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内容提要】由于现代各种多功能婴儿床的出现,传统的摇篮渐行渐远,城乡居家不再使用,已然成为历史。但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摇篮里的童年,却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它轻轻地摇曳在记忆的海洋中,每当夜深人静,便悄悄响起,提醒着我,无论走到哪里,那份最初的纯真与梦想,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居家不再有摇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了年纪的人或许都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的南北城乡,但凡有婴幼儿的家庭,几乎居家必备一物:摇篮。 </p><p class="ql-block"> 摇篮即婴儿卧具,因形状略像篮子而故名,可以前后左右摇动,容易使婴儿入睡。 多用木、竹、柳条制作,护栏或镶板上饰有不同类型的花纹及图案。摇篮在湖南方言中也叫摇窝,无论叫篮或窝,都有一个共同的摇字,足见这种婴儿床重在讲究其动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需要指出的是,摇篮这一器具,虽说中国南北都有,却各具其有地方特色:湖南人家当年居家所用的摇篮,从外形上看,象是一个硕大长条型篮子,长约四尺,宽约三尺,深约二尺,用竹子破成篾条织成,篮底别上两块竹板,因摇篮具有刚性,也方便装上滑轮,摇篮的滑轮也是竹子,将两根竹子锯成与摇篮等宽的长度,用铁钎将中间节疤捅穿,再用一根藤条穿好,两边延出别在摇篮的帮腮上,就可以来回推动了。摇篮的内部,底层一般絮上去掉草衣的稻草,再铺上一些细软的棉织物,讲究些的人家,上面还会有一张小床单,一个婴儿枕头,及一床婴被,总之,这里是一个微缩版的床铺。在夏日,为防止蚊蝇对婴儿的袭扰,还会用竹片支起一个架子,上面披上纱布,权当蚊帐。</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使用摇篮,有着悠久的历史,摇篮古时称摇车。《元朝秘史》卷一:“ 帖木真九岁时…… 帖木仑方在摇车中也。”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摇篮》引郭晟《家塾事亲》:“古人制小儿睡车,曰摇车,以儿摇即睡故也。”当然摇车起源绝非元代了。摇车一词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可见那时候就有这么个物件了。但我相信,摇篮的历史应该更早,古人在社会实践中应该早已发现这种能使婴儿安然入睡的方法,至于确切的时期,确实难以考证。</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几乎所有人都在婴儿时期睡过摇篮,因而这个物件也是家家必备之物,由于使用的周期短,一般小孩二岁后即不再睡摇篮,因此一张摇篮可以使用好几十年,有的一张摇篮可能祖孙三代都睡过,有趣的是,中国人有个借摇篮的习俗,有些夫妇接连生了几胎女婴之后,为讨个吉利,会到那些生男婴较多的家庭,借用他们的摇篮,以图尽早生下一个男丁,当然,这是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旧时的摇篮,作用很多,主要的作用是哄小孩尽快入睡,彼时在乡下各个屋场,你都能看到这样一些场景: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坐在一把竹靠椅上,旁边放着一个摇篮,用一只脚尖轻踏在边沿之上,用脚的力量来回拖拉着摇篮,两只竹滑轮在地面上滚动着,发出沙沙的细微响声,老人嘴里不停哼着催眠曲:“喔喔喔,奶崽快困觉”,词虽然单调乏味,但经她们用那种舒缓轻漫的语调哼出,便有了一番别样的韵味,刚才还在哭闲朴腾的婴儿,便会伴着这悦耳的曲调和滑轮的沙沙之声悄然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我也是睡着摇篮长大的,在悠远而温暖的记忆深处,有一幅画面总是温柔地铺展开来,那是一幅关于摇篮与童年的画卷,细腻地勾勒出岁月最纯真的模样。摇篮,是童年的港湾,是用爱编织的梦开始的地方。它轻轻摇晃,如同母亲温柔的怀抱,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隔绝在外,只留下一片宁静与安详。那时的天空,似乎总是格外的蓝,云朵像是棉花糖般柔软,而阳光,则透过窗棂的缝隙,洒在摇篮上,给这小小的世界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记忆中的摇篮,每一寸席被都蕴含着母无尽的疼爱。每一次轻抚摇晃,都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家的温度。摇篮边,常放着几本泛黄的故事书,是夜晚睡前最期待的时光。母亲的声音,低沉而富有魔力,将那些古老而又神奇的传说,化作一串串音符,飘进我的梦里,让我的童年充满了色彩与幻想。在摇篮的轻摇中,我学会了第一首儿歌,那是关于星星和月亮的歌谣,简单却充满童趣。每当夜幕降临,我便会指着天空,试图数清那数不尽的星星,心里种下了对宇宙无限的好奇与向往。那时的梦想,简单而纯粹,或许只是希望每天都能吃到最爱的糖果,或是拥有一只会说话的布娃娃。随着时间的流逝,摇篮渐渐成为了家中的一件陈设,而我,也已长大,走出了那个充满幻想的小世界。但每当回想起那段在摇篮里度过的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纯真年代的怀念,对家人深深的爱与感激,也是对生命最初美好的铭记。</p><p class="ql-block"> 由于现代各种多功能婴儿床的出现,传统的摇篮渐行渐远,城乡居家不再使用,已然成为历史。但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摇篮里的童年,却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它轻轻地摇曳在记忆的海洋中,每当夜深人静,便悄悄响起,提醒着我,无论走到哪里,那份最初的纯真与梦想,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