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洞察情势、找到规律,然后顺势而为,便是无为。

涵香心理

<p class="ql-block">  经典的意义不是让人读 而是让人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  “ 随性、随意、随缘、随喜”</p><p class="ql-block"> 关于“无名之朴”,我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有个禅师带着弟子住在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一块光秃秃的空地,连野草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弟子对禅师说,师父,这儿太难看了,我们能不能在地里种点草啊?禅师说好,几天之后就给了弟子一些钱,让弟子买了一些草籽。弟子往地里撒草籽的时候,正好刮起了一阵风,有些草籽就被风吹走了。弟子着急地告诉禅师,师父,不好啦,风把草籽吹走了!禅师却不在意地说,没关系,被风吹走的草籽是空心的,不要紧,随性吧。</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群小鸟到地里吃草籽,弟子看到又着急地说,师父,不好啦,小鸟在吃草籽了。但他的师父仍然不着急,还告诉弟子,没关系,小鸟吃不完所有的草籽,总会留下一些的,随意吧。</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下雨了,雨水冲走了一部分泥土,草籽也被泥水冲走了。弟子又去找师父,但师父仍然不紧不慢地说,不要紧,随缘吧,冲到哪里都行。</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几天,地里长出了很多草,而且,很多没有撒过草籽的地方也长出了小草。小和尚看到绿油油的土地觉得很开心,这时师父又告诉他,随喜吧。</p><p class="ql-block"> 注意,禅师第一次说“随性”,也就是随顺万物的本性、让它们自由选择。无论是做人、经商还是交朋友,都要随性。</p><p class="ql-block"> 我就是这样,永远随性,朋友们愿意来也行,愿意走也行,我都随顺他们的性子,不去干涉和强迫他们。</p><p class="ql-block"> 永远不要去争取那些不属于你、不欣赏你、不支持你的人,无论你怎么争取,他们也不会成为你的朋友,更不会成为你的支持者。所以,面对任何人,都要随性,随顺他们的天性,他们喜欢怎么样都行,让他们自由选择,来者自来去者自去,就像风中的草籽一样。大风吹来的时候,着力不让草籽被刮走,就叫执著。因为,就算你守得住一颗草籽,也守不住那么多颗草籽;就算你守得住这些草籽一时,也守不住这些草籽一世。该走的终归会走,不如随顺它的天性。</p> <p class="ql-block">  第二是随意,与我们相遇的人有很多种,有些需要我们的帮助,有些依靠我们生活,有些不愿我们去干涉他,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也要随顺他们的意愿。比如,不要去干涉那些不希望我们干涉的人,哪怕是一片好意。换句话说,为人处事都要自然而然。</p><p class="ql-block"> 第三是随缘,我们每个人都是“草籽”,都会被岁月之水冲走。比如我,我的老家在甘肃,后来我搬到岭南,又从岭南搬到山东。不管到哪里,我都会随顺因缘,因缘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无论在哪里都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老师曾对我说:“雪漠,我真佩服你,你的生活能力太强了,到哪儿都能生存。”</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他,这不是因为我的生活能力很强,而是因为我随缘。</p> <p class="ql-block">  第四是随喜,我永远随喜大家做事。比如大家希望我能阐发一下我所理解的《道德经》,我也随喜大家追求真理的心,所以,虽然很忙,有很多稿子等着我校对,但我仍然腾出时间做这件事情。这既是对大家的随喜,也是对大家的尊重。不过,我不执著。</p><p class="ql-block"> 在不执著的情况下随喜,就叫无为而无不为。</p><p class="ql-block"> 对待生命中的很多事情,我们都要像禅师对待草籽一样,既不要不种草籽,也不要执著草籽,随性、随意、随缘、随喜,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p><p class="ql-block"> 《庄子》里还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庄子看见一个人跳进河里,当时的水流很是湍急,还有很大的漩涡,于是他觉得此人一定是自杀。</p><p class="ql-block"> 谁知道,过了一会儿,那人从漩涡里冒出头来,原来是在游泳。庄子问他,你的水性真好,你是怎么练出来的?那人说,我出生在水边,所以特别喜欢下水,对水的特性也非常熟悉。</p><p class="ql-block"> 他游泳的时候总是顺着水势——漩涡往下,他就屏息下潜;漩涡往上,他就游上水面——从不逆水而行,所以从来没出现过危险。注意,如果他逆水而行,再会游泳也会被淹死,因为他永远没有水的力量大。</p> <p class="ql-block">  社会就是一条湍急且充满漩涡的河流,进入社会时,特别注意要顺势而行。 </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时代,社会有不同的势,懂得顺势、借势,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顺势而为,也属于无为。</p><p class="ql-block"> 记住,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势而做,顺应规律而做,不能硬来。</p><p class="ql-block"> 《庄子》里还有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有个名叫丁的厨师帮文惠君宰牛,肩膀所靠之处,脚踩之处,膝盖所顶之处,都发出了皮骨相离的声音,刀子刺进去的时候,声音像乐曲一样。</p><p class="ql-block"> 文惠君觉得很惊讶,问他怎么会有这么高超的技术?庖丁回答说,因为他了解牛的生理结构,每次动刀,都会顺着牛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较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因此能游刃有余。而且,他从不碰经络相连、肌肉聚结的地方,也不碰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更不会用刀去砍牛的骨头。</p><p class="ql-block"> 就算遇到筋骨交错、难以下刀的地方,他也不硬来,而是慢慢将刀刃伸进骨缝之中,小心翼翼地转动刀刃,刀刃转动之际,骨肉就会自然分离。</p><p class="ql-block"> 所以,技术一般的厨师用刀子砍骨头,每月换一把刀;技术高明的厨师用刀子割肉,每年换一把刀;而他的刀用了十九年,宰了数千头牛,却仍然像新的一样。</p> <p class="ql-block">  庄子看起来在讲宰牛,其实还是在讲做人——做人也要像庖丁解牛,要顺势而为,如果像一般的厨师用刀砍骨头那样,逆势而行,你不但成不了事,自己也会受到损伤,所以要洞察情势、找到规律,然后顺势而为,不要勉强,不要强行,要无为而为。</p><p class="ql-block"> 勉强便是有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