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解析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 系列篇章【第665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口琴演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由麻扶摇作词,周巍峙作曲的歌曲,曾用名《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11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p> <p class="ql-block">口琴演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动态简谱的解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旋律特点</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节奏方面:采用2/4拍,节奏鲜明有力、紧凑干脆,像附点音符的运用,如“雄赳赳,气昂昂”中的“赳赳”“昂昂”,增强了音乐的行进感和力量感,充分展现出志愿军战士的豪迈与坚定。</p><p class="ql-block">- 音阶走向:旋律以级进和小跳进相结合,音程跨度适中,易于演奏和传唱。如“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旋律平稳级进,而“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的“打败”有小跳进,使音乐既有稳定感又有张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口琴演奏技巧</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单音与气息:需运用单音吹奏技巧,清晰准确地吹出每个音符,让旋律线条清晰。在气息控制上,强拍和重音如“雄赳赳”“气昂昂”要加重气息,使音乐更有气势,同时保证长音部分气息平稳。</p><p class="ql-block">- 技巧运用:可适当运用滑音技巧,使旋律更连贯、流畅,如在一些相邻音符间使用滑音,增加音乐的表现力。还可运用颤音技巧,在长音处如“保家乡”的“乡”字,通过轻微的气息颤动,营造出一种情感的波动。</p><p class="ql-block">- 节奏把握:严格把握节奏,特别是附点节奏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使演奏能准确传达出歌曲的进行曲风格,体现出志愿军战士整齐划一、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情感表达</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英勇豪迈:通过口琴演奏,要充分展现出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英勇无畏和豪迈气概,让听众感受到战士们奔赴战场的坚定决心。</p><p class="ql-block">- 爱国情怀:传递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和平的捍卫之情,以及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听众深刻体会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和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精神。 #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唱响红色经典传播正能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p> <p class="ql-block">鸭绿江畔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内,陈列着一张信笺:红格竖排,蓝黑色墨水字迹,在已经发黄的左上角,标注着“稍快,雄壮有力,充满信心”。</p><p class="ql-block">这件珍贵的文物,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为英雄谱写的歌曲,是伴随勇士们奔赴战场的铿锵旋律。谈起抗美援朝,人们都不由得会想起、甚至唱起这首排山倒海、响彻云霄、气势恢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曲调激昂,雄壮,进行曲式;歌词洗练,准确,催人奋进。无论词或曲都给人以勇往直前、锐不可当的力量。就是如此简短、简练的一首歌,却凝聚起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激发起几万万同胞共同的爱国热情。这在世界音乐史上亦非常罕见。岁月峥嵘,70年过去了,如今的人们仍被这首歌的铿锵旋律所震撼、所激励、所感染。</p><p class="ql-block">歌曲的词作者麻扶摇,当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炮1师5连的政治指导员,生于1927年,创作这首歌词时,年仅23岁。曲作者周巍峙,当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生于1916年,创作这首歌曲时也才34岁。信笺上的标注,便是周巍峙所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秋,麻扶摇所在的炮1师25团成为第一批入朝部队。“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在10月初的动员大会上,麻扶摇挥着拳头,高声呼喊出了他自己写的这首誓词,激情澎湃,掷地有声,赢得了战友们最热烈的掌声。11月中旬,新华社记者陈伯坚到前线部队采访,发现了这首誓词,认为它主题思想明确,战斗性强。于是,陈伯坚在战地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中,就把改动了几个字的这首诗放在了文章的开头部分。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该通讯,并在大字标题下,醒目地登出了这首誓词,说它是前线部队指战员的强烈呼声。</p> <p class="ql-block">麻扶摇与周巍峙,共同谱写了一曲时代战歌,但二人在这期间从未见过面。后来麻扶摇去拜访周巍峙时,时间距离歌曲诞生已经过去了40年。周老说:“我们俩一见如故。”</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一首伟大的歌。这首歌的曲调,强烈地表现了抗美援朝英雄岁月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志愿军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它不仅是一首好军歌,也是一首全国人民都喜闻乐唱的歌曲,一经问世,便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54年3月,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三年来全国群众歌曲”评奖中,它获得一等奖。如今,这首写给英雄的战歌,已经成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象征。它将鼓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将奋勇向前、克敌制胜。</p><p class="ql-block">词作者麻扶摇,2019年去世;曲作者周巍峙,2014年去世。</p><p class="ql-block">历史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周振华,1957年出生,作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北京文联理事、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等职。其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奖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