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文 字:祥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美篇号:9807337</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曾经的过往,在工作中遭遇过难以言说的孤独,只能凭毅力硬撑,或靠读书缓解。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有幸光荣入伍。经过新兵训练和特别速成培训,一年半后正式到岗,被分配到远离连队的一个小站。它正式名称叫“点”,比如叫某某点。编制低于排级,高于班级,当时这个“点”按排级序列对待。如今,已经没有“点”这个单位名称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这个“点”的院落是庙宇式建筑,除南侧新建的五间工作室和机房外,其余房屋,包括宿舍住房,都是庙宇原样。前殿是“点”里的厨房兼餐厅,后殿是活动室,所谓活动室,不过是摆着一张乒乓球台。据说,这原本确实是座庙宇,刚建成还未进香火,新中国就成立了。建国后,部队征用了这座空置的小庙,设立了这个“点”。听说建庙是为了震慑此地的鬼神,当地老辈人讲,这里自古就是法场,冤魂众多,故,建此庙保一方平安。就这样,入伍一年半的我,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启了人生之旅。(在美篇发表的《退休小结》里,也提到过这段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八十年代。八十年代,不只有经济上的改革开放,还有百万大裁军行动。“1985年6月4日,大会堂讲话的某领导人伸出一根手指,随后宣布一个重磅决定,即军队裁减员额100万”。 实际上,我们序列早在1979年后已停止了征兵。1980~1982年间就率先开启了减员裁撤工作,走在了裁军行动的前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在裁撤期间,我迎来了难以忍受的孤独时光。原本满员八人的“点”,因复员、转业等人员变动,最后仅剩下我一人,独自守岗长达三个多月 。后来由于人员频繁变动,间隔很短的时间里,我又历经了两次长达三个多月的单人值守。那种孤独坚守的滋味,这辈子都难以忘怀。单人值守时,日常生活极为艰难。尽管处于裁撤阶段,当时这个“点”仍隶属于部队编制,一直是保密单位,不允许外人进入。而且独自值守岗位又不允许离岗,日常所需生活物资,我只能站在大门口,恳请路人帮忙购买。不得不说,那时的人们非常无私、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回首往昔,一人身兼数职,苦累我皆能咬牙承受。然而,在庙宇中独自连续工作、生活三个多月的时光,那份深入骨髓的孤独寂寞,至今仍刻骨铭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无线电设备是电子管产品,故障率很高,有些电子管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就有可能烧毁。三个多月里,机器频繁故障,一台设备由几十甚至更多的电子管组成,出故障的电子管需要经常更换 。这原本是无线电机务人员的工作,我所从事的工作只要求能够操作使用。但当时因长时间一人值守,只能凭自学和平时积累的一点点经验自行观察更换,可故障并不是都这么简单。当时设备有两套,一套工作,一套备用。当两套设备全部故障时,我只能通过长途电话向连队汇报。连队会紧急向上级申请最好、最快的车辆,派机务维修技师连夜跋涉310公里山路前来抢修。当年越野性能最好的车辆就是北京212吉普车,这段山路就是军车在白天也需跑8~10小时。当年我们单位车牌序列是“午8-”开头……。这就是曾经的岁月年华,这就是那一代人曾经的青春往事。</span></p>