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第一小吃街泰州老街

且行且悟

<p class="ql-block">在江苏泰州的古老城市中,有一条名为“老街”的街道,它承载着泰州的历史和文化,也见证了泰州的发展和变迁。老街入口处为一座四柱三门,斗拱飞檐的牌坊,额枋题“老街”,柱联:“千亩琼珏贺岁刷新城市夜,一轮祥泰福怀共祝海陵春”。石柱础浅浮雕麒麟、游龙、凤凰图案,背面额枋题“大道无边”。</p> <p class="ql-block">老街全长约600米,商铺却层叠林立,大部分都是特色美食和餐厅。各家老字号店铺青砖黛瓦,屋檐翘角,木雕梁柱,成串的大红灯笼挂满楼廊,与店幌、匾额、旌旗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头顶上方挂着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亚克力材料制成的小牌子,上面写有泰州的方言、泰州的老地名、泰州的老字号等。让驻足观看的许多外地游客啧啧称奇。木质骑马过街楼,古色古香而又华丽。</p> <p class="ql-block">在这有鲜明地域文化符号的“泰言泰语”空中牌廊,近百块牌子上面,有多儿巷、歌舞巷、坡子街、靶场巷、税东街等老地名,富春茶社、功德林、海棠春、德兴元、五云斋等老字号,乖乖肉、不够油、闷汤烟儿、关目、拿乔等泰州方言俚语。</p> <p class="ql-block">老街拐弯处是街心小广场,南端是座古戏楼,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戏楼前是一台披红挂彩的绣龙花轿。西边有一条弯弯的小溪沿广场边流过,溪中矗立一台三层楼高的水车,飞奔的急流冲击着轮车的水斗,水车慢悠悠的转着,呈现出水城风光。</p> <p class="ql-block">溪边有一高耸的立柱架子上悬桂着一面巨大的铜锣,号称“华夏第一响锣”。相传,华夏第一正财神赵公明会在新年这走下玄坛,敲响铜锣,寻找厚德之人赐予其财运。所以人们都会在新年焚香手拜财神,抢着将财神爷请回家。此铜锣尺寸依据古籍记载所铸,故称"华夏第一响锣”。</p> <p class="ql-block">有着“苏中第一小吃街”之称的泰州老街,黄桥烧饼、臭豆腐、麻花、麻豆、麻糕等是泰州的特色小吃,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老街,你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卖声和喧闹声,那是老街的特色小吃摊。你可以品尝到各种泰州的传统小吃,如糯米团、鱼汤面、油炸糕等,这些小吃是泰州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老街独特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老街也是泰州手工艺人的聚集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传统的手工艺,如藤艺、木雕、剪纸、刺绣等。这些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和热情好客,让你深深地感受到泰州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匾额“国粹茗茶”的四合院式的建筑内,展示的是非遗传统文化技艺布老虎和皮影戏。其门楣上方和两侧八字墙上的砖雕,展示了当地匠人的工艺水平,门两侧墙上还分别挂着京剧脸谱。</p> <p class="ql-block">老街古色古香,灰青色的砖瓦砌成的建筑,多以一两层为常见。这里的店铺以餐饮店为主,主打泰州菜、淮扬菜,每每到了饭点这里都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让人流连。</p> <p class="ql-block">老街之中还有有一家片仔癀博物馆,里面有四大名医的铜像,还有有一些名贵的中药材,如麝香,牛黄,三七,蛇胆等等。还有一些古代的医书,《黄帝内经》《大医院》等等。博物馆内还有一些古代制造药物的器具……在此可以很好地学习和了解中医文化。</p> <p class="ql-block">片仔癀经过近500百年的传承发展,不仅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符号”,还作为“外交国礼”。早期闽粤地区的百姓,从漳州月港出发下南洋,他们携带的行李一定会有两个物品:一个是妈祖、关公信物保平安,另外一个是片仔癀保健康。至今片仔癀在海外华人圈中,享有极高的美誉,被称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片仔癀”。</p> <p class="ql-block">老街不长,虽少了几分人来人往的吵闹,却多了几分静谧惬意。青砖黛瓦,灯笼长挂,旧式的店铺、手艺人的作坊、古朴的民居,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泰州的历史和文化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在凤城人家酒店的见山墙边,有一座日晷,看上去有些年代了。日晷是一种古老的、基于太阳位置的时间测量工具。