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苍山一飞鹰<div>图片:苍山一飞鹰</div><div>视频:苍山一飞鹰</div><div>美篇号:1751699</div><div><br></div> <h5>乌江</h5> 贵州·后山 一早从枫香镇出发,前往位于乌江边的金沙县后山镇。<div><br> 贵州山多,路虽曲折但路况尚好,偶有坑洼处并不影响前行。途中经木孔镇,在路边随便找了一家早餐店,没想到小笼包和蒸饺都做得很好吃。老板是个热情开朗的小伙子,他把包子稀饭装进篓子,然后背上出了门,一问是去送外卖。我看着妻笑了,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外卖小哥。<br><br> 愉快地吃完早饭,继续向后山镇进发。红军四渡赤水后,以一百二十里的急行军速度向南飞驰,穿过遵义西南边的鸭溪与白腊坎之间国民党封锁线的缝隙,到达金沙县后山镇。</div><div><br> 如果从空中看,这段行军是一幅壮观而又惊心动魄的场面,红军队伍与国民党数路大军逶迤如蛇,在大地山峦间疾行,只不过方向相反,风烟滚滚中擦肩而过。这样的场景一定是蒋介石没有料到的,否则他也不会在红军四渡赤水两天后就飞抵贵阳坐镇指挥。</div><div><br></div> <h5>后山乌江边</h5> 枫香镇到后山镇约60公里,乌江波涛汹涌,向东北急流而去,将位于金沙县东南部的后山镇与息烽县隔开。南渡乌江,这是红军第二次强渡这条纵贯贵州境内的最大河流。<div><br> 部队过江后重新整队,走了一段路后才发现钱壮飞未跟上来。朱德发了火,把军委二局的人都训了一顿,周恩来也大发脾气,立即派人去找,毛泽东听说后急令红五军团不惜一切代价找到钱壮飞,可惜都没能找到。钱壮飞失踪了。</div><div><br> 关于钱壮飞的牺牲众说纷纭,有人说未过江,有人说过江后在躲避敌机轰炸时去向不明。后山镇在梯子岩附近的堰田岩找到钱壮飞的墓,揭开了钱壮飞牺牲的经过。因为生病落队,钱壮飞在乌江北岸的后山岩口一带迷了路,遇到当地好逸恶劳的乡民聂丛山,遂上前问路,聂见财起意,假意带路,走到梯子岩渡口附近的堰田岩时,乘钱壮飞不备将其推下悬崖,劫走钱财衣物。</div><div><br></div> 钱壮飞烈士陵园建在后山镇贵山社区,离其牺牲地5公里。我们先到陵园,祭拜烈士。<div><br> 陵园干净整洁,绿荫草地连片,苍松翠柏成行,布置简洁而大方,环境庄严而肃穆。园内有钱壮飞烈士墓、铜像和事迹陈列室。</div><div><br> 烈士墓为三层墓台结构,最上层为墓坟和墓碑,下面两层墓台正面分别刻有“钱壮飞烈士永垂不朽”和生平简介碑文。龙潭虎穴建奇功,黔山秀水祭忠魂,我们鞠躬向英雄致敬!经过铜像,在烈士事迹陈列室,可以了解钱壮飞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div><div><br></div> <h5>钱壮飞铜像</h5> 钱壮飞(1895-1935),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出生于一个经营丝绸生意的小商人家庭。1925年入党,在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转移到上海,开展地下革命工作。1928年9月进入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上海营业处工作,1929年底调中央特科,后打入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当机要秘书,与李克农、胡底组成特别党小组,战斗在敌特机关,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被周恩来誉为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div><br> 1931年4月,中央特科领导人顾顺章叛变,钱壮飞获得情报,及时派人连夜赶往上海,通过李克农将消息传递给中央和周恩来,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避免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周恩来曾多次提起钱壮飞,并深情地说:如果没有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在上海工作的同志早就不在人世了。</div><div><br></div> <h5>龙潭三杰</h5> 因身份暴露,1931年8月钱壮飞转移到瑞金苏区,先后从事政治保卫、技术侦察、苏区革命文艺等工作。历任中革军委政治保卫局局长、国家政治保卫局侦察部长、中革军委后方二局局长,长征时任中革军委二局副局长。<div><br></div><div> 军委二局负责情报工作,钱壮飞是为数不多的侦破专家之一,截获并破译的大量情报,为红军战略行动决策发挥了巨大作用,毛泽东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四渡赤水,红军在敌人密集的封锁间隙机动穿插,没有准确的情报是无法实现的。</div><div><br></div> 钱壮飞多才多艺,除精通医学外,还擅长书法、绘画、戏剧创作、编辑、话剧和电影表演等。苏区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和叶坪红军广场五大建筑均由钱壮飞主持设计,他还设计了红星奖章、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刊头等,自编自导文艺节目,创作了《最后的晚餐》、《红色间谍》等剧目,并亲自出演角色,深受广大官兵和群众喜爱。他还是《红色中华》和苏区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的特约漫画家,在文化宣传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div><br> 天妒英才,没想到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代革命家,竟然意外地死于小人之手,牺牲时年仅四十岁,令人唏嘘不已。</div><div><br></div> 贵州·贵阳 从后山镇往贵阳方向走,翻过一座陡峭的山,山路极其狭窄,几乎无法会车。行至山脚下,不远处的乌江卧于山坳里,静得犹如一汪碧潭,看不出流动,山水静默,就这样相守相望,不言不语,凝固了我的目光,风声和鸟语成了这部山水大片的背景音乐,舒缓而悠扬。