先看到宽敞的广场,广场中央一座气势恢宏、巍峨屹立的建筑,那就是《滕王阁》。它和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鹅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楼高七层并设有电梯,但只允许65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我虽然已经76岁了,但仍然选择和年轻人一样从一楼爬到顶楼游览各层。阁楼每层都有独特的风景和故事令你赞叹不已。走进阁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风度翩翩的王勃塑像,他右手握着毛笔,双眼凝视前方,仿佛思考、书写那段不朽的传奇。一楼大厅屏风挂着金碧辉煌的《滕王阁序》。这篇骈文是王勃看望其父亲路过南昌,在一次宴会上所作,全名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令我感觉到当年的王勃豪情壮志和才华横溢。沿着楼梯而上好像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脉络上。二楼是《人杰图》,展现的是江西历代名人风采。</p> <p class="ql-block">第三层是壁画《临川梦》,描述的是汤显祖排练《牡丹亭》的情景表演。第四层《地灵图》展现了江西山川之美,我们似乎置身于壮丽的山水画卷中。来到第五层是“纵览厅”是滕王阁最高明层,北侧的祈寿厅悬挂着光绪帝亲笔的“天下第一寿”插屏,插屏中央的鎏金大字《寿》是光绪帝亲笔由晚清曹鸿勋公立的,做为慈禧贺岁寿礼。插屏上方的“天下第一寿”落款是朱益藩,他是末代帝师,溥仪的老师,也是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在现代文化活动中,寿字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祝福的意思,于是我留下珍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阁顶石壁刻满杜甫的《阆山歌》、杨瞻的《阆苑十景》等,这些流传千古的佳作字里行间渗透着古人智慧与情感,感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魅力,仿佛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回到五楼的阳台上,俯瞰波涛粼粼的赣江,犹如一条碧绿色绸带在脚下缓缓流淌,远处银色的八一大桥横跨两岸,高楼耸立别有一番现代大都市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了,滕王阁灯光如星被镶嵌在星空之中,月色柔光洒在楼阁上感到十分浪漫和温馨。</p> <p class="ql-block"> 此程深刻领略江南名楼的雄伟壮观,更加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历史厚重,历经千年风雨洗礼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它将永远铭刻在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登滕王阁(新韵)</p><p class="ql-block">金孝奎</p><p class="ql-block">初登楼阁唤春秋,惊艳千年一望收。</p><p class="ql-block">诗酒风流辞百首,开心游客兴悠悠。</p><p class="ql-block">(2025.2.14于沈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