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胜利60年之我的学校生活

孙妈

<p class="ql-block">开学了,建校劳动同时开始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四个,铺砖头,建操场,建新一中,种树,</p><p class="ql-block">——我们改造教室,铺砖头地。</p><p class="ql-block">我们当时的教室都是土地,一下雨,大家脚上连泥带水进了教室,教室也全是泥了。 </p><p class="ql-block">一辆辆汽车把砖头拉进学校,我们先把砖头卸下来,晚上搬到教室铺上。</p><p class="ql-block">搬砖头是有技巧的。刚开始不会,把砖头横放在地上,摞几块,结果,搬不起来了,因为手插不到砖头下面去。后来老师告诉我们, 先在地上竖着摆一块,从第二块开始,横着摆,这样,只要搬的动,就搬的起来。</p><p class="ql-block">搬砖头是力气活。光靠两条胳膊搬砖头,是搬不了几块的,要靠在身上,那样,一直摞到下巴都行,我们没有什么力气,都靠到身上,搬的多,但非常脏,身上全都是灰,但真的没有人叫苦,叫累,嫌脏。我更是不敢偷懒,因为我妈妈也在搬砖头,还时时刻刻盯着我。</p><p class="ql-block">把转搬到教室后,开始铺。开始我们都是横着摆,老师教我们“人字形”的摆,也叫“人字铺”,我们后来都学会了。铺完后,去拉沙子,几个同学拉一辆板车,到了教室,把沙子卸下来,用筐子抬到教室里,撒上,用扫帚扫匀,把砖头缝填满。</p><p class="ql-block">在这种劳动中,同学和老师都特别的亲密,老师帮同学,同学帮老师,同学帮同学,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想想,那真的是一些非常快乐的夜晚。</p><p class="ql-block">——我们建操场。</p><p class="ql-block">把操场位置的土翻起来,在土里活上石灰,沙子,伴匀,铺平,然后砸结实。老师画出跑道,我们挖出一溜小沟,把砖头侧着埋进沟里,围出了一个四百米的跑到。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建操场时,天好像已经冷了。我们在挖地时,靠近北边水沟的地方,挖出了一条蛇。大家好兴奋啊,好像都不害怕,几个男同学还拿着蛇拎着玩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蛇,真蛇,真的蛇。</p> <p class="ql-block">——我们建新一中。</p><p class="ql-block">伴随油田的快速发展,油田决定,在现在胜利一中初中部的北校园哪里建设新的中学。新的建校劳动开始了,我们就是脱土坯。</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新校园,前面的教室和大礼堂兼食堂,是砖瓦的,现在一中的礼堂,就是我们那时食堂兼礼堂的位置。后面的宿舍是土坯房,那些土坯房的土坯,很多都是我们脱出来的。</p><p class="ql-block">土坯房的材料也土和草,其程序是这样滴:先挖坑挖土,然后放上水,然后放上草,然后跳到里面,用脚使劲的搅合在一起。因为,铁锨是搅合不动的。我记得那时好像是三四月份,反正有时候水上会有一层薄冰,我们脱掉鞋袜,挽起裤腿,就这么干。</p><p class="ql-block">然后把和好的泥放到模具里,使劲的摔进去,然后使劲的摁,摁结实后,把模子提起来,然后晒,晒干后,像大砖头一样摞起来。</p><p class="ql-block">这时的我们,对于铁锨,筐子,扁担,搞头这些生产工具,已经驾轻就熟了。</p><p class="ql-block">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嘛:来到九二三,一人一把锨。不是挖大沟,就是下稻田。九二三厂的人,哪有不会用铁锨的。</p><p class="ql-block">土坯脱出来晒的时候,最怕淋雨。一天下午,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变天了,老师说,坏了,昨天的土坯还没有盖呢。说完,老师带着我们沿着现在的济南路往路东跑。西四路以东我们叫路东。我们跑到那里,把土坯摞起来,用草苫子盖上。刚干完,大雨就下来了,我们往回走。那时的都是土路,羊肠小道,我们身上都湿透了,到处都是泥,可大家却唱起歌来:“意志坚强,身手矫健,我们是五星红旗下长成的青少年,有革命志气,为祖国贡献,能攻下万重关,能攻下万重关,……”。(电影《女跳水队员》插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后来,当我们搬到新校园,就住进了我们脱的土坯盖的宿舍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种树 。</p><p class="ql-block">那时,基地各单位都在种树,我印象里,我们好像是沿着学校的四周种的。每天端着脸盆去浇水。但那些树“一月青,二月黄,三月进伙房”。当年种了那么多树,后来济南路留下的树只有一棵,在幼儿园的东墙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次意外,我发现了这棵树,让后把它做进了课件。在讲的过程中,我们胜利国电的领导和同志们有心了,大家捐款,协调好有关单位,把这棵树保护了起来。并以铭牌的方式,介绍了这棵树。我非常感谢胜利国电的同志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建校劳动,让我学会了很多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或许有人会说,这些东西,会不会的无所谓,我也不是干这个的。也许,就某些技能而言,是这样的,但是,就事物的认知规律而言,任何社会上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会做的多,知道的就多。做的和知道的多了,慢慢的体悟就会深刻,体悟深刻了,无论再做别的什么,都会学的很快。这就是中国的一些老话:“艺多不压身”,“一通百通”。</p> <p class="ql-block">尽管条件是艰苦的,建校是辛苦的,但我们的学校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支起了篮球架,尽管是工人叔叔自己做的,和北京的不一样,但我们的篮球赛一样精彩。我们开运动会,尽管没有北京那么正规,但一样很欢乐。</p><p class="ql-block">学校搞元旦汇演,文艺演出,我们班自己编了一支歌:我爱胜利油田。几十年后,我们党校元旦联欢会,我把这支歌改编成了表演唱,教给了我们的年轻老师。我们的年轻老师们穿上了我们那个年代的衣服,表演了这个节目,非常非常的受欢迎,下面叫好声一片。是啊,谁不爱胜利油田呢。</p><p class="ql-block">这支歌有五段歌词,其中一段:“我爱胜利油田,我和油田心相连。歌唱的党的领导好,无限风光遍油田。我爱英雄的工人,不怕创业难,不怕创业难。我爱革命家属,顶起半边天。毛主席思想光辉灿烂。啊……,金色的油田,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我融入到了我的学校和油田生活中去。从表演《我爱胜利油田》时候,我真的已经很爱胜利油田了,那一抹淡淡的忧愁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好像除了快乐,就没有剩下什么了。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格格不入到爱上学校和油田,其实很简单,是因为我们付出了。付出的越多,爱的越深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