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的风光,不如内心的平静。<br>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滋味。<br>就像一杯茶,品尝清苦、回味清香,最终归于平淡。<br>品尝清苦<br>人生如茶,也许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br>一个人,能吃多大的苦,就能享多大的福。<br>人要成长,必有原因。<br>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多于普通人。<br>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长,在磨练中才能成熟。<br>杨绛说:“不同程度的放纵,必积不同程度的恶劣;<br>不同程度的锻炼,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绩。<br>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得愈浓烈。”<br>吃苦,是成长的第一步。<br>俗话说:“不受烟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br>没有尝过生活的苦,做不成有担当的人。<br>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br>即使生活是一地鸡毛,我们也要把它扎成鸡毛掸子。<br>拂去一身灰尘,再次轻装上阵。<br>咬紧牙关熬过去,你就赢了。<br>年少时不吃读书的苦,长大了就要吃生活的苦;壮年时不吃奋斗的苦,老年时就要吃潦倒的苦。<br>趁年轻,多去尝试、多去挑战,你的福气还在后头。<br>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才是最踏实的人生。<br>回味清香<br>杨绛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br>生活是好是坏,本来无从选择。<br>真正的聪明人,总是能从苦涩中品味出一丝清甜。<br>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前,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br>婚后却要劈柴生火、洗衣烧饭。<br>她常给烟煤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br>为了支持丈夫写作,做灶下婢她也心甘情愿。<br>俗话说:“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br>当《围城》出版,钱钟书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br>在这份相互感恩的婚姻里,杨绛收获了人间真情。<br>生活中虽有辛苦,但也余味无穷。<br>归于清淡<br>人生如饮茶,时间愈久、滋味愈淡。<br>曾听人说:“但凡茗茶,一泡苦涩,二泡浓陈,三泡甘香,四泡清淡。”<br>茶叶在沸水中冲泡,洗去苦涩、褪去浓艳,最终归于平淡。<br>人生亦是如此,苦是经历、香是馈赠,个中滋味只有自己品尝。<br>杨绛的一生,和谁都不争。<br>《杨绛文集》出版时,出版社准备筹划宣传。<br>杨绛却说:“卖书不是我的事。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br>她把名利看得很淡,守着学术过日子。<br>在日渐复杂的世界里,做最单纯的人。<br>以清净心看世界,以平常心看人生。<br>表面的风光,远不如内心的安宁。<br>一辈子到最后,终究还是要回归淡然。<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