<div><br> 很想停车观赏,但没有地方可以停,停在路上会挡了别的车。都说风景在路上,或许只是在某个点某个时间某个心境,那惊鸿一现撩动了心弦而已,如此瞥一眼已足够。</div><div><br></div> <h5>乌江边</h5> 转过一个弯,桥蓦然出现。大塘渡乌江大桥,一座现代化的悬索桥,把南北两岸连通。大塘渡,就是当年红军南渡乌江三个渡口中的一个(另外两个渡口是江口和梯子岩)。<div><br> 穿过大桥,进入息烽县境内,在乌江边的观音岩附近,立有中国工农红军南渡乌江纪念碑。纪念碑很高,却朴实无华,面江而立,上游是江口,下游是梯子岩。</div><div><br></div> <h5>大塘渡乌江大桥</h5> 1935年3月29日,中革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暂留黔北,伪装红军主力吸引敌人北进,红军主力则迅速南下至乌江北岸。<div><br></div><div> 最先到达乌江的先遣队是红一军团一师三团,在团长黄永胜和政委林龙发的率领下,冒着大雨立即在江口开始强渡,第二次强渡成功,冲上南岸,用米袋结绳攀上悬崖,击溃守敌,控制了下游的大塘和梯子岩两个渡口。第二天,中央机关和干部团、红一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分别从大塘、江口和梯子岩渡过乌江。</div><div><br></div> <h5>南渡乌江纪念碑</h5> 我们在流长上高速,前往贵阳青岩古镇。<div><br> 除红九军团未能过乌江向黔西而去外,中央随同红军主力过江后,由息烽入开阳,直奔贵阳。坐镇贵阳的蒋介石听说红军在贵阳机场出现,大惊失色,他的部队都在黔北一带,贵阳几乎是一座空城,急忙布置城防,并调滇军孙渡部“救驾”。</div><div><br> 把滇军调出来,正是毛泽东整个计划的一部分。此时红军反而放慢了脚步,分三路迂回前进。1935年4月7日,孙渡纵队匆忙赶到贵阳时,红军三路大军已进入龙里,在离贵阳东面不远的王关村会合。4月8日中革军委决定占领贵阳南面的青岩镇,以掩护主力部队向南进入定番(今惠水县)。</div><div><br></div> <h5>青岩古城北门</h5> 我们到达青岩古镇时,正值午后,耀眼的阳光直射,炎热难当,便买了一些乌梅解暑。当地产的乌梅个大无籽,黑里透红,晶莹光润,生津止渴很好吃。<div><br>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花溪区南部,距贵阳市中心29公里,距花溪城区12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为明清两代军事重镇,也是经济交通命脉,商贾云集,黔南米粮多经此道运入贵阳。现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门票(套票)60元,如果只是游览街道10元即可。</div><div><br></div> <h5>南北明清街</h5> 从北门进去,古镇果然热闹非凡,游客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各种美食香气四溢,商贩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很多年轻女孩子穿着民族服装,游走在拥挤的街巷里。<div><br> 这条街叫南北明清街,是青岩古镇传统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街道,全长约1.2公里,由青石铺就,南北向穿城而过,与东西明清街呈十字交叉。我们顺着人流往南走,在南明清街参观了邓颖超母亲曾居地。</div><div><br></div><div> 1939年西南地区成为抗战大后方,青岩曾安置了一大批革命家属,其中就有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博古的女儿、李克农的父母等。当时都是以难民的身份进入古镇,直到1966年周恩来视察青岩时,这些革命家属的身份方得以公开。<br></div><div><br></div> <h5>南门(定广门)</h5> 青岩古镇南门为定广门,初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城楼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木结构,屋顶为青灰色瓦面,城墙上设垛口、炮台等,站在城墙上可远观城外山水风光。<div><br> 古城原为土城,数百年来历经整修扩建,成为街巷纵横交错的石城。都说青岩城攻防体系完善,有“攻不破的青岩”之称,1935年4月9日傍晚红三军团到达南门,因不明情况未敢贸然攻城。没想到国民党青岩区区长连夜逃走,青岩城不攻自破,红军顺利入城。<br></div><div><br></div> <h5>南门外风景</h5> 可惜现在的青岩古镇里,已没有什么红军长征的遗迹,但其它的古迹还不少。<div><br></div><div> 穿过背街就是万寿宫,这是一座宏伟壮观的道教宫观,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抗日战争时期,国立浙江大学西迁青岩,曾在此办学。还有教堂、寺庙、故居和牌坊,我们大略转了一圈便出了古镇。</div><div><br></div> <h5>万寿宫</h5> <h5>背街</h5> 跟着西落的太阳往南看,那就是当年红军行进的方向。红军在青岩只休整了一天,便开拔往定番(惠水)而去。自此,红军虚晃一枪,在贵阳与龙里间一道宽30里的缝隙中急速通过,待贵阳城里的蒋介石回过神来,对手已扬长而去。<div><br></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后山到青岩</span></p> <h1><i><font color="#ff8a00">(未完待续......)</font></i></h1><div><i><font color="#ff8a00"><br></font></i></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2月</h3> <h1>附图:</h1> <h5>红军南渡乌江过息烽路线图</h5> <h5>钱壮飞烈士墓</h5> <h5>钱壮飞事迹陈列室</h5> <h5>南渡乌江纪念碑</h5> <h5>青岩乌梅</h5> <h5>青岩古镇游览图</h5> <h5>青岩南门第一家</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