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与你同行<br>美篇号:3781763 正月十一,山西大同的阳光虽明晃晃地照着,却丝毫驱赶不走彻骨的寒意。在这凛冽的空气中,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天下奇观——悬空寺的探秘之旅。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这里山势陡峭,峡谷幽深,金龙河水奔腾而过,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一处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的胜地。它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 491 年),距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是由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的弟子们所建。 当时,道教在北方地区盛行,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目的。工匠们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选址,巧妙地利用了翠屏峰的悬崖峭壁,凭借精湛的建筑技艺,打造出了这一奇特的建筑。此后,悬空寺经历代修缮和扩建,得以保存至今,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精华的杰出代表。 远远望去,悬空寺就像一幅镶嵌在翠屏峰悬崖峭壁间的精美画卷,在冷峻的山石映衬下,显得愈发超凡脱俗。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古老建筑,依旧稳稳地悬挂在半空,宛如一位遗世独立的智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近悬空寺,愈发能感受到它的震撼。整座寺庙像是从悬崖中生长而出,木质的楼阁与栈道相互交错,看似摇摇欲坠,实则坚如磐石。寺内的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巧妙地利用了悬崖的自然地势,将力学原理与美学艺术完美融合。 踏入寺门,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精巧的斗拱结构支撑着层层楼阁,每一处木雕、每一尊佛像都饱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行走在狭窄的栈道上,脚下是万丈深渊,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敬畏之情。透过栏杆向下望去,山谷幽深,寒风呼啸而过,更增添了几分惊险刺激。 继续深入寺内,各个殿堂依次呈现眼前。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堪称世上最小的大雄宝殿。它位于悬空寺建筑群落之中,受限于悬崖空间,整体布局极为紧凑。 悬空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庙,还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文化元素,它的大雄宝殿也称“三教殿”,里面除了供奉释迦牟尼以外,还供奉老子和孔子,三教教主的塑像并列一堂,和谐共处,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容并蓄的精神。 进入殿内,空间略显狭小,但塑像、佛龛等布置有序,没有丝毫杂乱之感。尽管面积小,却依然遵循传统大雄宝殿的规制,营造出神圣庄严的礼佛氛围。供奉的塑像形态逼真,神情庄重,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刹。体现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融合。 这座小小的大雄宝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信众们顶礼膜拜的圣地,也是研究古代佛、道、儒三教文化和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在有限的空间里,凝聚着古人对三教信仰的虔诚以及对建筑艺术的不懈追求,见证了三教文化在当地的传播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仔细观察那些飞檐斗拱,犹如展翅欲飞的鸟儿,轻盈而灵动。它们从楼阁的墙体探出,向上微微扬起,弧度优美自然。斗拱结构层层叠加,纵横交错,每一块木构件都紧密相连,严丝合缝。有的斗拱呈方形,古朴稳重;有的则雕琢成花瓣形状,细腻精美。在阳光的照耀下,斗拱表面的木质纹理清晰可见,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再看屋脊上的鸱吻,它们高高耸立,气势非凡。鸱吻造型独特,龙头鱼尾,身体蜿蜒曲折,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其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凝视着远方,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寺庙。鸱吻的身上刻满了细致的鳞片,在阳光的映射下,闪烁着金属般的质感,栩栩如生。在凛冽的寒风中,鸱吻昂首挺立,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见证着悬空寺的兴衰变迁。 当我随着人流恋恋不舍地往回走时,脚步却不由自主地一次次停下,忍不住回头多看几眼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崖上建筑。 回首仰望,整座悬空寺尽收眼底,那种壮观的景象让人心潮澎湃。此时,阳光洒在寺庙的飞檐斗拱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与周围的点点积雪相互辉映,如梦如幻。 在悬空寺下面的岩石上,两个大字“壮观”显得格外醒目,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据传,这两个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亲笔所书。唐代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恒山进入金龙峡后,被悬空寺的奇险建筑深深吸引。他在石崖上亲笔写下了“壮观”二字。书写完后,他仍然觉得未能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于是在“壮”字的士内加了一点。如今,这两个字已经成为悬空寺的标志性符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每当人们站在这里,看着这两个字,仿佛能感受到李白当时的心情和悬空寺的壮观景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到达平地之后,一块巨石映入眼帘,上面用鲜红的大字刻着“天下巨观”四个大字,这是明代崇祯六年徐霞客游览悬空寺时所留下的赞誉。抚摸着这苍劲有力的字迹,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徐霞客当年在此处的惊叹与震撼。 目光转向悬空寺南侧的悬崖峭壁,几处天然的冰瀑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从悬崖缝隙里流出来的水,被寒冷的气温凝固下来,形似倒挂的白色钟乳石,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智慧杰作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这绝美的画面。 山崖下,另一块巨石上用繁体字刻着“云旁觉岸”四个大字,字体雄浑大气,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禅意。站在巨石旁,望着眼前的奇景,心中不禁思绪万千,仿佛领悟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在返程的路上,一座碑亭静静伫立在路旁。走进碑亭,里面有一通石碑,正面用篆书刻着“霞客遗迹”,字体古朴典雅。绕到石碑背面,刻满了的碑文详细记载了徐霞客的游历事迹以及他对悬空寺的高度评价。抚摸着这通石碑,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感慨万千。 最后,我来到范曾所题的“悬空寺”大石旁,以这座千年古寺为背景,让同行的朋友为我拍了一张照片。我想把这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下来,让这段难忘的旅程成为心中永恒的珍藏。 离开悬空寺许久,我的心却依旧沉浸在那奇妙的游览体验中。这座屹立在绝壁之上的建筑奇迹,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将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