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孩子教育的主阵地。(副本)

中国话

<p class="ql-block">家长学校讲师团 李家国</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好!领导们好!</p><p class="ql-block"> 感谢大家今天来到我们家长学校,和我们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感谢我们家长学校的领导,给我这个探讨学习的机会!这里跟各位家长交流两点,一是教育孩子的责任问题,老师和家长谁是第一责任人,谁的责任更大?二是教育孩子的环境问题,家庭与学校这两个环境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个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呢?一是时间限制,二是才学浅薄,希望大家多批评多担待多理解!</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 “双减”还是“延时服务”,都是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回归学校,目的是减轻家长负担,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时空。其实无论如何,我们家长始终要明白的是,不管教育政策如何变化,家长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家长自己才是孩子最重要的终身老师。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延时服务是减轻家庭教育负担,而不是减轻做家长的责任的。其实这些都是流于形式,根本不能解决每个孩子的个体问题。我要告诉各位家长:教育好你的孩子,不只是老师的事,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是我们每个家庭自家的事,你家孩子成才成人,于老师有何碑益呢?真正的还是你家光宗耀祖吧。所以无论老师承担多少责任,家长也绝不能当甩手掌柜。完全依赖老师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教育,只有家长配合老师,家校有效结合的教育才会出成果。</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家长总是觉得老师是万能的。孩子一有事,就找老师的麻烦。孩子调皮,不爱学习,成绩跟不上,总觉得是老师的问题。这一句话,经常从家长的嘴里听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少家长总是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老师的责任,甚至认为如果家庭教育很重要,那还要学校做什么?中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改来改去还是没有改掉高考选拔人才的根本制度,在学校学习成绩还是衡量学生优良的第一把尺!有些家长会错误的依赖老师和学校,不断地向学校提要求,把孩子的学习教育更多的推给老师,指望老师全权负责,为孩子挑选自认为好老师,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的确,有些事情该由学校完成,但有些责任容不得家长推卸。比如如何保证孩子有良好的一日常规、如何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如何保证孩子良好的品行……等这些都是父母严格要求,言传身教才能给孩子的。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是第一责任人,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不能因为有学校,家长就对孩子的教育放手不管。</p><p class="ql-block"> 教育若只是靠老师,那必然真的耽误孩子。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选择了教育作为一生的事业,必定心怀对教育的热忱和深情。然而,老师能做的,也只是在校时间的“浇水施肥”。老师辛苦备课去教孩子,希望可以教会每个孩子,但往往事与愿违。为什么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教,孩子会有差异?教育界有“5+2=0”的说法,说的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5天的学校教育颇有成效,但2天的家庭教育没有跟上,那孩子的教育就会始终在原地打转,甚至会变得越来越差。正如原教育部长陈宝生所说:“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当家长把希望都放在老师身上时,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远大于老师。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影响孩子三五年,老师的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时效性和流动性,不一定教育不好你家的孩子就不是好老师,评价老师好坏的标准往往都是看平均值的,决不会因个别失败而定论的。但父母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父母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和学习榜样。父母的有效期至少有十年,也是关键的十年,所谓"三岁看大,七岁见老"就是指家长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这一时期,孩子的习惯基本养成,品行基本定格,家长的偷懒就是孩子终生的遗憾。对于家长来说,除了教育孩子之外,还要忙于工作,但工作和教育孩子相比,工作应是第二位的。董卿曾说了一句话,发人深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长大后,你辛苦挣的一辈子的钱,可能抵不过他败家一年。”不少家长总是想着,等一等,等自己有空了再去管教孩子。也总是想着,等一等,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就会懂了。但最后很可能就是等来等去,只留下了遗憾。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有机会重来。你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明天将会成为你一生最深的遗憾,甚至会让你加倍偿还。所以各位家长们,别再缺席你孩子的教育了。孩子比你想象中成长得更快,有些东西再不管,你就真的管不了。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时候,不要疏于陪伴,不要给孩子的未来埋下隐忧。</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用心的家长。还记得中国数学天才陈杲吗?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赴美攻读博士,25岁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陈杲的优秀一直都是有目共睹,从小到大获得的奖项不计其数,简直就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有人会好奇,这样的天才学霸,到底是怎样教育出来的?陈杲说:“爸爸引导我自学,让我免于作业的困扰和标准答案的束缚,给我很大的帮助。”他表示,爸爸的家庭教育,对他最大的影响有三点:“第一是志向,他每天都有追求;第二是自学,这使他的学习效率比较高;第三是家长和他平等对话,这让他很自信。”我们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但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天生的,背后都是每个家长的用心付出。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拼爹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和孩子,其实总是在相互成全。父母为了孩子,总是会无怨无悔地付出,而在孩子这里,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世上最完全的依赖、爱戴和信任。“父母”,就是我们一生最光荣的称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正如《穷爸爸,富爸爸》里所说:“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趁着孩子还未长大,好好陪伴,配合老师,用心教育。</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请家长牢记三个“不要”:一不要放任不管,要深入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二不要过分干预,要给予孩子充足的空间。三不要三心二意,请给孩子用心、尊重、耐心和共同成长的陪伴。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父母的教育和陪伴,无法替代。趁着孩子还小,还可以教好,一定要尽到为人父母的监护之责。前半生不偷懒,孩子出息了,你的晚年才能无忧。反之子女败家,自身的事业再好,也要操心到老。</p><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各位家长,请谨记:"为了你的孩子,也为了你自己中老年能过的更幸福,你现在一定要做好教育的护航人!"要担负起育儿第一责任,营造更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未来的美好一定属于你和你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谢谢,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