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贺新春》</p><p class="ql-block">——献辞一首</p><p class="ql-block">朱银龙</p><p class="ql-block">辞岁短信频,迎新贺词亲。</p><p class="ql-block">共忆白雪景,难忘黑土情。</p><p class="ql-block">平生多磨砺,与时再前行。</p><p class="ql-block">团聚荒友群,互道盼寿星。</p><p class="ql-block">乙巳年新年正月作</p><p class="ql-block">“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早春二月之际,正值农历“雨水”时节,浦江边的柳树快冒新芽了,要不了多久转眼就会是绿草茵茵,草长莺飞的春天。</p><p class="ql-block">今天中午,热情好客的新鄂知青假座南京路上的顺风大酒店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新鄂亲人,让人感觉似春风得意,你我携龙江之情缘,挽浦江之风情,书写一首兄弟民族半个世纪团结友谊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位美女叫莫秀玲(右面第二),纯粹的鄂伦春族人。真是岁月不饶人呀,他不仅使我想起了55年前的知青插队生涯。1100天(三年)的寄住她家生活的情景,令我终生难以忘怀。望着莫秀玲这熟悉的脸庞,我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离世多年的王菊花大嫂和莫金锁大哥。这高高的兴安岭可以作证,缓缓流淌的沾毕拉河得以证实,我能在上海见到莫秀玲,耳边不由自主阵阵响起那总有一种经久不衰的一首老歌《见到你们格外亲》,那个熟悉的旋律,千呼万般、惺惺相惜的特殊情感。</p> <p class="ql-block">如今,千转百折的鄂伦春人早已摆脱了旧世代压迫,作为新上海人的他们快步踏入了新时代的前进步伐,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朝着大变革的潮头奋勇搏击。这不他们姐弟姊媳在上海的商圈中立足了脚跟,经历多年的打拼,抓住了发展机遇,在静安北部繁华地段着实建立了稳定的社会关系。</p><p class="ql-block">照片中从左至右:魏春林、莫秀玲(夫妇)、庄三喜(知青)、魏华。</p> <p class="ql-block">魏华(魏春芳)是魏春林的姐姐,魏春林也是莫秀玲的丈夫。他们关系自然亲密无间。作为姐姐的魏华(中间敬酒的)利用春节期间的空余时间来上海探望弟弟弟媳,那更是喜上加喜。</p><p class="ql-block">提到魏华,我又不禁想起我曾经的良师益友魏金祥大叔。严格的说来,他是我的启蒙老师。在认识他之前,我曾听说他是一位刚直不阿的血性汉子,因历史的原因被人嘲弄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辞官回乡,实在是命运多舛……后因我们在深山密林穿梭时,肩负一次外调任务期间,甚至夜间休息围坐在篝火旁的间隙中聆听了他的过往经历,并因此也获得了他的谆谆教诲,这为我以后的人生历练不得不说铺就了坚实的基础。我曾在逊克知青回忆录《雪痕泥印》一书里记录了这一史实,至今为止我都心存感慨。</p> <p class="ql-block">廊道上欢迎魏华作客顺风。</p> <p class="ql-block">互致问候。</p> <p class="ql-block">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致意老友。</p> <p class="ql-block">等待开席前的准备。</p> <p class="ql-block">多年来,新鄂上海知青一直秉承初心,至2003年第一次踏上故土,就有难离的情怀。重要的集体活动里从来不忘每隔五年或十年一次的返回故乡的行程计划,到如今已有55年。去年由阮显忠带队组织了部分知青专程来到新鄂乡送上十万元巨款,积极参与并关心《新鄂民族自治乡乡志》的编撰工作,也可说是雪中送炭的情义之举。新鄂乡志的编撰工作量是巨大的,也是最有意义的事,当然三言两语不可能概述的清楚,但我相信关于知青岁月和与新鄂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是乡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意义十分重大。</p><p class="ql-block">视频中作为新鄂人,原逊克新兴乡乡长的魏华有幸成为编撰委员会的重要一员,虽然退休多年却依然心系鄂乡的发展与振兴,为乡志的编撰而竭力奉献自己的一份责任。还有深受我们尊敬的原新鄂知名人士孟淑娴夫妇、孟淑珍、吴雅芝、富宝官等参与其中,借此机会她正在向知青们介绍有关情况并转告县乡领导对上海知青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非常欣慰地看到洪村大哥和玲珍大姐精神矍铄,身体恢复如初令我感怀。</p> <p class="ql-block">宴会上,新鄂知青中年轻的帅哥卞国秋高歌一曲《红军不怕远征难》,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歌声已然表达出知青岁月虽然艰难,都已成了过往云烟,但是自从有了北大荒这碗酒垫底,如今再大的困难也不可能征服我们这群曾经的荒友。</p> <p class="ql-block">显忠给远道而来乡亲敬酒,美好的话语,真诚的热情都已融化在杯中。</p> <p class="ql-block">一首朝鲜地方小调《金刚山传唱》经陆发奎大哥和魏华珠联璧合的表演,惟妙惟肖很有民族特色。这从一个侧面来看,民族特色包含于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的结果,从而去揣摩具有天然的民族属性是关键的。只可惜曲子还是太短了点,但愿陆大哥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红星乡(朝鲜族)的地方特色,有机会我们再度欣赏。</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乡情与乡亲的纯真没有半点疑惑和粉饰。</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侍德余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了,吟唱了一首鄂伦春语的《大海航行靠舵手》革命歌曲。此歌早在50多年前在新鄂到处传唱,知青也能跟着哼上几句,挺有意思的,感觉就是很新鲜。侍德余是个性情中人,长期生活在鄂乡,非常欣赏鄂伦春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本领,这首纯真的歌曲让我们又回忆起当年的鄂乡生活的点点滴滴。