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测量工具之一,通过观察太阳的影子,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测量时间的流逝。</p> <p class="ql-block">在泰州制作嵌桃麻糕的商家不在少数,其中以老字号五云斋最为出名。五云斋的前身是泰州最古老的茶食作坊九如斋,光绪二十三年,九如斋第四代传人刘永年将店铺转让给店员花云斋,改号为“五云斋”。</p> <p class="ql-block">如今五云斋第七代传承人戚根森师傅在传统甜口麻糕的基础上,推出了咸口的椒盐芝麻麻糕,还研制出抹茶、海苔、肉松等多种新口味的麻糕。一代又一代糕点人用自己的坚守,传承非遗之美,让传统美食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在老街的南头,西面临街的建筑门上匾额“戏曲第二邨”,为三楹两进楼房门房,柱联:“竹径护陈庵孔尚任长留绝唱,桃花萦古韵渔庄园首演传奇”,这是桃园出口。</p> <p class="ql-block">在戏曲第二邨对面有幢三间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底层中间是四扇雕花折扇门,门前有方形门墩,两边和楼上临街都是清一式的花格玻璃长窗,楼下抱柱上方挂着一对大红灯笼,楼上屋檐下一排挂着十二串红灯笼,这里就是“泰州早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的“泰州早茶博物馆”的黑底金字匾悬挂在门的上方,前面两侧抱柱上悬挂的一幅柱联写道:“早点点载古城史;茶客客享太平州”。</p> <p class="ql-block">泰州早茶是历史文化的优秀传承,早上起来邀上几位亲朋好友,来到茶馆喝着香醇的清茶,品着各式美味,一天的生活就从好口福中开始。</p> <p class="ql-block">泰州人素有晨茶晚浴的习俗,延续至今。早上喝茶,水入人体,俗称皮包水;晚上泡澡,人在水中,俗称水包皮。如今老街的南口边有皮包水、水包皮的青铜雕塑,老街的商圈内更有多间皮包水、水包皮的茶楼、澡堂。</p> <p class="ql-block">泰州早茶的历史可上溯到清代中期,它从单一的品茶形式逐渐发展为生动的味觉艺术,它既是泰州百姓生活日常的载体,更是泰州对外交往的一张重要名片。从清代、民国,再到当今,在一代代泰州餐饮人士的努力之下,泰州早茶已然形成了茶饮、酒品、干丝、面点、面条等品种,内容丰富,各有特色,足可与岭南早茶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泰州早茶博物馆以文化为牵引,以存护经典为己任,捕捉渐行渐远之历史,串起早茶文化之亮点,将文物资料与科普体验互为结合,旨在梳理泰州早茶发展之脉络,展现泰州早茶文化之辉煌,推进泰州早茶产业之发展。</p> <p class="ql-block">然而,老街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城市的变迁,老街也在不断地改变。现在的老街,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古老街区,它也在不断地适应着现代生活的节奏。新的商业设施、现代化的建筑开始在老街出现,但是,它们并没有破坏老街的历史氛围,反而成为了老街新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沿街而行,老字号特产美食众多,如“蔡家老店”、“海棠春”、“老泰州泰州菜”等等。短短的老街上就可以品尝到泰州乃至周边城市的特色美食,如草炉烧饼、泰州干丝、黄桥烧饼、溱潼八鲜等等,基本上当地所有的精华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泰州老街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它既有过去的痕迹,也有现在的活力。它是一个可以让人感受到历史和文化厚重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让人感受到生活气息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泰州的历史和现在如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老街尽头沿静安路而行,可至泰州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占地2000平方米,整体建筑格局呈泰式民居风格,是国内目前唯一的风水文化博物馆,填补了国内外相关学术和旅游资源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风水常识厅可了解有关建筑风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流派分类等相关知识;办公风水厅指点人们营造更舒适的人居小环境;名人古籍厅展示中国古老的建筑风水著作。除此之外,还能通过多媒体赏鉴中国古村落、古建筑融合的内在风水元素。</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位于凤城河风景区三水湾,四面环水,河道众多,站在开泰桥上,可以看到一幅太极图,好似两条小鱼,一条白身黑眼,一条黑身白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