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海阳和海阳同志

开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葛枫安</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阳是山东省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因地处黄海之北,故称“海阳”。海阳是地雷战的故乡。当年由开国上将许世友担任司令员的胶东军区司令部,便设在海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1985年从黑龙江省伊春市,调来烟台工作的。从那时起,因工作之缘,我便与海阳以及一些海阳同志,有了接触与交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麦收时节,海阳县连降大雨。即将到手的麦子被困在田里,大批麦子甚至生出了麦芽。抢收小麦,迫在眉睫。一天午夜十一点左右,正在家里熟睡的我,接到局办公室值班电话通知。让我立即赶到市政府会议室参加紧急会议。会议是由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市长周训德同志主持召开的。会议内容简单明了。要求港务局、商业局、物资局,各带十五部运输车辆于明天早晨启程,分别赶赴受灾严重的县(市)帮助抢运小麦。我们商业局负责的是海阳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年我三十八岁,在市商业局领导班子中,是年纪最轻的副局长。这项任务理所当然的由我承担。我和局机关几位同志一起,连夜组织人力、物资、车辆。于次日七时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地向海阳进发。一进海阳地界,就看见公路上摊堆了许多麦粒。这是老百姓趁着天晴,抢着晾晒呢。由于我们去的都是大型车辆,大片大片的麦粒把路面堵的窄窄的,根本通不过。我只好下车,逐一耐心向群众作解释工作。说我们是市政府派来海阳帮助麦收的,麻烦他们暂时腾出通道,让我们过去。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直到下午四点,才赶到海阳县政府大院。海阳县县长慕永太、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葛学进,已在等候多时。从那天起,我们在东村镇和留格庄镇连续奋战十五天,终于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抢运小麦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九十年代,烟台实行市直部门与县市区政府联手负责大、中型水库的防汛工作。我们商业局分工协助监控海阳里店水库。里店是海阳的一个乡镇,全称叫“二十里店”。那一时期,每逢连雨天,我必带领局里几位同事,赶到那里。回想起来,去过三四次,总是有的。由于我是市商业局派去的,所以每次都得到海阳商业局领导的配合。尤其是局长杨志坤同志,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我个人,都曾给予大力支持。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我仍念念不忘。忘不了我们在一起巡堤护坝,忘不了我们在一起商讨调配防汛物资,也忘不了我们在一起饮酒驱寒。杨志坤同志后来担任了海阳撤县设市后的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若干年前,杨老因病去世。我是后来得知的,遗憾的是未能送他最后一程。提起海阳商业局,又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海阳商业局办公室主任徐镇锁。当时我们因公去海阳时,徐主任总是忙前忙后的,给我留下印象。没想到分别三十年后,有一次陪同省关工委领导去海阳调研。在观摩一处少儿活动场所时,只见一位退休同志在辅导孩子们习练书法。我一眼便认出他来,脱口而出“徐镇锁”。徐镇锁同志也认出我来,直叫“葛局长”。别忘了,这可是时隔三十年之后,我们在从未联系过,从未见过面的情况下的偶遇。这是否可谓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1年初,市委委派我到栖霞县挂职副县长。县里安排我分管城市建设与乡镇企业两项工作。两年之后,挂职结束。临走之前,海阳干部郑云同志调任栖霞副县长。他接手的工作,便是我分管的乡镇企业工作。我们的工作交接很顺利。几年后,郑云同志被提拔为栖霞市市长。再几年后,调任烟台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那时我已在市委宣传部工作几年了,于是我们再度成为同事。2006年,我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几年之后,郑云同志担任起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样,我们又成了同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0年7月,受市委委派,我带领一支记者队伍,奔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慰问采访烟台援藏干部。那是烟台援藏工作的第二批。带队并担任聂拉木县委书记的,正是海阳干部王国祖同志。也是在那里,我第一次结识了国祖书记。他带领其他几位同志,历时三年。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克服强烈的高山反应,为藏区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殚精竭虑,做出了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我与海阳,与几位海阳同志的故事。虽然平淡而又平常,但在我的心里,它始终占有一席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葛枫安,下乡知青。返城后长期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先后担任黑龙江省伊春市某区区委宣传部部长,烟台市商业局副局长,山东省栖霞县副县长,烟台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等职。2013年退休后,学习写作并在创作中享受生活的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