歌声中我看到了魏华一家人不住的点头称道,仿佛在说:“我们在新鄂又听到了当年的美好歌声!”</p> <p class="ql-block">曾经一起吃苦耐劳的姐妹恰如闺蜜,回味悠长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了,也是董文武的主打曲目,他唱的得心应手、朗朗上口,为强化歌曲的力度,张慧娟主动请缨一起助场高唱,迎来掌声一片。我们不能强求一个业余歌者像对待专业歌者的水准,只因是自娱自乐,愉悦高兴就好。</p> <p class="ql-block">干杯!一切美好的祝愿都已在杯中。</p> <p class="ql-block">《酸甜苦辣都是歌》,这首歌由莫秀玲唱出了鄂伦春人特有的韵味,高亢靓丽的歌声里捕捉到了鄂伦春人的自信与豪迈气概,令人耳目一新。曾经苦难的民族飞跃千年,跨入了社会主义大家庭里,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幸事。最近我翻阅了著名作家戴建国(野草)《走出山林的部落》长篇章回小说,被书中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多舛命运的鄂伦春族人民奋勇抗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帮助,终于实现了真正的民主自由与幸福生活的情景所感染。从中领悟到了鄂伦春人的内心世界真得很精彩、很广阔。</p> <p class="ql-block">阮显忠来我这桌新鄂知青敬酒,深情回忆在鄂乡的日子里一起生活劳动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立下愚公移山志》是我们会长阮显忠当年日记里记载的一段劳动往事,经过自己谱曲自己吟唱,歌声中以知青豪迈的精神状态誓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激发知青敢于奋发努力的豪情壮志。今天重温旧梦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歌词大意:</p><p class="ql-block">兴安岭下红旗展,</p><p class="ql-block">沾河河畔人马欢。</p><p class="ql-block">立下愚公移山志,</p><p class="ql-block">红星铁手换新天。</p><p class="ql-block">奋斗奋斗再奋斗,</p><p class="ql-block">誓将新鄂变大寨!</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回忆并感叹时间的流逝,不经意间从青春年华步入古稀之年的生活情景。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如同手指间的缝隙中悄悄流淌,无法倒流。</p> <p class="ql-block">洗耳聆听各自的生活经验,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质量而继续努力。</p> <p class="ql-block">《我家是上海》沪剧清唱,周春银即兴发挥。人们总是说,上海人有小资情调,这首小唱曲的确体现了这种韵味,这是由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所决定的。处在上海海派文化的大环境中熏陶,中外结合的典范,自然而然地滋长出“海派风情”,从而奠定了沪剧的上海地位。鄙人觉得外省人士还真从中应当汲取到生活的精华,去丰富多彩的世界,彼此拾遗补缺。</p> <p class="ql-block">老知青们坐在一起总有唠不完的话题,都希望自己能够做生活的强者,看到下一个红绿灯,走走停停,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抛下在半道上。</p> <p class="ql-block">《我不想说再见》寓意深长,余音缭绕。其实我觉得天下再好的宴席和欢聚总有结束和告别的时候。鲁迅先生那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精句,是客观现实的写照,无论做什么都有两面性的,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一意孤行,违背逻辑思维定式。也许今天的再见就是为了明天的重聚。为了明天的重聚,我们要好好生活,珍惜眼前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且行且珍惜才是我们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畅谈人生的得失成败已不重要了,关键是要稳扎稳打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看来还是要抖落精神,行踏实之路,想方便出处,至关重要。放平心态,是最现实的可行的。</p> <p class="ql-block">笑靥如初,人寿年丰。</p> <p class="ql-block">巳巳如意,生活㸌㸌。</p> <p class="ql-block">蛇年瑞气盈门,红装带给好运。</p> <p class="ql-block">祝福与勉励、期待和畅想并存,阮显忠会长恭祝知青和老乡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蛇年吉祥!</p><p class="ql-block">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为了生活的理想,努力创造理想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在歌声与微笑中告别亲友,让我们明天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红红火火。</p><p class="ql-block">“我以为:我们这个年纪要达到哲学修为的最高境界,已经不能用年轻时的思维形容人生了,应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晚年,也就是说,活在当下是最明智的选择,别总想着过去和未来,珍惜现在,放下不必要的执念,以平和满足的心态面对生活,才能让晚年充实丰富!”我的朋友戴建国先生的一番话语亲切练达,我是深以为然的。与亲友们互勉之际,用美好的心情迎接山花烂漫的春天吧!</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亚龙</p><p class="ql-block">美篇策划:董文武</p><p class="ql-block">视频照片:亚龙 岑慧娟 周春银</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0日于静思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